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龍江    |     直觀中國     |     高端訪談    |     原創     |     名企品牌     |     龍遊天下
黑河市疫情防控等各項工作正在平穩有序開展
2021-11-01 17:08:50來源: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 劉才星責編: 周經韜

  國際在線黑龍江頻道消息:按照黑河市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要求和部署,11月1日,黑河市召開第八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佈會,對疫情防控集中隔離管理工作和高校在校師生學習和生活保障情況進行介紹,同時疾控專家對居家清潔消毒方法等進行了提示。

黑河市疫情防控等各項工作正在平穩有序開展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11101160038

黑河市召開第八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佈會

  黑河市交通運輸局局長、市疫情防控指揮部轉運隔離組副組長石耀輝表示,目前黑河市疫情防控集中隔離管理等工作正在平穩有序開展。

  黑河市啟動16個愛輝區備用集中隔離場所和省疫情防控指揮部安排的綏化、齊齊哈爾備用集中隔離場所。集中隔離點啟用前,均按照“三區兩通道”進行物理硬隔離,並向隔離點派駐工作組,由一名組織工作能力強的幹部任組長,醫護人員按照2:50比例配備,信息聯絡員、清潔消毒員、安全保障員、後勤保障員、心理輔導員按照醫務人員的3-4倍配備。黑河市目前統籌調配、及時配送相關醫用和生活物資,隔離場所集中隔離人員能夠積極配合日常管理,各隔離點運行平穩有序。

  石耀輝介紹,為保障集中隔離人員及時轉運,集中隔離場所安全、高效運行,黑河市統籌調配全市資源,遵循按需分配、就近接收原則,明確責任分工,動態調整工作部署,建立市、區、隔離點三級聯動工作機制。各集中隔離點配備了人員固定的“六合一”專班,專班負責人由各地區選派優秀幹部擔任。轉運隔離專班成員單位,交通、衛生、公安、城管、生態環境、市場監管、應急管理等部門各司其職、齊抓共管,做好服務保障。同時,黑河市加強了隔離場所醫護人員特別是心理醫生的配備,與被隔離人員建立聯絡群,及時疏導心理問題,化解緊張情緒。同時,加強督導檢查,確保隔離工作平穩有序。

  針對黑河學院疫情期間在校師生學習和生活保障情況,黑河學院黨委副書記張煥強表示,學院已第一時間啟動了《應急預案》,立即封閉校園,開展線上授課,于27日至31日完成了五輪全員核酸檢測。截至目前,未出現陽性核酸樣本,接下來還將持續開展核酸檢測,確保廣大學生和教職工生命健康安全。

  在保障在校師生學習和生活方面,學院實行全封閉管理,對物資保障車實行閉環管控,嚴禁任何人員及車輛出入,現有教職工及保潔、保安、餐飲等共計429人封閉校內,進行學生管理、餐飲服務、全面消殺等綜合保障,最大限度保障學生學習生活,切斷疫情傳播鏈條,全力以赴保證校園安全。

  張煥強表示,疫情期間,食堂進一步調整菜品配比,適當增加了清淡口味菜肴,停售涼菜製品,嚴把冷鏈供應關,確保食品安全管控萬無一失。同時鼓勵打包外帶,按樓宇實行錯峰錯時就餐,最大限度分散餐廳就餐人流。

  據悉,學院現有一次性醫用口罩32.5萬個、外科手套925副、防護服350套、消毒劑等其他防控物資若干,能夠完全滿足近期疫情防控工作需要,並可及時補充;校園內學生生活物資供應充足,商品價格穩定,學生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截至10月31日12時,經持續嚴密的軌跡排查與自行報告,學校師生被確定密接10人、次密接28人、校內臨時隔離觀察學生44人。相關宿舍、場所均已進行全面消殺、管控,並安排專人進行健康監測及餐飲和生活保障。

  發佈會上,黑河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勾玉潔提示居民,居家清潔消毒是切斷疾病傳播的重要手段,但是,消毒也需要適度、適量。建議每日開窗通風2到3次,每次30分鐘。但現在黑河室外氣溫較低,為避免著涼感冒,可以通過縮短開窗時間、增加開窗次數的方法來保證室內空氣品質。有條件的家庭可以使用循環風空氣消毒機進行消毒。織物類物品可用含氯消毒液或熱水浸泡,煮沸消毒。傢具類物品可將84消毒液和水按1:100的比例進行稀釋,進行擦拭,或在表面噴灑75%的酒精後,用清水擦拭。餐具類物品,可放在專用鍋中煮沸15分鐘進行消毒。同時要注意,84消毒液和酒精不可混用,以防中毒。

  勾玉潔提示,外出回家或接觸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後一定要洗手,建議採取“三步洗手法”,在流動的水下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必要時可使用酒精或碘伏等消毒劑洗手。家人咳嗽、打噴嚏時要用紙巾掩住口鼻,用過的紙巾等垃圾要單獨放在一個垃圾袋,並及時處理,其他家庭成員避免接觸。有些消毒劑對人體有一定傷害,所以大家進行消毒時要戴好口罩和手套,並將消毒劑放置在乾燥、避光和通風的地方,避免兒童接觸。(供稿 文/圖 黑河市委宣傳部)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