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花山色。黃曉光攝
背景
1962年,369名平均年齡不到24歲的創業者響應黨的號召奔赴塞罕壩,歷經半個多世紀的艱苦創業,曾經的荒漠沙地變身百萬畝林海。塞罕壩精神,是在不懈奮鬥中鑄就的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
從茫茫荒原到百萬畝人工林海,塞罕壩人種下的不僅僅是一棵棵樹木,更是一種信念:牢記使命,艱苦創業,綠色發展的塞罕壩精神成為時代的最強音。
作為國家重要生態功能區,伊春森工集團深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弘揚塞罕壩精神的重要指示,銘記“讓伊春老林區煥發青春活力”的殷殷囑託,迅速掀起學習塞罕壩精神熱潮,將學習弘揚塞罕壩精神與深化黨史學習教育緊密結合,與為職工群眾辦實事緊密結合,與做好當前各項重點工作緊密結合,通過學好塞罕壩精神,把生態文明理念內化於心、外化于行,從中汲取奮進力量,奮力寫好林區經濟轉型發展怎麼樣、林區生態保護怎麼樣、林場職工生活怎麼樣的“林區三問”新答卷,為現代化新伊春建設作出應有貢獻。
大力發展湖羊養殖。盧洪彬攝
銘記初心使命 勇挑生態保護重擔
一代代塞罕壩人用一生的堅守詮釋了初心使命。初心使命承載的是理想與信念,是責任與擔當。隨時聽從黨的召喚,正是伊春重點國有林區開發建設70年來不曾改變的初心。
1948年伊春林區開始大規模開發建設,以馬永順為代表的老一輩林業工人以他們的青春和熱血,開啟了伊春林區艱苦創業的歷程,奠定了共和國森林工業的根基。
伊春林區作為重要生態功能區,生態地位重要、生態責任重大,生態使命光榮。伊春森工集團號召全體職工以塞罕壩精神為引領,學習塞罕壩精神,弘揚馬永順精神,以“綠了荒原白了頭”的堅守、“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的執著,以對黨和人民綠色事業的絕對忠誠,忠實履行國家委託的森林資源經營保護神聖職責,堅持生態優先發展戰略,守護和建設好綠水青山,築牢寫好“林區三問”新答卷的理想信念之魂。
營造紅松嫁接林。盧洪彬攝
篤行艱苦創業 開拓轉型發展新局面
回首塞罕壩60來年的發展路徑,就是一部“不綠塞罕壩,誓死不後退”的艱苦創業奮鬥史;伊春林區從開發初期的第一次創業、擺脫“兩危”困境的第二次創業,到目前轉型發展的第三次創業,70餘年的發展路徑也是一部艱苦創業的奮鬥史。
艱苦創業是塞罕壩精神、馬永順精神的重要內涵,激勵著一代又一代林業人接續奮鬥,取得來之不易的改革發展成果。
今年5月,伊春森工集團黨委作出了《深入開展向全國林業英雄學習的決定》,號召全體職工“遠學孫建博、余錦柱,近學馬永順”,以及學習原山林場艱苦創業、“一場兩制”的改革發展經驗,近期,又下發《深入學習塞罕壩精神,寫好“林區三問”新答卷的通知》,其核心要義都是要艱苦奮鬥,集團上下把學習塞罕壩精神活動與幹部群眾思想工作實際相結合,不斷鞏固國有林區改革成果,深化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和市場化經營機制,守正篤實,久久為功,創新進取,埋頭苦幹,堅定走好續寫“林區三問”新答卷的奮鬥之路。
小興安嶺林海風光。譚景濤攝
推進綠色發展 走好生態優先新路徑
從一棵樹到一片林海,從治荒沙到生態育林,塞罕壩從保護生態再到林業惠民,成功收穫了綠色發展之果。回答好林區經濟轉型發展怎麼樣、林區生態保護怎麼樣、林場職工生活怎麼樣的“林區三問”,伊春森工集團立足新發展階段、落實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從生態保護、經濟轉型、推進林場振興和林業職工共同富裕入手,力爭書寫好“林區三問”新答卷。
寫好生態保護新答卷。認真貫徹國家省市林長制工作要求,伊春森工集團將建立健全企業內部林長制體系,進一步壓實保護責任,加強森林、濕地和野生動植物保護,加強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保護地體系建設,加強造林綠化和森林撫育,重點培育國家戰略儲備林,全力抓好森林防滅火工作,確保森林蓄積年遞增1000萬立方米,加速森林品質和生態功能精準提升。
寫好經濟轉型新答卷。堅持發展第一要務,認真落實“十四五”林業草原保護髮展規劃綱要、大小興安嶺林區生態保護和經濟轉型規劃等國家戰略,省委“大轉型、大改革”工作要求,伊春市委“生態立市、旅遊強市”發展定位,在加強資源保護的前提下,大力發展森林旅遊康養産業,湖羊養殖等特色種養産業,紅松子、小漿果和食用菌等森林食品産業,刺五加、五味子、林下參等北藥産業。積極響應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戰略,大力發展林業碳匯,拓寬生態産品價值實現路徑,加速森工企業高品質轉型發展。
寫好職工生活新答卷。實施以産業帶就業,以就業保增收,不斷提高職工就業品質,建立職工工資合理增長機制。針對林場佈局設置過多、過散、過小和基礎設施嚴重落後等歷史性問題,穩步推進林場撤遷和人口等資源要素重組,實施集中集聚集約建設發展,加快林場標準化、城鎮化進程,推進全面振興和共同富裕,讓廣大職工群眾共享林區改革發展成果。 (楊玉梅 記者 賈紅路)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