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龍江    |     直觀中國     |     高端訪談    |     原創     |     名企品牌     |     龍遊天下
想培養孩子自律?請讓你家的安全感“落地”
2021-12-20 11:12:06來源: 中國青年報編輯: 牟海微責編: 馮薇薇

  自律從來都是一種水到渠成的能力,而不是責罵或教訓的結果。

  此時,期中考試後的家長會估計都開完了,我猜有很多憂心忡忡的父母跟老師吐槽孩子:“太不自律了!”

  比如,他不能好好坐定寫作業,上課時總是扭來扭去。讓他讀一本書,一會兒就走神了,東張西望,不能集中注意力……

  這些情形,在父母的眼裏都是“不夠自律”的表現,似乎怎麼説怎麼勸都沒用。當然,父母也一定會遍尋方法,試圖培養孩子自律。

  什麼是自律呢?

  據説“自律”一詞語出《左傳》,指在沒人現場監督的情況下,能自己要求自己,化被動為主動,自覺地遵循規則法度,約束自己言行。顯然,這是行為的社會化表現之一。換言之,它不是人類行為的本能,養成自律必須有一個過程,也需要特定的條件。

  對兒童而言,養成“自律”,顯然不單純是為了今後提升學習效率,孩子的自律,是評價其具備全情投入特定情境事件時所具有的某種社會化能力。而孩子的“全情投入”,則需要一個在他可預知、可控制的環境下,才能實現。

  “可預知,可控制”的環境,通常約等於心理學常常提及的“安全感”。

  撫養者和長期生活節奏的穩定,讓孩子安心

  有很多介紹“安全感”的兒童養育書裏,都著重強調它的重要性,而往往忽略了培養安全感的“落地”措施。

  比如説,強調母嬰之間的依戀關係,是安全感建立的核心,然而,母嬰之間,或養育者與嬰兒之間,到底該如何互動才能更好地營建安全感呢?

  我們觀察“好的養育”,大概會具備以下幾個因素:

  主要照顧者要穩定  母親或其他養育者(如家中老人),我們都建議儘量穩定。我們發現,在一些家庭中,祖父母和外祖父母頻繁交替撫養嬰兒,嬰兒往往更容易表現出難以安撫的情形。

  我們可以用成人的體驗來做一個類比:每個人都“自帶節奏”。生活習慣不同、節奏各異,如果成人頻繁用“不同的方式”去生活,必然引發當事人的不適感。而類似的不適,在嬰兒那裏,往往帶給他混亂的感受。嬰兒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去適應養育者頻繁更替所帶來的變化,這個不穩定,不利於建立嬰兒的基本安全感。

  日常生活節奏的穩定  這個很容易被忽略。總有不少初為父母者,太想要帶著孩子“出去見世面”了,比如特別喜歡帶著嬰兒頻繁遠行,每個週末都給幼兒安排眼花繚亂的外出項目……換言之,即便養育者穩定,但日常生活節奏混亂,也無法為孩子營造出穩定感,長途旅行僅僅是一種“極端”而典型的表現而已。

  通常情況下,對於3歲以內的寶寶來説,嬰幼兒難以區分和理解時空上的差異,旅行的新奇刺激恐怕只限于成人去體驗,而留給嬰兒的,只是不斷適應帶來的壓力與焦慮。嬰幼兒原本就會“放大”很多感官體驗,比如,嬰幼兒對聲光電等一系列刺激十分敏感,小寶寶甚至會被自己放的一個屁嚇哭。這一點還解釋了為什麼有些家長會覺得帶很小的孩子出去玩,是一件極不容易的事。頻繁遠行後,嬰兒即便回到熟悉的家裏,可能表現出比以前更難安撫。

  過度隨意的狀態延續到學齡期,孩子易受干擾

  恰恰是養育者的穩定,日常生活節奏的穩定,帶給了嬰兒“可預判”的直覺感受。通過“母嬰觀察”我們看到,在穩定狀態下生活,每天上午吃過早飯,母親開始穿外套時,嬰兒就會表現出異常的興奮,他憑直覺知道,馬上媽媽就要帶我出去玩了。這種最初的對生活的預判和“可控感”,就是安全感的雛形,恰恰是這一類核心感受,養成了日後孩子的延時滿足能力:我是可以預判的,此刻我可以等待,未來會按照我的判斷發生。

  所以説,穩定撫養者和長期穩定的生活節奏,是一種養成安全感的“落地”措施。反之,如果嬰兒每天的活動、休息時間都不確定、不穩定,那麼他自然也難以建立起“可預判”的直覺感受。

  這一點在“母嬰觀察”中也有反映:如果母親常常不觀察孩子的需要,任憑自己的生活、工作需要,方便喂奶就喂奶,突然有空想帶孩子玩就出去,孩子往往會表現出精神萎靡,睡不踏實,進食也有困難。孩子再大一點,則可能出現其他困難,比如在幼兒園裏無法投入地玩遊戲,聽故事時心不在焉,很容易被其他事物干擾,無法全情投入。

  當類似這樣的狀態延續到學齡期,則引發了家長的焦慮,這時父母可能會説:我的孩子不夠自律。

  所以在進幼兒園前,請儘量給孩子提供穩定的照顧者和穩定的生活節奏。

  穩定的規則感有助於自主安排時間

  穩定的規則感  如果以上都能做到,那麼還要注意穩定的規則感。在規則不穩定的情境中養育的孩子,長大後較難教育,説什麼都不聽,誰説都不行,越長大越“難管”。

  穩定的規則就像交通信號燈一樣,一旦建立就不宜朝令夕改。道理很簡單,我們誰也不願意某天出門時,突然發現紅綠燈的規則完全變了;而過了幾天,又變回了紅燈停、綠燈行……

  同樣的道理,當父母與孩子作約定時,無論事情大還是小,規則建立要慎重,而一旦建立規則,則需要在家長的維護下,堅定地執行。有時在多人撫養的情境中,規則也不穩定,比如爸爸有爸爸的規則,媽媽有媽媽的規矩,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則又各有標準……

  不僅如此,除了多人撫養的情境外,即便養育者穩定,規則不穩定的現象也不少見。比如,孩子在遊樂場玩耍,父母如果不加設定,突然告訴孩子“我們要回家了”,孩子往往留戀難捨,極端不情願。在這種情形下,有些家長會強行帶孩子走,而有些家長雖然“拗不過”孩子的興致,允許孩子繼續玩,但一等再等後,卻最終因忍無可忍而強行帶孩子離場。類似這樣的處理,無論是“言出必行”的“果斷”,還是“忍無可忍後的雷厲風行”,多是隨著家長的心情而定。類似情況如果成為常態,孩子在投入遊戲的過程中就難以專注,他會擔心自己會隨時被帶走,遊戲活動變得既無法預期,也不可控制。

  再以遊戲時間為例談規則的建立。父母可以在遊戲過程中,提前5分鐘告知孩子,還有5分鐘就要離開,做好準備;時間一到,就堅定地帶孩子離場。針對較小的孩子,我們可能還需要每過一分鐘,就告知孩子剩餘時間還有幾分鐘。因為較小的孩子沒有確切的時間感,成人所説的5分鐘,在他們的內心感受中並無概念。

  注意這樣的細節,是在幫助孩子逐漸明晰時間的感受。在這樣的提示和幫助下建立規則,更容易使孩子全情投入到遊戲中,在他日後進入學齡期時,能有效地安排學習和玩耍的時間。

  總之,在一個穩定的生活環境裏,在比較明晰的規則和節奏裏建立起基本安全感,才能讓孩子在日後全情地投入到生活和學習中。所以説自律是一種水到渠成的能力,而不是責罵或教訓的結果。(薛暢)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