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龍江    |     直觀中國     |     高端訪談    |     原創     |     名企品牌     |     龍遊天下
家庭農場迎豐收 葡萄香飄京津滬
2021-09-27 10:18:13來源: 哈爾濱日報編輯: 于靈爽責編: 周經韜

  金秋時節,甜蜜來襲!在延壽縣延河鎮萬寶延峰秋實果蔬家庭農場裏,葡萄喜獲大豐收。走進農場種植園,32棟鋼架大棚整齊排開,蔚為壯觀。大棚內,一排排葡萄架上挂滿了葡萄,在陽光下如潤玉般晶瑩剔透,散發出陣陣香味,令人垂涎欲滴。在藤蔓與綠葉間,果農們正忙著採摘、分裝。

家庭農場迎豐收 葡萄香飄京津滬

萬寶延峰秋實果蔬家庭農場的葡萄喜獲豐收

  與這片迷人的葡萄園一樣,作為農業新型生産經營主體,哈市越來越多的家庭農場正在發展壯大,領跑在鄉村振興的致富路上。

  從一棟棚到一片棚 “葡萄王”蹚出一條致富路

  “小打小鬧搞種植,不如大規模搞農場。”望著豐收的葡萄園,家庭農場主人張延峰難掩喜悅之情。京亞、夏黑、巨峰、蜜光……聊起20余個葡萄品種的不同特點和種植技術,張延峰如數家珍。與葡萄打了20餘年交道,他早成了十里八村鄉親心裏的“葡萄王”。

  “葡萄王”的故事要從2003年講起。那年,張延峰參加了一場在哈市舉辦的農業貿促會。展會上,香甜可口、效益可觀的葡萄狠狠撩動了張延峰的心。

  回村後,張延峰用自家耕地置換了20畝旱田,東拼西湊借了5000元,買回300棵紅提葡萄苗。他又在自家菜園裏搭建了一個簡易大棚,邊培育邊學習。經過兩年的悉心照料,滿架的葡萄為一家人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經過幾年的種植和經驗積累,在國家貼息貸款相關政策的扶持下,張延峰的葡萄種植面積達到了50畝,栽培京亞、無核紅、夏黑、維多利亞等優質葡萄品種20余個,並註冊了“萬寶”商標,獲得農業部農産品品質安全中心頒發的無公害農産品證書。

  2015年3月,經過“滾雪球”式發展,張延峰正式成立家庭農場。在他的辛勤耕耘下,家庭農場的葡萄年産量達7萬公斤,産品遠銷北京、上海、天津、三亞等地,凈收入達20萬元。

  從建大棚到建科研樓 打造現代化種植示範基地

  “以前的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靠天吃飯,現在不一樣了,有了科技的支持和先進的設備,種植變得很輕鬆。”鑽出大棚,張延峰指著不遠處的科研樓驕傲地説。

  為支持張延峰擴大葡萄種植産業,延壽縣政府投資25萬元、張延峰自籌25萬元,建設了佔地面積400平方米集辦公、科研、觀光、生活于一體的“葡萄種植開發科研樓”。

  有了科研樓,還要增加基礎設施。縣政府再次投資7.5萬元為葡萄園修水泥路、打深水井。縣農業農村局送來10套物聯網設備,傳輸棚室溫度、濕度、光照等數據,對葡萄生長、農時作業等實施科學監控。在縣農技推廣中心幫助下,張延峰搭建起“1+N”模式,將互聯網、家庭農場、觀光農業、産業發展有機結合起來,打造百畝果蔬現代化種植示範基地。

  在黨的好政策和政府扶持下,張延峰的葡萄越種越香甜,家庭農場的種植規模越來越大,“金字招牌”越叫越響。

  從“一枝花”到“滿園香” 家庭農場引發集聚效應

  在萬寶延峰秋實果蔬家庭農場的輻射帶動下,萬寶村走進科研樓請教種植技術的鄉親越來越多,扣大棚種植特色瓜果的農戶越來越多。

  “葡萄熟了,日子甜!”伴著果農們爽朗的笑聲,記者放眼望去,一棟棟大棚整整齊齊,一座座漂亮房舍掩映在翠綠之間,村民們臉上寫滿了喜悅。

  “家庭農場就像是一隻‘領頭雁’,帶動村民共同致富謀發展,促進了鄉村産業振興。”延河鎮黨委書記李大尉告訴記者,如今,果蔬種植業得到蓬勃發展,呈現出“葡萄串兒式”的“集聚效應”。

  我國提出“十四五”期間實施家庭農場培育計劃,把農業規模經營戶培育成有活力的家庭農場。這給了“張延峰”們更大的發展信心和動力。作為農民致富“領頭雁”,未來會有更多的家庭農場,帶領村民創造更美好幸福的生活。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