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正是大豆揚花的季節,國家大豆産業體系近20位專家再次集結黑河,這是繼今年4月“夥伴行動”啟動以後,專家“夥伴”們再次統一行動。
國家大豆産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韓天富説:“現在是大豆生長的關鍵期,中後期管理跟上去了,才能保證大豆穩産高産。今年黑河雨水不均,我們要在各地走走看看,進行田間指導。雨大的地方,要及時排水防澇、防蟲、防病;乾旱的地方,要及時跟進補充營養,保證大豆生長所需的必要元素。”
記者跟隨專家們一路走過愛輝區、遜克縣、孫吳縣、五大連池市以及北安市,深入田間地頭,現場探訪專家們如何查苗情、診病害、出專方,力保黑河大豆豐收。
韓天富(左二)等專家在田間會診。
夥伴關係做“加法”
14日,國家大豆産業體系的專家們從北京、瀋陽、哈爾濱、大慶等地趕到黑河,直奔愛輝區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區。
韓天富告訴記者,“夥伴行動”是國家大豆産業技術體系首創,由專家和農戶通過親密夥伴關係聯合攻關,破解大豆領域技術轉化“卡脖子”難題,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應用通道,提升國産大豆的核心競爭力,構建黑河大豆産業全産業鏈發展體系。
“夥伴行動”為何落戶黑河市?韓天富介紹,黑河市是我國大豆種植面積最大、總産量最高的地級市,常年大豆種植面積約佔全國總量的六分之一。“提升黑河市大豆生産能力,對穩定全國大豆生産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韓天富表示,“夥伴關係”就像一道連加法,包含多個層次。比如國家大豆産業技術體系及崗站依託單位與大豆主産區(黑河市),就是技術支撐與服務保障夥伴關係;技術研發者(崗站專家)與技術推廣隊伍,又是雙向互動夥伴關係;不同領域專家之間,是聯合協作的夥伴關係;崗站專家、農技推廣人員與最終技術用戶(新型經營主體),是互幫互學無縫對接的夥伴關係。
在五大連池市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區,該市農業農村局二級主任科員紀洪坤向記者道出了自己對這道“加法”更深的理解,“專家們把技術集成投入到我們各個縣(市、區)的示範區,通過示範引導,在提升自身的科技水準基礎上,也為其他農戶提供學習平臺,建立示範大戶帶動散戶的新夥伴關係。”
空間距離做“除法”
在愛輝區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區,專家們一下車就直奔地裏查看大豆重生情況。
指著稀稀拉拉,又“瘦”又矮的大豆秧,愛輝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推廣站站長張鳳琴説:“要是沒有專家的及時指導,這些大豆秧早都沒了。”原來6月23日14時,當地遭遇冰雹災害,“好多黃豆都被砸的攔腰折斷,我趕緊拍照片發給國家大豆産業體系專家、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的張玉先教授。張教授告訴我,冰雹下來后土壤非常涼,可能會有凍害發生,讓我抓緊時間耕一遍地,增溫散寒散濕。”
遭遇冰雹災害後,張鳳琴第一時間求助。
當晚,張鳳琴又把相關照片發到院士工作站群,“根據專家們的建議實操,沒多久很多大豆在被打折的主莖旁邊又發出了新枝。我們實踐中五年積累的經驗,也不如專家團隊一年的指導。”幹了20多年農技推廣工作的張鳳琴説。
和張鳳琴一樣,北安市“千畝方”實施主體負責人王福貴也深有感觸。由於今春降水較多,王福貴田裏的大豆受到封閉除草藥害的影響,葉片萎蔫。北安技術服務隊隊長、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員鄒文秀得知此事後,詳細了解了情況,通過噴施葉面肥配套進行土壤深松防寒, 現在大豆長勢與未噴施除草劑的地塊一致。
此次“夥伴行動”中期考察團,更是送“醫”送“藥”到田間地頭。“我們這些不同學科的專家,來對大豆進行‘把脈’‘會診’,‘內科’‘外科’甚至是‘婦産科’的專家都來了,一起攻克大豆‘生病’的問題。”韓天富説。
專家們在愛輝區查看被冰雹砸後重生的大豆長勢情況。
服務程式做“減法”
“夥伴行動”伊始,就將育種、栽培、土肥、植保、農機、加工和産業經濟等領域的專家重新進行組合,組建了面向黑河市6個縣(市、區)和農墾系統的7支技術服務隊,這些服務隊在各自服務的縣(市、區)創建“千畝方”高産田示範項目,為示範戶提供大豆生産全過程技術服務,減去了各種繁冗的過程,直接到田間地頭,給出最直接的答案。
解題1:秸稈如何還田?
黑龍江省黑土保護利用研究院副院長孫磊,是“夥伴行動”遜克縣服務隊的隊長,在遜克縣“千畝方”地頭,他介紹了遜克縣大豆生産情況,著重強調了在“玉—豆”輪作中,農民一直找不到秸稈還田的破解之法。服務隊裏的土壤專家根據耕地情況,建議農民採取秸稈全量深翻還田的方式,併為農戶提供田間操作步驟和技術要求指導,保證了秸稈還田作業品質,構建了適宜大豆生長的耕層,提高了耕地保水保肥能力,為高産奠定基礎。
解題2:咋能精準選種?
以前大豆種植戶為了節約成本,都選擇自留種,導致種子品質難以保證。五大連池技術服務隊隊長、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黑河分院副院長、國家大豆産業技術體系東北特早熟大豆育種崗位科學家鹿文成,向農戶推薦了他們研發的高産新品種,使農民切實感受到使用高品質種子帶來的效益,引導農民在以後的生産中科學選種、用種。
解題3:如何科學施肥?
遜克縣服務隊土肥專家結合情況進行施肥技術指導,採取生物有機肥與化肥相結合、破壟夾肥與分層施肥相結合、土壤施肥與葉面補肥相結合的“三結合”施肥方式,既滿足了大豆生長的養分需求,又兼顧了土壤品質和經濟效益。並協調肥料企業為示範戶提供生物有機肥8噸,用於示範區建設。
解題4:咋防控病蟲害?
據介紹,每個隊的植保專家都為示範戶定制了大豆全生長期採用的植保方案,春季播種前指導農戶採用種衣劑拌種,對土傳病害和早期地下害蟲進行預防。對於長期單一除草劑配方的使用造成田間惡性及難防除雜草增多的現象,建議農戶採用苗前土壤封閉處理和苗後莖葉處理方法對田間的雜草進行綜合防控。根據多年的數據積累和當年氣象數據,並結合田檢,對病蟲害的發生提前進行預判,做到早防早控。
解題5:如何調動資源增收?
在專家隊伍中,東北農業大學的李楊教授是我省糧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專業首個博士生,他就是專門研究餐桌上的大豆的,此行他也是為了調動更多資源,將大豆加工企業引入各縣,延長産業鏈,提高農戶收益。
孫磊深有感觸地説,通過“夥伴行動”的實施,真正構建了大豆從土地到餐桌的全産業鏈技術服務體系,為大豆産業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智力支撐。
鹿文成(左)與五大連池市大軍合作社理事長景志軍探討大豆如何增産。
産業發展做“乘法”
韓天富介紹,“夥伴行動”區別於專家們以往的“獨狼式戰鬥”,而是把專家們編成一個戰隊,各地區、各領域專家之間相互交流,共同成長。
“單方面的付出不能長久,只有共贏才能可持續發展。”孫磊體會很深,“‘夥伴行動’是整合專家、政府和示範戶各自的資源,以示範方建設為載體,打造高産高效樣板,既實現了農民增收,也展示和驗證了專家、企業的最新科技成果,合作共贏。”
省農業科學院綏化分院院長、國家大豆産業技術體系綏化試驗站站長、孫吳縣技術服務隊隊長景玉良説,以優惠供種為例,如果專家不推薦新品種,農民可能都不會知道這個新品種,更不敢冒險買新品種;如果專家不協調企業降價,農戶也捨不得增加投入買種子;通過專家推薦、企業讓利的方式,讓農民切身感受到新品種的優勢,以後農民就會更踴躍購買良種。免費提供肥料也一樣,農民得了實惠,企業也擴大了品牌影響力,最終實現農民增收、企業盈利,也推動了科研成果的轉化落地。
黑河常年大豆種植面積約佔全國總量的1/6。
遜克縣副縣長張鐵剛認為,大豆産業發展主要存在農機、農技和良種三個問題。這些年隨著國家投入加大,農機這個問題在逐漸解決。現在“夥伴行動”解決了農技和良種這兩個非常突出問題。
“通過‘夥伴行動’,未來黑龍江省大豆産業會發展成全産業鏈的技術服務模式,從土地的種植耕種開始,到大豆的品質分析,以及生長管控,再到後期加工和銷售,整個過程都將可以支撐一個高品質的産業鏈與技術服務鏈。”韓天富説。(記者 周靜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