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龍江    |     直觀中國     |     高端訪談    |     原創     |     名企品牌     |     龍遊天下
一年之計在於春丨開局爭先 萬象“耕”新——黑龍江省備春耕一線傳真
2022-04-07 13:47:28來源: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 牟海微責編: 周經韜

  國際在線黑龍江報道(記者 于靈爽):4月1日,黑龍江省肇源縣四方山區域400噸水稻程式控制智慧化催芽車間首批稻種迎來了“出箱”。

  肇源鎮興安村村民李寶林是一名水田種植“老把式”,尤其是對智慧化催芽這個科學生産環節非常重視,在聽説催芽車間開始接收稻種催芽這個消息後,老李第一時間就把自家的稻種送到了催芽車間。如今,他也是首批拿到“出箱”稻種的稻農。

  李寶林高興地説:“這麼多年,我始終就在智慧化催芽車間浸種。在這浸種浸得特別整齊,出芽率非常高,是增産豐收的保障。”

  迎著撲面而來的春風,農業大省黑龍江進入春耕備耕高峰期。記者調研發現,今年黑龍江省備春耕生産一線涌現出不少新趨勢、新亮點:大豆擴種增産、農業生産託管服務備受青睞、網絡學農技成為新時尚……

  調結構 提質效 穩糧增豆添底氣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一頭連著國家戰略,一頭連著百姓生活。

  2022年,黑龍江省確保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穩定在2.18億畝以上,糧食産量繼續保持在1500億斤以上,當好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

  走進黑河市愛輝區嘉興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種子、化肥等都已準備到位,播種機、拖拉機等農機具也已檢修完畢。

  “全省千方百計擴種大豆,我們合作社率先示範,積極宣傳,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種植結構調整。”合作社理事長蓋永峰説,“我們希望借助黑河大豆品牌效應,在我們的黑土地上,種出更多更優質更綠色的‘黑河大豆’,讓全國人民都吃上黑河大豆!”

一年之計在於春丨開局爭先 萬象“耕”新——黑龍江省備春耕一線傳真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20407101505

檢修農機 供圖 黑河市愛輝區嘉興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大力實施大豆和油料産能提升工程。為進一步優化農産品品種品質結構,黑龍江省將實施大豆産能提升工程,新增大豆種植面積1000萬畝以上,預計增産26億斤。

  新春伊始,作為農業大省和我國最大的優質大豆生産和供給基地,黑龍江省相繼出臺文件,明確“原則上大豆生産者補貼每畝高於玉米生産者補貼200元左右”,以及“新增耕地輪作試點每畝補貼150元”。政策釋放出積極信號,極大調動了農民“種豆”積極性。

  與此同時,全省通過推廣土地託管種植的模式促進春耕生産節本增效。

  “去掉託管費用,收益都歸自己。”正是備耕的關鍵時期,延壽縣農民周宏偉當起了“甩手掌櫃”,“土地託管給嘉禾春天合作社之後,合作社進行標準化種植,施肥用藥也更科學,把地交給他們就是放心。”

  記者在延壽縣嘉禾春天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了解到,通過託管、半託管方式,嘉禾春天在延壽縣延河鎮、玉河鎮、安山鄉、青川鄉等鄉鎮利用規模經營優勢,實現統一供應農用生産資料、統一耕種、統一管理、統一灌溉、統一收割、統一銷售,為農戶“托”出了好“錢”景。

  近年來,黑龍江省積極探索農業生産新模式,將農業生産託管服務作為深化農業農村改革的重要內容,有效解決“誰來種地”“如何種地”等問題。從種到收,全程規模化、集約化、機械化的種植方式進一步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畝産效益,讓農戶不僅能“保收”,更可以“增收”。

  數據顯示,去年黑龍江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快發展,合作社達到9.6萬個,家庭農場達到6.2萬個,農業生産全程託管服務面積2042萬畝,今年這些數字預計會有較大幅度增長。

  施肥卡 送上門 農資供應接地氣

  每年備春耕的高峰期,忙碌的不僅是農民,農資企業也要保障充足的種子化肥。

  在倍豐集團鑫豐公司寬敞的倉庫裏,一袋袋化肥農資堆積如山;倉庫外,工人們正忙碌著將化肥裝車運往各基層網點和村屯農戶家中。疫情發生以來,公司實行全封閉管理,化肥運送一天也沒中斷。

一年之計在於春丨開局爭先 萬象“耕”新——黑龍江省備春耕一線傳真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20407101509

倍豐集團鑫豐公司化肥裝車現場 供圖 倍豐集團

  作為全省農資供應的主渠道,黑龍江省供銷合作社及社屬企業倍豐集團積極履行農資供應國家隊、主力軍職責,加大採購力度,制定了搶前抓早的進取型採購策略,並針對化肥價格上漲制定了風險防範預案。

  “我們結合黑龍江省春耕備耕及種植結構調整實際,積極穩妥組織貨源,優化結構,科學、精準確定採購到貨批次。”倍豐集團總經理劉艷明説,在鉀肥供應方面,集團充分利用上游戰略夥伴和陸運進口資源優勢,統籌集團國內外貨源,力保市場供應。

  農資供給有保障,如何打通農資運送“最後一公里”?

  嚴禁隨意堵路、封路,堅決不允許出現農資運輸車輛“進村難”、進出鐵路貨場難、化肥裝卸作業人員出行作業難、高速公路“上得來、下不去”……近日,黑龍江省多個部門聯合下發疫情期間做好化肥等農資運輸保障的通知。

  與此同時,隨著綠色、優質日漸成為黑龍江農業生産的主旋律,在農資選擇上,農戶的考量也更多、更細緻。

  今年,肇東市十里村的農戶劉青春早早地就領到了新的倍豐集團測土配方施肥建議卡。

  “測土配方就是根據咱土地的情況,對症下‘藥’。去年,我種的玉米籽粒飽滿,不但品質好,還打得多。這都是測土配方起了效果。”劉青春説。

  據了解,測土配方以土壤測試和肥料田間試驗為基礎,根據作物需肥規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應,在合理施用有機肥料的基礎上,提出氮、磷、鉀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數量、施肥時期和施用方法。可針對土地前期作物種植等情況,補充補齊本茬作物所需的營養元素,做到各種養分平衡供應,讓黑土地上的農作物“既吃得飽又不浪費”,從而節約成本、增産增收,在精準供應讓利於民的同時,實現農業“三減”。

  據倍豐集團農化服務中心主任朱有利介紹,倍豐集團自2003年起,大力開展以測土配方為核心的各項農化服務。截至目前,倍豐集團在全省已累計採集和化驗土樣46萬餘份,涉及耕地面積近億畝。

  聽網課 學技術 農技培訓有人氣

  “要根據土地的厚薄、肥力的高低,選擇適宜本地塊的優良品種。”在克東縣潤津鄉玉河村大海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一場關於糧食穩産增産的培訓課程正在這裡進行,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技術人員耐心地為村民答疑解惑。

  “培訓涉及春耕備耕、病蟲害防治、新技術推廣等,技術人員的講解接地氣、容易懂、好操作。”村民陳德民笑呵呵地説,有了農技人員指導,趕在春播前把種肥打理好,進一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今年又會有個好收成。

  連日來,克東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對農戶備春耕中涉及的種子、農機、化肥等農用物資、機械需求進行了調查摸底。針對技術服務所需,該縣開展電視講座、線上培訓,累計培訓農民15000余人次;同時組織33名科技特派員深入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發放宣傳手冊、技術手冊3500份,施肥建議卡4000份,以面對面答疑等方式指導農民做好春播春種、春耕備耕的各項工作,幫助農民解決備春耕生産技術問題。

  在遜克縣,農技培訓同樣如火如荼。但不同於往年,為了減少疫情影響,線上培訓證悄然進村入戶。

  “今年,我們通過網絡把知識講給大家,覆蓋面更廣,效率更高。”遜克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負責人表示。

  為防控疫情的同時抓好農業科技培訓活動,今年黑龍江省各地廣泛利用廣播電視、網站、微信等多種平臺,開展線上遠程培訓,解決農民備耕及農業生産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一年之計在於春丨開局爭先 萬象“耕”新——黑龍江省備春耕一線傳真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20407101514

綏化市北林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採取線上直播形式開展培訓 供圖 綏化市委宣傳部

  春耕備耕,勾畫著新一年農業的生産和經營。産糧大省黑龍江早已將把高標準、高品質備春耕,作為糧食穩産保供的一場硬仗來打。

  備耕紅火,開局振奮。春天的腳步由遠及近,黑龍江省鄉村振興的壯美篇章也將在廣袤的黑土地上次第鋪開。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