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委十二屆九次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黑龍江省委關於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 加快融入新發展格局 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實現新突破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明確提出“把縣域作為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切入點,推進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怎樣深刻認識《決定》這一部署的重大意義、準確把握其現實背景?如何推進黑龍江省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效,實現新突破?記者採訪了參與本次全會文件起草工作的黑龍江省高端智庫現代農業發展研究中心專職研究人員、東北農業大學講師宋志彬。
宋志彬説,準確推進黑龍江省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我們需要深刻認識推進黑龍江省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的緊迫性,牢牢扭住産業這一推進黑龍江省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的核心,著力加強推進我省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的條件保障。
準確把握推進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的重大意義
一方面,推進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是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體現。2020年10月29日,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明確提出:“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要加快縣域內城鄉融合發展,把縣域作為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切入點。另一方面,推進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縣域”是連接城市,輻射鄉村的關鍵點。推進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既有助於形成黑龍江省自下而上的經濟社會發展支撐體系,也有助於推動就地就近城鎮化,並通過産業集聚、要素集聚和人才集聚,形成對鄉村振興的輻射帶動效應。
深刻認識推進黑龍江省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的緊迫性
近年來,黑龍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並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動縣域經濟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2020年,黑龍江省縣域地區生産總值達到6075.8億元,同比增長2.9%,高於黑龍江省1.9個百分點;縣域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43.9億元,同比增長5.2%,高於黑龍江省13.9個百分點;縣域地方稅收收入132.9億元,同比增長1.1%,高於全省11.1個百分點。縣域經濟實現了對黑龍江省經濟的正向拉動。但是,與經濟發達省份相比,黑龍江省縣域經濟發展仍然較為滯後,經濟總量不大、産業結構不優、發展品質不高等問題仍然突出。2020年,排名我省縣域經濟首位的縣(市)GDP總量為283.3億元,僅相當於排名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末位的縣(市)GDP總量的49.5%。縣域經濟發展滯後,嚴重制約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制約農業轉移人口就地就近市民化。因此,《決定》提出,到2025年黑龍江省縣域地區生産總值佔全省比重達到50%,地區生産總值百億元以上的縣(市)超過50%。
牢牢扭住産業這一推進黑龍江省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的核心
産業發展是推進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的核心,只有做大做強縣域産業,打造縣域産業生態系統,才能持續推進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增強對鄉村振興的輻射帶動作用。針對黑龍江省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中産業短板較為突出的現狀,《決定》提出,加快提升主導産業支撐力,每個縣(市)至少培育發展1~2個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競爭力強的立縣主導産業。深入實施民營企業梯度成長培育計劃和小微企業成長工程,分層次推進個轉企、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培育一批龍頭企業和創新型企業。圍繞“五頭五尾”“百千萬工程”“百大項目”,立足補鏈、強鏈、延鏈,編制投資清單和産業招商圖譜,加大招商力度,做優存量、擴大增量,推進縣域産業集群化、全鏈條發展。
著力加強推進黑龍江省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的條件保障
推進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任何一方面的短板弱項都會對縣域經濟發展形成掣肘。圍繞加強推進黑龍江省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的條件保障,《決定》提出,堅持“一縣一區、一區多園”,規範園區管理機制,補齊園區基礎設施短板,提升配套服務功能,推動園區由企業集中向産業集聚發展。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建立縣域營商環境評價機制。完善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政策,進一步優化土地供應方式,對縣域重大項目實行土地直供。鼓勵金融機構圍繞縣域主導産業發展産業鏈金融、量身定做金融産品。優化調峰電價等政策,降低企業用電成本。強化縣域經濟考評,繼續實行“一圖一表一評價”擂臺賽機制。《決定》從基礎設施建設、政策供給、金融支持、考核激勵等方面,對推進黑龍江省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的條件保障作出了明確部署,各級黨委和政府要以釘釘子精神,將《決定》的部署抓實落地,為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創造優質的軟硬體環境。
《決定》在充分調研和深入論證的基礎上對推進黑龍江省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作出的一系列重要部署,具有鮮明的科學性、系統性和可操作性,既描繪了藍圖,也明確了行動方案。“十四五”時期,我們應進一步增強責任感、緊迫感,牢固樹立爭先晉位意識,凝心聚力、務實進取、積極作為,以踏石有印、抓鐵留痕的有力行動,把《決定》的部署貫徹好、落實好,真正把縣域經濟做大做強。(記者 周靜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