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龍江    |     直觀中國     |     高端訪談    |     原創     |     名企品牌     |     龍遊天下
哈爾濱銀行牛年惠農服務再發力 線上線下全力以赴保春耕
2021-03-17 14:52:16來源: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 于靈爽責編: 周經韜

  國際在線黑龍江頻道消息(于靈爽):2月21日,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發佈,提出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作為國內首家進入農村金融領域並深耕十七年的城商行,哈爾濱銀行在各級政府和監管部門的指導下,開足馬力保龍江備春耕工作,多措並舉助力黑龍江省扛穩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重任,助推縣域經濟發展和金融市場繁榮,全力支持鄉村全面振興。

  抗疫不忘備春耕 保耕資金供給有保障

  2021年初,面對黑龍江省疫情防控形勢趨緊的實際情況,哈爾濱銀行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黑龍江省委、省政府,哈爾濱市委、市政府及各級監管部門關於防疫工作的各項部署,立足金融職能,做好自身疫情防控的同時,高度提升惠農貸款投放優先級,主動加大惠農專項資金供給量,充分保障農民備春耕生産經營。同時,該行延續去年疫情期間關於貸款延期、額度增信、利率優惠、線上辦貸等一系列綠色通道服務,積極緩解農民之所急,確保備耕資金及時足額、高效投放,全力做到金融支持龍江疫情防控和備耕生産“兩不誤”。截至目前,哈爾濱銀行投放本輪備春耕資金超過50億元。

哈爾濱銀行牛年惠農服務再發力 線上線下全力以赴保春耕

2021年春節後,哈爾濱銀行綏化分行工作人員進行入戶調查 供圖 哈爾濱銀行

  打造綜合惠農模式 主動提供“全年全週期”服務

  基於農戶全生産週期和全生活場景,哈爾濱銀行以“額度大、期限長、審批快、還款活”為特點,持續升級“農興貸、金秋貸、彩虹貸、助農貸”惠農信貸産品體系,創新推廣“惠農貸款+農機具金融租賃+農民財富管理”的綜合服務模式,實現大宗作物種植産業從種到收的全週期靈活服務,特色種養殖産業的專屬定制服務,不斷提升農村農墾金融服務的專業化、綜合化能力。

  提供多元特色惠農服務 實現多維靈活的貸款方式

  哈爾濱銀行全面支持縣域地區“大宗産業+特色産業”農業發展,圍繞産業集群、産業上下游等農民客群提供惠農金融服務。該行持續推廣以信用為主的農戶貸款方式,同時積極拓展土地經營權抵押、農擔公司擔保、活畜抵押等業務,打破困擾現代農業發展的金融瓶頸,有效解決農戶擔保難、融資貴等相關問題。

  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哈爾濱銀行積極培育以科技驅動的惠農服務新動能,完善全渠道服農模式,持續升級“手機銀行+移動PAD”惠農智慧服務,于2019年9月成功推出的全線上智慧農貸産品“農閃貸”目前已實現“線上自主申請、線上徵信授權、線上模型審批、線上合同簽約、線上提款還款”等全流程線上惠農服務功能,切實保障龍江“農墾+農村”農民客群足不出戶即可享受“掌上惠農服務”。

  全面豐富“三農”普惠客群 擴展惠農服務藍圖

  哈爾濱銀行深入推進省內農墾農村區域全面覆蓋、省外城鄉區域特色惠農發展壯大,實現省內外所有17家分行惠農貸款業務全覆蓋;聚焦助力産業升級和農業現代化建設,在支持中小傳統農戶的基礎上,重點支持以專業大戶、家庭農場、特色種養客群等為核心的現代農業主體,在此基礎上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惠農客群服務體系。

哈爾濱銀行牛年惠農服務再發力 線上線下全力以赴保春耕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10317135848

2021年春節後,哈爾濱銀行農墾八五九支行工作人員進行入戶調查 供圖 哈爾濱銀行

  據了解,哈爾濱銀行自2005年投放首筆農戶貸款以來,迄今累計投放惠農貸款超千億元,累計支持農戶達百萬戶。惠農服務範圍已覆蓋黑龍江省11個地市、6大農墾管局的絕大多數農村地區以及成都、重慶、瀋陽、天津、大連等地部分農村。

  下一步,哈爾濱銀行將繼續貫徹各級政府和監管部門的決策部署,深化提升惠農金融服務質效,持續加大對廣大農民的金融支持力度,為鄉村全面振興、新農村建設、現代化農業發展等“三農”事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