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龍江    |     直觀中國     |     高端訪談    |     原創     |     名企品牌     |     龍遊天下
“哈工大智造”很硬核
2021-07-14 14:01:31來源: 黑龍江日報編輯: 劉才星責編: 趙瀅溪

  惠達科技為黑龍江省農業發展插上了科技的翅膀;海鄰科把智慧公安系統做成行業佼佼者,今年最大一筆訂單總金額達到2200萬元;新光光電公司成為東北唯一首批科創板上市企業;金濤科技公司被認定為龍江首批“隱形冠軍”企業……

  一個個龍江企業不斷走向“高光時刻”,離不開背後的“小巨人”——黑龍江省工業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省工研院)。

  省工研院身上流淌著純正的哈工大 “血液”。2013年,省政府與哈工大共同組建了省工研院。近8年來,作為産學研深度融合的“中繼站”、“哈工大智造”的平臺,省工研院轉化大批科技成果,孵化154家企業,通過“不斷改革創新、奮發作為、追求卓越”,踐行總書記賀信精神,成為龍江培育壯大新動能的重要動力源。

  政府與高校聯合,打造産學研融合“中繼站”、“智造”平臺,這一創新之舉給地方經濟發展帶來怎樣的啟示?日前,記者兵分兩路進行了走訪調查。

  為企業定制“專家智庫” 讓科技成果轉化“不脫節”

  “這圓截面鋼絲圈看似平平無奇,實則包含了弱剛度精密夾持驅、鋼性細絲精密纏繞等多項技術(精密工藝),其加工而成的圓截面鋼絲圈産品實現了進口替代,為公司創收了56萬元。”近日,在哈爾濱工大宏圖橡塑科技有限公司內,公司總經理陳家軒向記者展示著産品。

  陳家軒告訴記者,從企業技術人員聯合哈工大專家團隊揭榜解題,再到産出成品,僅耗時數月,這得益於省工研院對全省科創資源的優化整合,並引導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

  不止步于來自哈工大創新技術而成功走紅的“宏圖經驗”,近年來,省工研院基於積累多年的産業、科技資源,以做強産業鏈為目標,滾動梳理企業課題、專家團隊信息,實現精準匹配、快捷通達的技術對接。

  高校、科研機構與企業之間信息不對稱,導致供需脫節,是影響科技成果轉化的一個“攔路虎”。省工研院院長付強介紹,由於團隊成員前期走訪省內上百家企業和高校研究院,工研院得以建立創新課題項目、研發團隊專家、技術成果、創新服務等七大數據庫,還就不同領域分門別類,為幾十家企業定制了“專家智庫”,提升産研雙方的匹配效率,讓供需對接更加精準。

  宣傳政策 對接資本 為企業提供“娘家人般”服務

  去年開春,克東縣安全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赫永東購買了一套黑龍江惠達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生産的“農機北斗導航系統”。

  “拖拉機安裝這套設備後,整地、齊壟、播種的效率大大提升。除了車輛調頭需要人工操作,其餘時間可實現無人駕駛,提高了作業精準度,也大大降低了駕駛員的勞動強度。”赫永東説。如今,克東縣安全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已經有13台拖拉機,全部都安裝了“農機北斗導航系統”。

  事實上,作為一家專注于將互聯網技術與智慧農業相結合的科技公司,惠達科技從2009年成立,2016年駛入發展快車道,到如今迎來迅猛發展,都與省工研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惠達科技副總經理初海波坦言,公司將人工智能、物聯網、控制等技術與農業種植過程相結合,其成果主要在農業生産過程中進行應用。但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時代,僅僅依靠掌握核心技術是不夠的,即便有專家團隊上門自薦,由於彼此缺乏足夠的了解,雙方很難迅速開展合作。她説:“省工研院一直為企業打前站,將技術與企業精準對接,提供娘家人般的服務,讓我們倍感溫暖。政府部門出臺相關政策,省工研院會第一時間通知我們。去年,他們團隊幫助我們與國內優秀資本進行對接。付強院長向上級部門建言,希望全省‘十四五’規劃中增加對智慧農機裝備的關注、輸出更多的資源,為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

“哈工大智造”很硬核_fororder_4cc32861-41e6-4a97-8d6f-76d2c329098f

  省工研院副院長王欣正在介紹幫助企業所孵化的産品

  省工研院相關負責人表示,省工研院的目標是要打造一個提供科技服務的窗口,建立政策服務“直通車”,為項目申報、政策享受、政府獎勵等辦事事項提供“一次不用跑”服務。為企業內外人員的創新提供全方位、全過程的快捷保障。

  資金扶持 助力開拓市場 “扶上馬再送一程”

  競爭壓力大、生存率不高,是科技企業發展必須經歷的一道坎。企業孵化後,如何做大做強,走得更長遠,是所有科技公司面臨的一個共性問題。

  “讓企業成立後實現可持續發展,除了靠企業自身努力外,還需要政策、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的配套支持。”付強説,省工研院的“打法”是將企業“扶上馬再送一程”,海鄰科是一家以政府為主導的企業,省工研院一直在積極幫其開拓省內市場,通過幫扶讓企業提高自身造血功能。

  海鄰科是國內領先的集公共安全智慧裝備研發、生産、銷售、服務為一體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集團,2014年在深圳創立,2016年成立子公司哈爾濱海鄰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海鄰科創始人張海軍是哈爾濱人,也是哈工大通信專業的碩士研究生。這也註定海鄰科從創建之日就被印上哈工大的烙印。

  13日上午,海鄰科企業發展部經理徐敬寶告訴記者,早在2015年,公司就與哈工大合作成立院級聯合實驗室。2019年成立哈爾濱工業大學—海鄰科聯合創新中心,從事未來通訊技術、物聯網技術、人工智能及5G應用的研究。

“哈工大智造”很硬核_fororder_d099d577-22a1-4a91-9180-2e1de5d9d5b1

  海鄰科企業發展部經理徐敬寶向記者介紹産品功能

  徐敬寶説,近年來,省工研院從科技成果轉化、人才技術、專項資金和專利申報以及企業推廣宣傳等方面,給予海鄰科極大的支持。海鄰科“智慧派出所管理系統産業化”項目,申請到省工研院科技成果就地轉化産業化專項資金支持。此外,海鄰科與省市公安部門、省工研院、哈工大等合作,有望在今年底共同組建“基層社會治理與人工智能創新研究院(中心)”,以使智慧管理和執法便民服務得到有效的提升。

  “近三年,海鄰科産值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在增長。今年我們接到的最大一筆訂單總金額達2200萬元,預計今年産值有望實現跨越式發展。”徐敬寶躊躇滿志地説,目前公司正在申報相關材料,爭取在2023年前完成上市。

  服務黑龍江省700余家企業 未來將推動生態環境治理科技化

  記者了解到,“十三五”以來,省工研院累計體系企業154家,集聚院士、長江學者、傑青等60余位國內外拔尖創新人才,構建産學研技術供需橋梁,服務黑龍江省700余家企業,提供技術服務1600余項。

  日前,省工研院又迎來了一批新企業,如何使其在吸引和聚集人才上更具競爭力,仍是需要破解的難題。付強説,這既涉及人才評價機制的改革,也涉及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機製革新。付強認為,高校作為基礎研究創新的重要主體之一,培養創新人才首先應該打破學科界限,探索面向原始創新的教育教學改革;同時還應打造寬容失敗的環境,“要改變凡事追求成功率的思路,允許創新失敗,否則各類人才就很難大膽地去進行嘗試。”

  所幸,近年來在科技體制機制改革上,省工研院這塊“試驗田”已經做出了諸多嘗試。例如出臺一系列具有首創性突破性的人才政策創新,著力打造人才“蓄水池”。

  付強向記者透露,省工研院將向節能環保領域發力,推動龍江生態環境治理邁向科技化、産業化、可持續軌道,讓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文/攝 記者 丁燕 趙一諾)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