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龍江    |     直觀中國     |     高端訪談    |     原創     |     名企品牌     |     龍遊天下
賓縣菜經濟讓收穫不只一季
2021-08-26 11:42:00來源: 黑龍江日報編輯: 于靈爽責編: 周經韜

賓縣菜經濟讓收穫不只一季

吳順芝家的蔬菜大棚。

  還未到秋天,賓縣的農民就已感受到了豐收的喜悅。賓縣永和鄉永和村韓家屯張金鳳家小院的綠蔭下挂滿了五顏六色的果實,茄子、柿子、辣椒、黃瓜、李子、大秋果……從春到夏,張金鳳依靠這個小菜園增收3000余元。

  小菜園變成增收園,得益於賓縣正在開展的“蔬菜革命”。賓縣農業農村局成立了“菜園革命”工作領導小組,開展專題會議部署,強化全局統籌和技術指導。鄉鎮政府工作人員入戶走訪調研,充分了解農戶種植意願,統計閒置菜園面積,因地制宜指導農戶合理利用菜園、庭院。

  賓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組織農技專家負責做好保障工作,走進農戶菜園實地傳授種植技術,定期查看蔬菜長勢,幫助農戶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確保小菜園穩産增收。

  記者走到賓縣永和鄉鞠家屯時,碰上剛剛賣菜歸來的吳順芝。他對記者説:“我在小菜園旁邊的空地上搭起了蔬菜大棚,種了1棚柿子,如今柿子快罷園了,5000斤柿子收入1萬多元。”

  “菜園革命”還讓有經濟頭腦的吳順芝發現了新商機。吳順芝今年從3月開始育菜苗,5月初育成出售,僅菜苗就賣出10萬株,收入1.5萬元。

  同樣看到種子商機的還有賓縣居仁鎮悅來村的種菜大戶高景雲。高景雲在園子裏一邊摘著辣椒一邊告訴記者:“我種的這辣椒,老帶勁兒了,5克種子就能賣上60元!”

  小菜園要想有大發展,還得握成拳頭做品牌。悅來村黨支部書記車樹志説:“全村現有農戶591戶,389戶發展了小菜園經濟,小菜園總面積201畝,每畝地讓鄉親們增收近2000元。”悅來村打響“菜園革命”後,由家家戶戶分散種植,改為整體規劃推進。肥料由村子免費提供,種子由村集體把關購買,村兩委和龍頭合作社組織開展種植技術培訓。銷售上,農戶可以選擇自産自銷,也可以加入合作社發展訂單種植。

  今年,在悅來村委會的推薦下,不少農民試種了草莓柿子、高糖柿子等新品種。車樹志説,這些柿子口感好、銷路廣,如果今年達到理想標準,明年將大面積發展。他們要通過小菜園,讓村裏的“土産”變成“特産”,讓“産品”變成“精品”。

  目前,賓縣已建設“菜園革命”示範村51個,分佈于全縣17個鄉鎮,平均每個鄉鎮打造3個“菜園革命”示範村,佔行政村比例的35.6%。( 文/攝 張可新 記者 趙宇清)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