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龍江    |     直觀中國     |     高端訪談    |     原創     |     名企品牌     |     龍遊天下
黑龍江“十四五”:精準發力努力實現十個新突破
2021-03-10 17:50:13來源: 黑龍江日報編輯: 于靈爽責編: 周經韜

  3月10日,黑龍江省政府舉辦解讀《黑龍江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Ο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新聞發佈會。省發改委、省工信廳、省農業農村廳、省科技廳、省文旅廳、省生態環境廳、省衛生健康委負責人出席,並對黑龍江省“十四五”規劃中,各自負責的領域目標進行了解讀。

黑龍江“十四五”:精準發力努力實現十個新突破

發佈會現場

  黑龍江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蘆玉春在新聞發佈會上做主旨發言。他介紹説,規劃《綱要》立足發揮比較優勢、厚植後發優勢、釋放發展潛力、提高品質效益,聚焦“十個新突破”提出一批重要舉措,通過點上精準發力,實現以點帶面、整體突破。

黑龍江“十四五”:精準發力努力實現十個新突破

黑龍江省發改委副主任 蘆玉春

  現代産業體系建設取得新突破。深度做好“三篇大文章”,全鏈條抓好“五頭五尾”,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打造農業和農産品精深加工、石油天然氣等礦産資源開發及精深加工2個萬億級産業集群,推動先進製造業向萬億級産業集群邁進,加速形成帶動能力強的百千億級骨幹企業新矩陣,培育壯大數字經濟等新産業、新業態,工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産總值比重提升到30%以上,建設工業強省。

  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取得新突破。建設“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國家戰略示範區,打好種業翻身仗,切實保護好黑土地這個“耕地中的大熊貓”,成為全國農業現代化建設排頭兵,建成全國綠色糧倉、綠色菜園、綠色廚房,加快農業全産業鏈融合發展,建成農業強省。

  創新驅動發展取得新突破。加快建設重點實驗室、大科學工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創新平臺,高水準建設哈大齊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哈爾濱國家科技創新城市、全國大數據中心重要基地等創新載體,佈局建設新型基礎設施,實施一批重大科技計劃項目,創造屬於黑龍江的獨門絕技,加速科技成果高品質就地轉化,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強度達到全國平均水準,建設科教強省。

  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進入全國一流行列,國有企業改革全面深化,民營經濟實現“三分天下有其二”,北大荒集團進入世界500強,5-6戶企業進入全國民營企業500強,新增上市公司30家以上。

  更高水準對外開放取得新突破。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國際經貿大通道全面貫通,高標準建設哈爾濱新區和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將哈爾濱打造成為全國對俄科技合作中心,成為我國向北開放的重要窗口和東北亞地區合作中心樞紐,對俄貨物進出口額達到400億美元,對俄開放合作第一大省地位進一步鞏固。

  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突破。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綠色生態産業體系基本建成,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重點林區煥發青春活力,生態旅遊首位度顯著提高,建設生態強省、旅遊強省。

  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取得新突破。哈爾濱大慶綏化一體化發展形成萬億級增長板塊,加快培育哈爾濱都市圈,打造以佳木斯為樞紐、四煤城轉型發展的城市組團,加強大小興安嶺地區生態保護,縣域地區生産總值佔全省比重達到50%。實施城市更新工程,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全面推進。

  社會文明程度提高取得新突破。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不斷賦予龍江“四大精神”新的時代內涵。健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打造一批體現龍江特色的文藝精品,繁榮發展邊疆特色文化,文化産業成為新的支柱産業,建設文化強省。

  民生福祉改善取得新突破。堅持人民至上,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持續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提高教育、衛生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準,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新建高速鐵路800公里、高速公路1500公里,推進哈爾濱機場擴建工程等項目建設,打造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推動大慶頁巖油商業化勘探開發,實施“氣化龍江”工程,提高煤炭保障水準,大力發展新能源,促進能源基礎設施現代化。

  社會治理效能提升取得新突破。加快推進法治黑龍江建設,建設“數字政府”,顯著提升政府行政效率和公信力,社會治理特別是基層治理水準明顯提高。增強重大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財産安全和社會和諧穩定,建設更高水準的平安黑龍江。(記者 黃春英)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