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關鍵在人。近年來,大慶市不斷深化鄉村人才培養、引進、管理、使用,完善人才服務鄉村激勵機制,讓農村的機會吸引人,讓農村的環境留住人。據了解,2020年,全市通過“打捆引才”、招錄選調生、考錄公務員、事業單位招聘、村級後備力量選拔等方式,已累計為基層補充840名高校優秀畢業生,為鄉村振興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撐。
廣開渠道“選” 強化力量儲備
林甸縣堅持把人才發展擺在重要戰略位置,堅持以人才強縣發展戰略需求為導向,通過企業高校行、“溫泉之鄉、智匯林甸”縣委書記進高校宣講、事業單位公開招聘等形式面向社會引人才,2020年企事業單位引進全日制高校畢業生500余人,人才隊伍結構持續優化。
此外,緊抓特聘人才下鄉服務“三農”重點領域工作和科技特派員到貧困村開展技術服務協作契機,以“人才帶項目、項目引人才”的方式,爭取50余名來自省內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等優秀人才進行技術指導、組團幫扶,推動産業項目發展。圍繞經濟發展、鄉村振興等重要戰略部署,以在外優秀農民工、高校畢業生等對象回引為核心,加大面向優秀村黨組織書記定向考錄鄉鎮事業編制人員、公開選拔村級後備幹部和招聘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力度,從理想榮譽、政治出路多渠道吸引有覺悟、有能力的優秀人才84人留縣就業創業。
大同區通過選調生、公務員招錄、事業單位招考等形式為基層選人才,同時堅持把基層一線作為培養年輕幹部的重要平臺,對看得準、有潛力、能擔當的年輕幹部主動壓擔子、給位子,選拔優秀年輕幹部到基層一線任職,2020年以來,累計為鄉鎮、街道和農業生産、經濟建設等一線部門擇優配備年輕幹部19人。
緊貼需求“育” 注重實踐歷練
針對農村幹部能力短板,大慶市通過“學校+基地”“理論+實踐”“遠程+巡講”等多種方式,對農村黨組織書記進行政治理論、脫貧攻堅、經營管理等方面的培訓,年均培訓800余人次。
孫剛是肇州縣2008年實施人才戰略首批引進的碩士研究生,畢業于東北師範大學漢語言專業。10餘年的基層奮鬥拼搏,讓他深深地愛上了鄉鎮這片熱土。
在鄉鎮工作期間,他擔任過鎮長助理、紀委書記、黨委副書記、鎮長,負責過林業、文化、教育、宣傳、紀委、信訪、綜治、婦聯、武裝、工會、民政、經管等幾乎所有農村方面的工作。經過在不同崗位的歷練,他在提升綜合能力的同時,還為老百姓提供了很多便利的服務,為村鎮建設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工作期間,他還參加了浙江大學“肇州縣黨政領導幹部綜合素質提升培訓班”,河南紅旗渠、延安幹部學院鄉鎮長“傳承紅色精神堅定理想信念”培訓班和上海復旦大學肇州領導幹部素質提升班學習,不斷開拓視野、更新思維、精進觀念,用所學、所見、所想、所悟反哺工作。
據了解,肇州縣堅持“人才既要靠引進,更要靠培養”的理念,從基層實際需求入手,面對引進的人才普遍存在學歷高、經歷少的問題,通過上挂省市平臺鍛鍊訓練、下派基層砥礪磨礪、適時進行輪崗交流、外埠學習、黨校培訓等多種模式,給人才建平臺、搭舞臺,加強對引進人才的培養鍛鍊,進一步提高工作能力和本領,讓他們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快速成長成熟,在不同領域、不同崗位發揮領軍作用。據了解,該縣引進的人才全部在關鍵重要部門和崗位工作,表現優異,業績突出。
選優配強“用” 推動人才下鄉
“國以人興,政以才治”。人才是推動發展的第一資源。為深入貫徹落實黑龍江省委、省政府“推動人才下鄉”要求,大慶市以“打捆引才”工作為牽動,在用好用活人才上下功夫,拓寬渠道柔性引才,選派高校院所專家作為“特聘人才”,下鄉服務“三農”,為大慶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撐。
為破解縣(區)、鄉(鎮)基層農技推廣人才隊伍老化、高層次專業人才短缺等問題,大慶市委組織部堅持眼光向內,引導駐慶高校院所優秀人才向基層一線流動,把講臺搬到田間地頭,把論文寫在大地上,緩解基層發展對人才、技術的迫切需求。
根據基層農業基礎、産業特點和資源稟賦,大慶市定向聘才、精準引才,推進項目落地、技術注入,實現以才引才、以才促産,推動人才紅利轉化為農業農村發展效益。大慶市縣(區)與多位高校院所“特聘人才”建立“結對”關係,有效助推奶牛養殖、寒地鮮切花栽培、棚室果蔬種植等重點農業項目發展。
肇源縣突出村級隊伍建設,努力建設過硬村級帶頭人隊伍。推動村黨組織書記“公職化”,選拔縣直優秀幹部提拔後選任到工作開展難、落實任務慢的難點村黨組織書記崗位。實施村後備人才“遞進培育計劃”,通過“四薦四考”選任270名40周歲以下、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村黨組織書記和村委會主任助理,充實村級幹部隊伍力量。同時,開展興農專家人才培養工程,建立處級領導聯繫高層次專家服務村集體制度,為集體經濟發展提供堅實的組織保障。(記者 楊濱寧)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