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龍江    |     直觀中國     |     高端訪談    |     原創     |     名企品牌     |     龍遊天下
建設銀行黑龍江省分行:讓金融更有溫度 共促消費公平
2022-03-15 09:22:38來源: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 牟海微責編: 周經韜

  國際在線黑龍江消息:在“3·15”國際消費者權益保護日來臨之際,建設銀行黑龍江省分行秉承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以“共促消費公平 共享數字金融”為宣傳主題,統籌資源,深化“勞動者港灣+”模式,紮實開展一系列金融知識宣傳和服務活動,爭做金融宣教領路人、服務貼心人、財富守護人。

建設銀行黑龍江省分行:讓金融更有溫度 共促消費公平_fororder_1

建設銀行大興安嶺分行走進商超嚮往來群眾發放宣傳折頁

  線上與線下相結合 金融宣教廣覆蓋

建設銀行黑龍江省分行:讓金融更有溫度 共促消費公平_fororder_2

建設銀行哈爾濱新陽支行走進軍營宣講防範新型電信詐騙技巧

  針對社會和消費者關注的熱點問題,建設銀行黑龍江省分行結合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需求,通過線上線下多種渠道,開展活潑生動、富有特色的消保宣教活動,打造廣覆蓋、有重點、顯亮點的宣傳模式。通過宣教防範金融詐騙、守住“錢袋子”、透明理財無隱藏、金融消費者基本權益以及個人信息保護等方面內容,有針對性地對消費者進行金融知識普及和風險提示,引導金融消費者提升風險識別和自我保護的能力。結合學雷鋒活動,組織“張富清金融服務隊”、青年志願者開展農村金融、法律業務宣講,現場解答群眾疑惑,親切互動,構建起網點有資料、媒體有信息、網絡有宣傳、微信有推送的全方位、立體式宣傳格局。

  日常與特色相結合 金融宣教有亮點

建設銀行黑龍江省分行:讓金融更有溫度 共促消費公平_fororder_3

建設銀行哈爾濱開發區支行依託“勞動者港灣”向公眾開展金融消保知識宣傳

  圍繞戶外勞動者以及社區居民日常生活需求,建設銀行黑龍江省分行彰顯新時代國有大行的人文關懷、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利用豐富的網點資源為社會賦能。目前,全省近400個營業網點全部建立了“勞動者港灣”,建立與工會、環衛、運輸、交管、城建、殘聯和銀協等機構合作,組織開展“勞動者港灣+讀書會”“勞動者港灣+助殘”“勞動者港灣+消保”等主題活動,為環衛工人、快遞小哥、計程車司機、交警等戶外工作者提供休息、飲水、熱飯、免費WIFI、手機充電和使用衛生間等便捷、惠民服務的同時,深入宣傳消保知識,促進社會公眾提升金融素養。

  助老與愛幼相結合 金融宣教“零距離”

建設銀行黑龍江省分行:讓金融更有溫度 共促消費公平_fororder_4

建設銀行農墾分行向老年客戶普及防範金融詐騙知識

  聚焦老年客戶和在校學生“一老一小”等重點人群,主動延伸服務半徑。在老年客戶等候辦理業務期間,適時開展廳堂微沙龍、微課堂等活動,向老年人普及防範金融詐騙知識,切實保障資金安全,用有溫度的金融服務護航老年人的幸福晚年;針對不良“校園貸”“創業貸”“美麗貸”套路多、危害大,容易誘騙大學生誤入陷阱的特點,常態化開展“金融知識進校園”活動,通過案例講解,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和理財觀,引導青年學生主動學習滯納金、違約金、單利與複利等金融常識,提高自身風險防範意識和識別網絡陷阱的能力。

  城市與鄉村相結合 金融宣教“接地氣”

建設銀行黑龍江省分行:讓金融更有溫度 共促消費公平_fororder_5

建設銀行牡丹江分行向“裕農通”業主分享金融消保知識

  在城市,建設銀行黑龍江省分行以進企業、進社區、進學校、進部隊、進市場、進養老院等方式,開展多角度、多維度宣教。該行向企業和商戶業主講解常見的“刷單返現”“套路貸”等詐騙方式,引導經營者自覺抵制境外參賭,高度警惕不明中獎、轉賬等陷阱;在鄉村,依託“裕農通”普惠金融服務點內布放相關宣傳材料,同步借助村口大喇叭的“硬核”宣傳力量,營造金融消保知識宣傳氛圍。遍佈全省各地村屯的8000多名“裕農通”業主化身宣傳員和播音員,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街頭巷尾、田間地頭髮出金融宣教的醇厚鄉音,將金融宣教延伸至廣袤鄉村的每個角落。

  今後,建設銀行黑龍江省分行將持續開展宣教活動,引導消費者樹立理性投資、價值投資觀念,提高消費者依法、理性維權意識,著重加強老年人權益保護,倡導年輕人理性消費,增強消費者保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能力。(文/圖 秦薏顏)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