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龍江    |     直觀中國     |     高端訪談    |     原創     |     名企品牌     |     龍遊天下
哈爾濱市依蘭縣167個承諾溫暖人心
2021-06-29 09:40:58來源: 黑龍江日報編輯: 于靈爽責編: 周經韜

哈爾濱市依蘭縣167個承諾溫暖人心

依蘭縣城南閒置三角地變成公園。

  依蘭縣城南最近新增了一處公園,園內碧草如茵,曲折的小徑在草地上延伸開來,附近的居民三三兩兩在這裡悠閒地散步。但是,就在3個月前,這裡還只是一處被垃圾和雜物佔據著的洼地。這巨大的變化就是依蘭縣在黨史學習教育中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帶來的成果。

  自黨史學習教育啟動以來,依蘭縣提前謀劃、迅速行動,制定下發了《依蘭縣關於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工作方案》,建立了涉及7個方面62個事項的“我為群眾辦實事”臺賬。同時,依蘭縣各部門結合自身工作實際,承諾“為民辦實事”事項167個,全力解決舊樓改造、城鄉環境治理、審批流程優化等一批群眾關切關注的急難愁盼問題。

  城更美

  今年3月,在城區環衛保潔工作中,依蘭縣城管局發現城南出入城口附近的三角地不僅存在垃圾亂堆亂放的情況,而且還有私搭亂建的板棚。依蘭縣城管局立即行動,通過調配車輛作業、增加收運頻次、加強日常巡護等工作解決樓區垃圾堆放問題,做到生活垃圾日産日清。

  據依蘭縣城管局局長趙曉明介紹,為有效提升城南出入城口和附近居民區的整體環境,城管局對三角地的環境進行了整治美化,拆除了違建棚房,伐除了雜亂草木,鋪設了草坪,恢復了界石,將這裡打造成了城南的一處休閒公園。

  生活在附近的居民吳鐵軍告訴記者:“以前經過這片三角地,大家都得捂著鼻子走。這裡是一處洼地,又是垃圾堆放區,一到夏天,雨水和上垃圾,那個味道別提有多難聞了。現在這裡變成了公園,不僅徹底解決了三角地臟亂差的問題,而且彌補了城南沒有公園的缺憾,大家鍛鍊遛彎兒都有了好去處。”

  民更富

  “怎樣帶領大夥兒過上好日子”是依蘭縣達連河鎮黨委、政府在為“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思考得最多的問題。

  達連河村人多地少,達連河村村支書武延奎帶領村民到山東濟寧、菏澤等地考察後決定發展養殖項目。去年10月,達連河村集體自籌資金180萬元,成立達連河村群羴盛源養殖合作社。但是,合作社在施工建設、財務管理方面沒有經驗,達連河鎮黨委、政府得知後請了5名義務顧問,幫助合作社解決其施工運營中的棘手問題。達連河鎮畜牧站安排專人作為合作社顧問,在為合作社把好疫病防範關口的同時提供技術支持。今年3月達連河鎮黨委政府又幫助這個合作社申請到了壯大村集體經濟的50萬元專項資金,為合作社的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據武延奎介紹,合作社現有羊舍3棟,廠房1棟,養殖小尾寒羊、胡羊、杜波、波爾527隻,目前合作社仍在擴建之中,完成擴建後,預計可養羊1000隻以上。

  為了帶動更多村民增收致富,合作社將把10隻母羊與1隻公羊捆綁成1組,放在有養殖意願的農戶家中寄養,養殖戶每年只需向養殖場交回10隻小羊羔即可。幾年後,剩下的所有羊就都歸養殖戶所有。

  除此之外,合作社還配建了飼料加工廠,全村3000多畝地的秸稈都在這裡實現了再利用。

哈爾濱市依蘭縣167個承諾溫暖人心

依蘭縣達連河鎮達連河村群羴盛源養殖合作社裏的工作人員正在給母羊做超聲檢查。

  事更順

  在依蘭縣不動産登記中心大廳裏,記者看到入口處的桌面上擺放著一系列的服務指南,有不動産預告登記、不動産異議登記、不動産換證與遺失補發登記等。這些服務指南上清楚地列明瞭辦理各種手續所需的材料、辦理流程。

  依蘭縣自然資源局局長儲繼軍説:“我們通過化繁為簡、作風提質、暢通信息等措施,讓企業‘少跑路、不跑路、不跑冤枉路’,一次性告知,一次性受理,強力推進一次辦結。”

  煙氣選擇性脫硝催化劑循環經濟産業項目設計生産規模為年處理失活煙氣脫硝催化劑6萬立方米,總投資1.2億元,佔地面積47178平方米,分兩期工程。目前一期工程已完工,二期工程計劃2022年5月開工建設。該項目全部達産後預計年可實現銷售收入39929萬元,帶動189人就業。

  煙氣選擇性脫硝催化劑循環經濟産業項目的投資建設方是黑龍江智繪環保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該公司的項目經理孫搏告訴記者:“由於公司總部在哈爾濱,多次到依蘭縣往返辦理手續十分不便。依蘭縣自然資源局為企業開通了綠色通道 ,我們只需將材料郵寄過來,工作人員就能幫助我們辦理手續,真正實現了讓企業少跑路。”

  依蘭縣委書記陳宇輝説,依蘭縣將繼續把“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內容,圍繞主責主業思考應該為群眾解決哪些痛點難點問題,組織基層部門結合工作實際自上而下解決關乎民生福祉的重點問題,自下而上解決群眾最關心、反映最強烈的現實問題,在為民辦實事中不斷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關係。( 文/攝 記者 趙宇清)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