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龍江    |     直觀中國     |     高端訪談    |     原創     |     名企品牌     |     龍遊天下
2020年全省貧困地區農村居民收支雙增長
2021-03-02 09:28:01來源: 黑龍江日報編輯: 于靈爽責編: 周經韜

2020年全省貧困地區農村居民收支雙增長

  資料片

  據農村貧困監測調查數據顯示,2020年全省貧困地區農村居民收支實現雙增長。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1933元,比上年增加1118元,增長10.3%,比全省農村增速高2.4個百分點。人均生活消費支出突破1萬元,達到10133元,比上年增加724元,增長7.7%。預示著全省脫貧攻堅工作取得決定性成就,脫貧品質穩步提高,鄉村振興基礎更堅實。

  據了解,黨的十八大以來的8年間,全省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名義增速達11.6%,高於同期全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增速3.0個百分點。2020年,全省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2年增長1.41倍,扣除物價變動因素,實際翻了1.02番,實現了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出的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戰略,全面打贏了三年脫貧攻堅戰,2020年全省20個國家貧困縣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均突破1萬元大關,實現歷史性跨越。

  據悉,實現全省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的主要原因是2020年糧食豐收,玉米、大豆等主産品出售價格上漲,直接推動了農村居民經營性收入增長。調查結果顯示,2020年全省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經營凈收入5709元,比上年增長10.6%,佔可支配收入的47.8%,是全省貧困地區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最主要來源。

  其次,全省社會救助優化,兜底保障民生,使貧困地區農村居民轉移凈收入增長顯著。調查結果顯示,2020年全省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轉移凈收入4093元,比上年增長13.0%,增速居四大類收入之首,佔可支配收入的34.3%。其中,社會救濟和補助、政策性生活補貼比上年增長均超過20%。

  另外,雖然疫情影響了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收入結構有所轉變,但是各級黨委政府及時通過各種方式和渠道解決貧困戶遇到的困難,幫扶工作落實到位,全省貧困地區農村居民財産凈收入實現增長。調查結果顯示,2020年全省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1159元,比上年下降2.3%,佔可支配收入的9.7%;人均財産凈收入972元,比上年增長15.1%,佔可支配收入的8.2%,其中,人均轉讓承包土地經營權租金凈收入968元,比上年增長11.2%。

  據了解,2020年,全省貧困地區農村居民生活消費中,衣、食、住和生活用品及服務等基礎消費佔比達61.8%,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娛樂、醫療保健等服務型消費佔比為38.2%。在中西部22個省(區、市)中,人均生活消費支出水準和增速分別居第16位和第9位。與全國貧困地區水準相比,人均生活消費支出低5.8%,增速高0.2個百分點。

  調查數據還顯示,從傳統耐用消費品看,2020年末貧困地區農村每百戶擁有電冰箱和洗衣機數量分別為95.4台和95.7台,比上年分別增加3.4台和2.9台。從現代耐用消費品看,2020年末貧困地區農村每百戶汽車、計算機、行動電話擁有量分別為15.9輛、13.1台和217.2部,比上年分別增加1.9輛、2.7台和6.7部。

  2020年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1933元,比上年增加1118元,增長10.3%,比全省農村增速高2.4個百分點。人均生活消費支出突破1萬元,達到10133元,比上年增加724元,增長7.7%。

  2020年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經營凈收入5709元,比上年增長10.6%,佔可支配收入的47.8%。

  2020年全省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轉移凈收入4093元,比上年增長13.0%。

  2020年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1159元,比上年下降2.3%,佔可支配收入的9.7%;人均財産凈收入972元,比上年增長15.1%,佔可支配收入的8.2%,其中,人均轉讓承包土地經營權租金凈收入968元,比上年增長11.2%。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