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龍江    |     直觀中國     |     高端訪談    |     原創     |     名企品牌     |     龍遊天下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用愛撐起殘疾大學生“無礙”人生
2021-05-13 16:52:22來源: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 于靈爽責編: 周經韜

  國際在線黑龍江頻道消息(劉才星):小寧(化名)是黑龍江中醫藥大學校園裏唯一的一位“輪椅青年”。他早來晚走,“錯峰”前進,是校園裏的勵志榜樣。小寧自幼二級肢體殘疾,家中尚有一位初中在讀的妹妹需要照料,父母經常會留他一人在哈市租住的民宅走讀。即使這樣,他仍然刻苦努力,從不缺課,曾兩次獲國家一等助學金資助。小寧的勵志求學故事牽動著身邊每一位師生的心。兩年來,班級同學們自發陪護小寧同學上下學度過漫長冬季,學生黨員自覺排班陪送、走進家中打掃衛生;學院輔導員老師堅持每月家訪送去溫暖關懷;國際教育學院教工黨員集資為小寧同學購買了換季生活用品,協調解決生活困難。

  先天性的雙腿殘疾剝奪了小寧行走的權利,曾帶給他生活上的不便和心理上的孤寂。但黑龍江中醫藥大學的溫暖懷抱讓小寧重獲自信與感恩,逐漸喚醒了小寧對未來的期望。“小寧這孩子身殘志堅,兩年來從不缺課,品學兼優。人群中緩慢行進的輪椅掠影已經成為他所在班級的精神標簽。我和學生們很珍視小寧這一抹靚麗的青春奮鬥底色,正努力在這基礎上書寫更具溫情和拼搏精神的集體故事。”輔導員楊彬説。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用愛撐起殘疾大學生“無礙”人生_fororder_圖片9

輔導員楊彬老師陪護小寧 供圖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

  “小寧身殘志堅,學習卻從不懈怠,我們經常以他的事例互相勉勵。對他的持續幫助和關愛,有效地促使整個班集體更加堅強和溫暖,我覺得我們班級的班風和學風都因此而更加濃郁了。”小寧的一對一幫扶對象——班長肖雨晴同説。

  “衷心感謝老師和同學們的幫助,正是因為大家,才讓我能夠在這樣舒適的環境下安心學習。學習過程和日常行動變得更加便捷,我與同學之間的交流更加融洽,這讓我覺得生活更有樂趣了”。小寧開心地説。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用愛撐起殘疾大學生“無礙”人生_fororder_圖片11

同學陪護小寧上課 供圖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

  助殘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關愛是溫暖人心的育人力量。長期以來,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黨委高度重視殘疾大學生關心關愛工作,學校各部門加強協作,形成合力,為殘疾大學生辦實事、解難事。

  學校在弘揚中華民族扶弱助殘傳統美德的同時,堅持立德樹人,突出政治引領,關心、支持、幫助、理解、尊重殘疾大學生,加強對全校33名肢體、視力、聽力、言語等方面有缺失的殘疾大學生的思想引領和過程育人。該校建立學校殘疾大學生臺賬,整體掌握全校大學生殘疾程度;開展殘疾大學生面對面訪談,了解其學習生活階段性需求;班級同學一對一結對,攜手共進步、朋輩促成長;學院針對殘疾大學生一人一策、建庫建檔;學生工作者對殘疾大學生持續進行學業關注、心理關愛。同時,該校通過將行動不便學生所在班級上課地點統一調整至有電梯的教學樓或無電梯的教學樓一層、為非畢業班的殘疾大學生贈送價值550元的教材書籍等方式增強其作為不可或缺的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學子獨特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促進其學業進步、健康發展。2020年秋季學期,學校5名殘疾大學生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24名殘疾大學生獲得國家助學金,累計獲得資助11.22萬元。學校10名2021屆殘疾畢業生有5名同學可升入碩士研究生階段深造,升學率高達50%。

  同時,該校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強化為師生辦實事。學校著力推進校務服務“一網、一門、一次”改革,截止目前共匯總96項校務服務,其中涉及“學生辦事”25項。學校黨委把“我為師生辦實事”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率先舉辦2021屆畢業生春季供需見面洽談會提供就業崗位5694個為畢業生辦實事;新建學生公寓項目開工為在校生辦實事;為方便學生接種疫苗,學校積極協調疫苗接種進校園,共築健康免疫屏障;學校與寧安市開展市校合作與哈爾濱中藥四廠開展校企合作,為廣大學生搭建實踐平臺。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用愛撐起殘疾大學生“無礙”人生_fororder_圖片12

黨委書記趙煒明對學校深入紮實做好“我為師生辦實事”專項活動進行部署 供圖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

  正如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趙煒明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專題推進會上提到的那樣:“我們要以高度負責的態度和狠抓落實的精神,真心實意解決學生所盼,立足學校實際,持續人性化推進學校對殘疾大學生的關心關愛工作,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