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龍江    |     直觀中國     |     高端訪談    |     原創     |     名企品牌     |     龍遊天下
綏化:把為民情懷貫穿在辦實事全過程
2021-12-31 10:10:36來源: 黑龍江日報編輯: 牟海微責編: 周經韜

  這個冬天,肇東的脫貧戶都沒有在家閒著,他們在公益崗位上班,參加勞動力培訓,截至11月底肇東市脫貧勞動力及邊緣易致貧人口務工就業4645人,超過2020年總數。

  這一年,望奎縣的老舊小區居民坐在亮堂堂的屋子裏,感受到滿滿的幸福,通過小區樓房改造、治理小區環境、提升小區居住品質等舉措,望奎縣1867戶居民實現了“新居夢”。

  今年,綏棱縣的“暖屋子”工程,為當地15010戶居民,提升了城區供熱能力和品質。

綏化:把為民情懷貫穿在辦實事全過程

公園一角 供圖 綏化市委宣傳部

綏化:把為民情懷貫穿在辦實事全過程

民警幫助河北籍男子成功尋母 供圖 綏化市委宣傳部

綏化:把為民情懷貫穿在辦實事全過程

城區風光 供圖 綏化市委宣傳部

  年終歲尾,慶安縣9166名黨員與31918戶城市居民群眾交朋友、結對子的工作仍在繼續,黨員幹部的民情日記內容還在不斷擴大,一年來,在走訪談心中梳理出來的3600多個大事小情逐一解決……

  截至11月28日,綏化市市縣兩級和市直各單位共確定辦實事項目1618項,包括市委臺賬94項清單事項,已全部告捷,完成率100%。

  這些發生在綏化市城鄉的社會新氣象,是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取得的實實在在成績。一年來,綏化市立足本地實際,堅持把“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成效作為衡量學習教育成果的尺規,與鞏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深化機關作風整頓優化營商環境、推動綏化更高品質發展相結合,組織動員廣大黨員幹部知行合一辦實事、立足崗位做貢獻,以為群眾辦實事的實際成效助力綏化經濟社會發展開新局。

綏化:把為民情懷貫穿在辦實事全過程

辰能30兆瓦生物質發電項目施工現場 供圖 綏化市委宣傳部

綏化:把為民情懷貫穿在辦實事全過程

新穗農産品加工有限公司外景 供圖 綏化市委宣傳部

  高位部署推動 確保實踐活動紮實有序推進

  綏化市嚴格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結合自身實際,加強頂層設計,落實落靠推進措施,確保實踐活動取得實效。

  廣泛徵求意見建議。堅持問需於民、問計於民,了解群眾所需所盼,找準找實問題。市級副秘書長以上領導帶頭開展“辦實事、開新局”專題調研,下基層發現問題、收集問題、研究問題,聚焦民生需求,共確定43個調研課題,推動解決一批重大發展和民生問題。先後兩次組織召開40余家市直部門主要負責人參加的座談會,向“兩代表一委員”和普通群眾代表發放調查問卷1200余份,拿出最大誠意向群眾徵求煩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在政府網站和“綏化黨建e家”“網信綏化”等媒體上發佈徵集“我為群眾辦實事”意見建議公告並公開民情郵箱,面向社會傾聽群眾呼聲。目前,市縣兩級和市直各單位徵集意見建議8390多條。

  明確實事項目內容。提出了實施社會保障、文化體育、交通城建、基礎教育、衛生健康、助農興農、生態環境、法治服務等8項惠民工程58件民生實事,形成了《綏化市關於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工作方案》。中央方案出臺後,對照新要求新部署,聚焦重點民生項目,適時動態調整工作臺賬,梳理確定綏大高速建設、老舊小區改造、提高醫保待遇等辦實事清單94項,明確了16名市級領導牽頭抓、34個責任部門具體抓,確保事事有人管、件件有回音。

  堅持有力有序推進。充分發揮領導幹部示範帶頭作用,市、縣兩級黨政班子成員結合疫情常態化防控進網格、以普通辦事人員身份走流程、到信訪大廳現場辦公親自接訪,在一線受理問題解決問題。活動開展以來,縣處級以上幹部“走流程”1452人次,解決問題2249個。實施專班推進,堅持定期統籌調度,先後5次召開彙報會、推進會,交流工作經驗,明確安排部署,以“四不兩直”的方式開展了3輪巡迴指導,定期公開辦實事承諾、公示辦實事成果,推動實踐活動走深走實。

綏化:把為民情懷貫穿在辦實事全過程

秸稈畫培訓班 供圖 綏化市委宣傳部

  聚焦靶心重點 切實回應基層群眾期待期盼

  圍繞中央方案中提出的“五個著力”,堅持問題導向、聚焦靶心,迅速解決了一批群眾急迫需要解決的問題,市縣兩級和市直各單位累計向社會公佈2405個民生問題解決情況,其中市本級公佈16批次234個辦實事活動成果,市委臺賬94項已全部公示,向群眾踐諾兌諾。

  堅持以項目建設補齊民生短板。把項目建設作為最大的民生實事突出出來,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全市共有省市百大項目198個,總投資1512.5億元,年度計劃投資239.7億元。其中,省百大項目18個完成投資146.44億元,180個市百大項目完成投資103.18億元,均超額完成全年計劃。中廣核明水準價風電項目已實現並網發電;新和成生物發酵産業園項目二期于近期完成投料試車;總投資128億元的綏大高速項目已開工建設,年內投資35億元已完成。

  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加強易返貧致貧人口監測,制定出臺了《綏化市關於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的指導意見》,拓寬就近就業渠道,規範設置公益崗位,全市脫貧人口和邊緣易致貧人口就業總數達到5.73萬人。制定並印發《綏化市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十查十看”實施方案》及任務清單,全面開展安全飲水、住房安全、基本醫療等10個方面排查工作,進一步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嚴格按照“四個不摘”的要求,堅持有序推進、派強用好,全市共選派駐村工作隊538支,單獨選派駐村第一書記69人,進一步優化駐村力量。加大鄉村環境整治力度,以農村改廁、生活垃圾處理、村容村貌提升為重點,每個縣(市、區)打造現代化建設示範鄉鎮1個、示範村3-5個。

  切實加強普惠性基礎性民生建設。以“八項惠民工程”為重點,實施專項跟進,拿出實招硬招,在住房供暖、就業創業、社會保障、教育醫療、交通出行、污染防治、改善人居環境等方面真正讓群眾看到了變化。市委臺賬中承接省委“十個專項行動”的35個重點民生項目已全部辦結,完成率100%

  聚焦重點民生項目,深入實施棚戶區改造、老舊小區改造,大力推進供水、供暖、供氣項目,“暖屋”“凈水”“安居”工程惠民暖心。2021年,全市計劃改造城鎮供熱老舊管網152.24公里、供熱分戶改造13.26萬平方米,投資4.3億元,9月末前已全部完成;二次供水改造任務改造泵站105個,新建庭院內二次供水管網184.74公里,現已全部完工;總投資15.39億元的全市280個老舊小區改造任務已全部完成。

  聚焦服務“一老一小”,推進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建立街道(鄉鎮)養老服務中心178個,村(社區)養老服務站508個,屯(小區)居家養老服務之家215個;全市新建公辦幼兒園5所,新增學位2000余個,緩解入園難題。

  聚焦生活困難群眾,開展“陽光救助”專項行動,全市臨時救助儲備資金達到800余萬元;有序推進城鄉低保和特困供養提標工作,落實重點醫療救助對象大病保險傾斜政策,取消封頂線,起付線由1.2萬元降低到0.6萬元。

  聚焦群眾關心關切,對4類門診慢性病患者實施長期處方管理,解決了部分慢性病患者購藥處方時間短、往返醫藥機構次數過多的問題;全市二級以上綜合醫院全部實行預約診療,專家號源100%開放,有效解決週末挂專家號難等問題。實施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大排查大整治,責令整改211起,立案57起,有效築牢食品安全防線。推進“拆違治亂拔釘子”,市本級建成4條標準示範樣板街路。開展“春風春綠”環境綜合整治行動,讓群眾享受到更加乾淨整潔的城市環境。

  持續深化機關作風整頓,優化營商環境。推進市本級政務服務大廳標準化建設,推動市本級33個部門1138個事項入駐,入駐率達97.5%。開展業務流程再造,目前已實現“一窗通辦”。針對不同項目,配強服務專班,選派首席服務員,強化項目落地保障,為企業提供“全生命週期”服務,共為項目企業解決問題48個。梳理確認市本級權責清單事項2738項,除7項涉密事項外,其他2731項非涉密事項向社會公佈。加快誠信綏化建設步伐,完成了165批次企業行政處罰信用修復工作,同比增長了1.5倍。嚴格市場品質監管,組織開展農資打假“亮劍護農”專項整治行動,辦理各類違法案件212件,有力維護春耕生産安全和企業、農民切身利益。

  不斷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效能。持續推進網格化治理,全市12510個網格受理解決群眾反映的各類問題103462件。開展村黨組織“幹好開門第一事”活動,共確定開門實事2713件,涉及解決民生問題事項1320件,幫扶困難群眾事項695件,解決矛盾糾紛329件,推進重點項目369個,目前已全部完成。

  綏化市一年來來開展解困暖民行動,接聽諮詢熱線4200余次,解決群眾求助類警情以及“鬧心事”“煩心事”390件。大力推進“1+2+N”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市縣兩級訴調對接中心、非訴訟糾紛解決中心全部組建成立並有效運行。升級改造網上信訪信息系統,變群眾“上訪”為群眾“上網”,截至目前全市網上信訪“三率”綜合評分位列全省前列。集中治理重復信訪、化解信訪積案1772件,已上報審核通過1772件,化解率達100%。

  明水縣倡導“連心橋”互動式治理。依託鄰裡議事廳、回音壁、小區黨群服務驛站等載體,建立健全聯席會、協商議事、公示監督等黨群連心互動式治理制度,今年共召開聯席會35次,收集有效民情民意62條。

  安達市全面推行黨建引領“吹哨報到”,整合智慧安達App、12345市民熱線等功能,建立市級智慧指揮平臺,共徵集群眾反映問題1700余個,明確牽頭部門11個,掛牌督辦單位19家,現已辦理各類問題1500余件。

綏化:把為民情懷貫穿在辦實事全過程

園區生産加工忙 供圖 綏化市委宣傳部

  強化組織引領 深化黨員志願服務

  針對農村、街道社區、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等各領域各行業各單位的不同情況,印發了《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開展“強堡壘、作貢獻、解難題”工作的實施意見》,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讓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

  開展“百局聯百村”活動。綏化市組織市縣兩級部門單位“一對一”與村級組織結成幫聯對子,以幫助建強基層黨組織、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提升基層治理能力為主要內容,推動資源下傾、力量下沉,推進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工作走深走實。截至目前,698家市縣兩級部門單位,累計幫助村集體發展和培育産業項目341個,結對共建開展主題黨日和志願服務活動3013次、開展走訪慰問3512次,幫助群眾解決急難愁盼問題3359個。

  創建農村黨員責任區。完善了黨員聯繫服務群眾制度,採取1名黨員聯繫10至20戶群眾,創建農村黨員責任區2.4萬個,常態化包聯服務群眾37.7萬戶,明確了政策法規講一講、矛盾糾紛調一調、群眾事情跑一跑等“八個一”職責任務,實現了對農村貧困戶、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等重點群體包聯的全覆蓋。

  開展小區幫聯活動。組織全市888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幫聯老舊小區1244個,協調解決群眾“小事情”“小困難”5312件,配合查找小區安全隱患781個、化解矛盾糾紛761個、幫扶貧困群眾1653戶、貧困學生501名,組織開展聯誼、文體活動385場(次),切實調動各類優勢資源為群眾服務,幫助居民解決了一批民生實事。

  推進志願服務常態化。全市各單位結合“4+N”主題黨日活動,積極組織黨員幹部職工成立512支黨員志願服務隊,組織19323名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並編入幫聯小區所在網格,徵集“微心願”,開展“微服務”,幫助社區解決物業管理、環境整治等實際問題3420多件,覆蓋19萬戶46.4萬人。

綏化:把為民情懷貫穿在辦實事全過程

生物質熱電聯産項目 供圖 綏化市委宣傳部

  鞏固提升成果 持續辦好為民實事

  在海倫市仁東村,“三個服務”舉措打通了便民利民惠民“最後一米”,這裡的“一窗盡辦”“一圖盡覽”“一碼盡知”年初以來共受理各類便民服務事項750件,辦結750件,辦結率達100%。

  綏化市各地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回頭看”和全市“轉作風優環境”工作成果,樹立為民思想,注重體察民情,破解“硬骨頭”“老大難”,解決群眾“急難愁盼”,把為民情懷體現到辦實事的全過程、各方面。

  聚焦重點實事。對於已解決的民生領域重點問題,督促相關責任部門盯緊盯嚴、鞏固提升,強化措施,務求實效,以實際行動提升了“民生溫度”。關注群眾“急難愁盼”,推出一批惠民舉措,抓住“小切口”做好“大服務”,有效提高了群眾滿意度和社會認可度。

  聚焦便民利民。切實轉變工作作風,糾建並舉、深化改革、創新制度,精準對接群眾需求,踐諾“辦事不求人”,進一步提升政務服務效能,堅持即知即辦、接訴即辦,為群眾辦好實事、解決難題。

  聚焦常態長效。積極做好總結歸納,深入推動實踐活動成果轉化提升,形成常態化長效化機制,應用到具體實踐當中,有力促進了各項工作落實。同時,強化激勵約束機制,梳理鮮明導向,激勵更多黨員幹部全心全意為群眾辦實事。目前,市本級和市直相關部門出臺各類民生實事制度性文件79個,較好地固化了實踐活動中的經驗做法。(張鑫宇 記者 張長虹)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