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龍江    |     直觀中國     |     高端訪談    |     原創     |     名企品牌     |     龍遊天下
從“活起來”到“用起來” 哈爾濱市道裏區創新黨史學習教育方式辦實事解民憂
2021-05-17 09:36:03來源: 黑龍江日報編輯: 于靈爽責編: 周經韜

  5月14日11時,70歲老人崔信厚像往常一樣,來到離家不遠的哈爾濱市道裏區康安街道樂齡為老服務中心的助老餐廳吃午飯。一葷兩素一湯一主,花費僅10.5元,老人吃得很可口。“社區助老餐廳解決了老年人吃飯難問題,為百姓辦了實事,很貼心、很實在。”

  讓崔信厚老人覺得“很貼心”的助老餐廳,年底前,哈爾濱市道裏區將通過公建民辦、民辦公助方式,實現全域160個社區全覆蓋。

  “紮實推進黨史學習教育,道裏區始終把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作為檢驗黨史學習教育成效的試金石,推動學習教育成效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的工作動力和實效。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創新和豐富黨史學習教育內容,真心實意地為百姓做實事,把實事辦好,把好事辦實,將黨史學習教育引向深入。”道裏區委書記肖彬説。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哈爾濱市道裏區創新方式方法,教育引導黨員幹部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突出統籌謀劃,進行週密部署;突出關鍵重點,進行載體創新;突出融入日常,著力抓在經常。黨史學習教育從“活起來”到“用起來”,“我為群眾辦實事”主題實踐活動紮實開展,推動學習教育高起點開局、高標準推進、高品質見效。

  拓展路徑 創新推行“八學”模式

  “黨史學習教育學什麼?怎麼學?這本小小的‘口袋書’要點條目清晰,可以隨時學、隨處學。”近日,在哈爾濱市道裏區撫順街道黨工委領取到黨史學習教育“口袋書”的社區黨員告訴記者。

  黨史學習教育如何入腦入心?哈市道裏區積極探索將黨史學習教育向全社會延伸的途徑辦法,創新推出領導幹部帶頭學、七個層面宣講學、紅色基地參觀學、書畫圖片展覽學、自主創新創作學、影像科技視聽學、家人互動分享學、向身邊典型看齊學等“八學”模式,引導黨員幹部深入學、廣大黨員主動學、居民群眾參與學,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

  發揮領導幹部“關鍵少數”作用,道裏區的區級領導帶頭學習、帶頭研討、帶頭參加讀書班,學在前、作表率,引領中層幹部主動擔責,帶動十萬黨員、百萬群眾學深研細。

  發揮區級領導、各級黨組織書記、黨校教師等的作用,道裏區組建七個層次宣講團,分層分類有側重進行專題宣講。同時,招募“紅色推廣人”,進社區、進學校、進單位、進場所、進農村、進家庭分享黨史故事。

  整合王殿海事跡展覽館等7處紅色展館資源;編制《中國共産黨簡史應知應會》等“口袋書”免費發放給黨員幹部群眾、中小學生;攝製“追尋紅色印記”黨史影像志;引導全區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幹部、中小學生將黨史學習教育延伸至“家庭”這個最小單元……

  創新而富有特色的“八學”模式,讓道裏區黨史學習教育真正入腦入心。截至目前,道裏區已累計開展“八學”活動萬餘次。

  黨史學習教育能夠走深走實,基於哈市道裏區為強化組織領導而建立的“三包四保”包保制度。在黨史學習教育啟動之初,道裏區組建領導小組及組織機構,制發學習專題宣講方案等指導性文件19個,同時建立區領導包黨(工)委、街(鎮)領導包社區(村屯)、社區(村屯)包黨員,保學習推進、保活動開展、保問題查擺、保實事落實的“三包四保”包保制度。區級領導帶頭學習宣講、帶頭查擺問題、帶頭領辦實事,帶頭將黨史學習教育與促進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相聯,形成了黨史學習教育“一把手”抓總、一級抓一級、合力抓落實的工作格局。

  豐富載體 創新開展“廿一”活動

  近日,激昂的旋律在哈市道裏區新陽路街道地德里北段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奏響,“學黨史 唱紅歌”文藝演出活動正在上演。活動以歌唱、舞蹈、詩朗誦等形式,讓社區工作者和轄區百姓銘記中國共産黨百年奮鬥的革命歲月和光輝歷程,共同學黨史、頌黨恩、跟黨走。

  圍繞“慶祝建黨100週年”,突出“永遠跟黨走”主題,道裏區高標準籌劃了21項慶祝活動,確保黨史學習教育與慶祝活動有效銜接,融為一體,激發黨員幹部幹事創業的精氣神。

  聚焦黨員幹部主體,策劃打卡紅色地標徒步走、大型史詩交響音樂會、“全民大合唱展演”等慶祝活動,掀起了學黨史、聚合力、增幹勁的熱潮;

  聚焦群眾參與,策劃送到群眾家門口的“紅色影片巡映”“百天百場文藝巡演”“書法繪畫比賽”等近千場次文化活動,接地氣有人氣,群眾參與熱情高漲;

  聚焦青少年群體,策劃思政主題班會、文藝演出、繪製學黨史百年長卷、學黨史兒童劇大賽等活動,通過學生編、學生演、學生看,把黨史從書本搬到舞臺,讓學生身臨其境接受革命思想啟蒙,讓紅色血脈不斷傳承。

  注重實效 推進55項重點工作和民生實事

  我想理一次發、我想在建黨日過一次“政治生日”、我想要一副老花鏡……在黨史學習教育過程中,道裏區建國街道辦事處創新推出點亮群眾“微心願”圓夢主題活動,動員轄區內百餘企業“認領”老黨員、貧困群眾的“微心願”,截至目前已實現 “微心願”2257個,真正把實事辦到了群眾心坎上。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道裏區堅持把從黨史中汲取的豐富營養轉化為履職擔當的不竭動力,聚焦主責主業、聚焦改作風優環境、聚焦辦好“民生微實事”、聚焦辦好“群眾微煩心事”,將“辦實事”分成區級班子、區直各部門、基層黨支部、黨員“四個層面”分層齊心發力。

  區級領導帶頭包保推進55項重點工作和民生實事,加速構建航空物流、航空服務、航空製造三大核心産業,建設“數字一體化管理運營”中央大街商務區,培育線上新經濟賦能跨境電商物流園,深入實施企業創新引領工程、平臺協同建設工程、創業生態優化工程。

  區直各部門迎著群眾期盼走,奔著群眾問題去。梳理84項常辦政務服務事項下沉到社區,把最優政務服務送到群眾和市場主體身邊,使“道裏好辦事”政務服務品牌更有溫度。實施“老年助餐”工程,通過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多元化供給,著力解決老人吃飯難問題,暢通養老服務體系“最後一米”。

  與此同時,道裏區各基層黨支部也大力推動“領辦民生微實事”,傾聽民眾聲音、化解民眾訴求。在全市率先啟動既有住宅樓加裝電梯工作,河松小區207棟試點加裝電梯工作全面完成。撫順街道主動協調爭取省市部門支持,通過成立物管會和業管會、制定物業管理進出制度等措施,攻破老舊小區物業化管理難題。

  據了解,目前,全區已為群眾解決“急難愁盼”的點滴小事14553件,道裏區以實實在在的行動踐行初心和使命,讓群眾獲得感滿滿。( 記者 馬智博 邢漢夫)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