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龍江    |     直觀中國     |     高端訪談    |     原創     |     名企品牌     |     龍遊天下
哈爾濱市南崗區委政法委構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新格局
2022-01-17 17:32:20來源: 黑龍江日報編輯: 牟海微責編: 周經韜

  日前,平安中國建設表彰大會在北京召開。哈爾濱市南崗區委政法委被授予“平安中國建設先進集體”。這一成績的背後,凝聚著無數人的心血與汗水。近年來,哈市南崗區委政法委以保障群眾安居樂業、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為目標,全力建設更高水準的平安城區。

  法律診所進社區 及時調處群眾矛盾

  百姓事無小事,小矛盾也容易引發大問題。前不久,家住哈市南崗區三姓街的趙大爺因噪聲干擾休息與鄰居發生爭執,經過社區法律顧問一個多小時的上門調解、勸導,成功將一起鄰裡糾紛化解在家門口。産生擾民行為的住戶承諾,今後一定不再製造噪聲,更不會辱罵他人。趙大爺和鄰居握手言和,大家表示以後還是好鄰裡,還得互相幫助。

  近年來,哈爾濱市南崗區委政法委嚴格落實平安建設領導責任制規定,以黨建為領、法治為綱、自治為基、創新為要,直面中心城區人口基數大、人員成分複雜、歷史遺留問題多等現狀,確保社會大局始終保持平安和諧,保障全區各項工作快速有力推進。

  在多元化解調處矛盾糾紛上,南崗區委政法委採取“社區法律診所”深入社區村屯的辦法,為居民群眾釋法明理,解決法律問題。目前,南崗區還成立“人民調解法庭”,減少居民訴訟成本。同時,靈活開展“一對多包案化解”“1+10+N街警聯合處置”等信訪工作新模式,有效提升源頭治理、動態維穩的能力水準,有力推進基層社會治理。

  南崗區委政法委堅持以多元參與、科技賦能為手段,搭建綜治信息系統平臺,利用“兩微一端”等新媒體,打造了集“黨務、政務、警務”融合的政務直播平臺。大專院校、醫院和心理諮詢機構共同打造的“心理健康南崗行”“戰勝疫情你我同行”系列活動,有效化解了社會焦慮,探索了社會心理服務新路徑。

  立足“小網格” 服務“大民生”

  “劉大娘家剛買的一捆大蔥丟了,誰能幫著找找?”2021年10月18日,哈市南崗區龍泰社區微信群裏出現一條普通求助信息。“家家都在忙著儲秋菜,能不能是賣大蔥商販偷的?”社區主任週密覺得這案案值小,派出所立不了案,只能把情況報給早市治安協管志願者老徐。

  不出一個小時,老徐“破了案”,“附近賣菜的商戶我都認識,絕對沒人偷,這捆大蔥是鄰居老吳家的兒子抱錯了,馬上就給送回來。”老徐説。

  南崗區委政法委聚焦平安建設關鍵環節和核心要素,以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為基點,以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為著力點,努力破解治理難題、補齊問題短板,著力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平安建設為了群眾,也要依靠群眾。為此,南崗區打造“龍泰社區警務工作室”等百餘個特色治安防控陣地,組織志願巡邏隊街面巡邏,形成了專兼互補、相輔相成的社區治安防護網。發動群眾,促志願服務聯動,195支常態化志願者隊伍主動問詢居民需求,及時發現問題,提供幫助。實施“社區治安防控網格化管理”,通過細分網格,細化管理單元,在網格內落實各種治安防控措施,推動社會治理扁平化,進一步提升了居民滿意度。

  記者採訪中了解到,南崗區委政法委進一步明確研判、指導、督辦等各項工作職責,部署全區各成員單位發揮各自職能優勢,推進重點工作落實落細,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推進社會治安明顯好轉。圍繞“大事不出街道、小事不出社區”的工作目標,多措並舉,提升基層平安創建水準。同時,區街級綜治中心充分發揮社區黨校、市民學校和農民工夜校的基礎陣地作用,因地制宜開展各類法律宣傳,營造普法環境,受眾達10萬餘人次。

  嚴打嚴控 構建和諧城區

  “感覺現在的社會治安越來越好了,晚上出來散步時,看到巡邏民警和紅藍警燈就在身邊,特別有安全感。感謝辛苦巡邏的警察同志,為我們守護這座美麗的城市。”領著孩子在哈市南崗區步行街散步的王女士由衷地説。

  平安是人民幸福的基石,平安穩定的社會環境是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根本保證。近年來,南崗區委政法委圍繞建立健全社會治安協調聯動機制,持續發力、多策並舉,嚴打危害群眾人身安全和財産安全的刑事犯罪,打擊整治涉槍涉爆、電信網絡詐騙、涉眾型經濟犯罪和“盜搶騙”“黃賭毒”“食藥環”等違法犯罪活動,最大限度預防和減少個人極端暴力犯罪,使社會秩序不斷優化。

  五年來,哈爾濱市南崗區綜合破案率由15.67%提升至59.43%,八類案件破案率由79.4%提升至100%,均創歷史新高。為期三年的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共打掉涉黑涉惡團夥(集團)16個,扣押、凍結資産1.64億。矛盾糾紛化解率從92%提升到近97%。20個街道、鄉(鎮)和188個社區(村)綜治網格、樓棟全綁定,接入社會零散視頻監控系統近2萬個。(記者 邢漢夫)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