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種業大咖在哈交流生物育種技術創新與應用
分享當前最新生物育種技術成功經驗,交流最新研究進展與發展趨勢,探討推進作物生物育種技術的融合發展與應用,提升種業科技自主研發與創新能力,26日,2020作物分子育種技術培訓與創新應用研討交流會在哈落下帷幕。
交流會上,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萬建民做了題為《打好種業翻身仗 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報告,就我國種業科技創新現狀、國際生物種業科技發展趨勢、目前面臨的挑戰等方面,進行了深刻剖析,提出生物種業是國家戰略性、基礎性産業,生物育種是種業創新的核心。構建現代生物育種創新體系,強化種質資源深度挖掘,突破前沿育種關鍵技術,培育戰略性新品種,實現種業科技自強自立,是解決“種源”要害,打贏種業翻身仗的關鍵,是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的根本保障。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水稻研究所所長胡培松就水稻良種攻關情況進行了介紹。與會專家還就作物優異種質資源形成與演化規律、作物重要性狀形成與環境適應性機制,以及作物基因編輯、全基因組選擇、智慧設計育種、轉基因、合成生物、倍性育種等多種技術創新與應用進行了深入交流。(記者 周靜)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