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龍江    |     直觀中國     |     高端訪談    |     原創     |     名企品牌     |     龍遊天下
雙鴨山:開闢多元發展新賽道 跑出轉型振興新速度
2022-05-23 10:24:45來源: 黑龍江日報編輯: 劉才星責編: 趙銀平

  原標題:雙鴨山 開闢多元發展新賽道 跑出轉型振興新速度

  雙鴨山市把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落實好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作為重要的政治任務,把思想共鳴上升為行動共識,把振奮之情轉化為實幹自覺。一方面多措並舉開展學習宣傳,把領導帶頭學、會議研討學、專家輔導學、宣講深入學等形式結合起來,推動省黨代會精神進企業、進農村、進機關、進校園、進社區、進網絡、進軍營,做到深入人心、家喻戶曉;另一方面準確把握任務部署,抓好工作落實,對標對表抓落實、強化攻堅抓落實,把省黨代會精神與落實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結合起來,一體謀劃、一體部署、一體推進。突出重點抓落實,推動省黨代會各項決策部署走深走實、入腦入心。

雙鴨山:開闢多元發展新賽道 跑出轉型振興新速度

生態之城——雙鴨山。張仁才攝

  “三航行動”來引領 “三先行動”做實踐

  在思想上破堅冰,在行動上出實效。雙鴨山市結合“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創新開展領航、啟航、護航“三航行動”,圍繞解決觀念不新、能力不強、作風不實、環境不優等突出問題,創新思路,突出“領導率先、幹部爭先、約束在先”,在全市全力打一場“提能力轉作風優環境”攻堅戰,努力推動幹部能力明顯提升、作風明顯好轉、營商環境明顯優化。

  “領航”行動,突出“領導率先”,轉觀念拓思路。切實有效解決領導幹部示範帶動作用不強的問題,緊緊抓住“關鍵少數”。帶頭解放思想,召開反思會議,各級“一把手”、班子成員以上率下颳起“頭腦風暴”,全面反思在思想解放、作風轉變、能力提升、政策服務、營商環境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對照“六問六答六轉變”開展自查活動,帶頭查思想擺問題,主動認領主要問題及表現,深入查找問題根源;開展專題宣講,組織佛山挂職鍛鍊幹部帶頭宣講發達地區好經驗、好做法,引導廣大黨員幹部見賢思齊、對標找差,加強幹部教育專題培訓,進一步開闊眼界、拓寬思路、轉變觀念;帶頭攻堅克難,帶頭解決歷史問題,圍繞“爛尾工程”和久拖不決的重要事項,開展“理舊賬、解難題”活動,建立任務清單、責任清單、措施清單,每季度督辦銷號;帶頭服務企業發展,聚焦制約企業生存發展的堵點、痛點、難點問題,對全市159家規上企業開展一次全覆蓋走訪服務,建立企業困難和需求臺賬,解決一批企業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帶頭抓實項目落地,聚焦大項目、好項目,實行一個重點項目、一名領導班子成員包保、一個工作專班推進,一月一調度、一季一通報;帶頭轉變作風,樹立“馬上就辦、辦就辦好”意識,圍繞全市確定的各項重點工作,加快落實節奏,解決工作推進不實、進展緩慢、效果不佳的問題。實行三個“第一時間”:第一時間安排部署、第一時間推動落實、第一時間反饋成果,推動各項工作任務落實落靠。

雙鴨山:開闢多元發展新賽道 跑出轉型振興新速度

寶山區志願者近距離向群眾宣傳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

  “啟航”行動,激勵“幹部爭先”,敢擔當有作為。解決幹部能力不強、幹勁不足、作風不優、服務不佳的問題,以全市各級幹部為主體,開展站在新起點、開啟新征程、激發新活力、加快轉型高品質發展的“啟航行動”。提能力增才幹,建立常態化長效化學習機制,把新産業、新技術、新知識作為重要內容,持續拓展“基本業務+”建設,每月舉辦一次“業務大講堂”、每季度組織一次業務測試。提升調查研究能力,聚焦破解轉型發展瓶頸制約、基層群眾急難愁盼、社會難點熱點問題等內容,找準調研切口,精選調研課題,注重“解剖麻雀”,抓好成果轉化,市級領導和縣處級幹部每年至少調研2~3個課題。強化實踐歷練,實施“外挂”“上挂”“下挂”“特挂”“四個一批”挂職交流;提效轉作風,組織實施治低、治粗、治差、創優“三治一創”活動。落實“五細”要求,全面優化工作流程,全面提升運轉質效。持續開展“領導幹部下基層”活動,各級各部門主要負責同志要帶好頭、作表率,定期進園區、進項目、進廠房、進車間,推動下基層、訪民生、辦實事、解難題常態化制度化。在全市範圍內組織開展重點工作推進“百日會戰”,制定責任分解表,倒排工期,嚴格把控時間節點,推動各項工作快啟動、快推進、快突破、快見效;提質優服務,做精做細便民利企舉措,持續開展領導幹部“走流程”活動,建立領導幹部聯繫企業“直通車”制度,向企業公佈包保幹部聯繫方式,每季度至少開展一次“暖企行動”,零距離解決企業突出問題,打通群眾辦事“最後一公里”;加快政策落地見效,梳理編制政策彙編,以信息和上門等方式推送到市場主體,公佈負責人聯繫方式,確保政策兌現“落實到人”,並通過宣講將政策給企業講清楚、講透徹。開展“開門問政”活動,針對營商環境的短板不足,通過召開企業座談會,廣泛徵集社會各界人士的“金點子”,吸納轉化為有針對性、可行性的惠民利企措施。組織開展政務服務、惠企利民政策落實情況專項督導,切實解決政策落實不精準、兌現不便捷、執行不到位問題。

  “護航”行動,做到“約束在先”,鼓幹勁促發展。解決幹部怕問責、不擔責問題,充分調動幹部幹事創業激情,強化擔當意識,主動履職盡責,切實保護幹部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完善保護機制,建立容錯免責機制,制定《澄清證明工作實施辦法》《關於受處理處分幹部重新使用若干措施》,推動“有錯”幹部變“有為”幹部;完善約束機制,完善重點事項督辦機制,建立幹部履職“負面清單”,實行末位淘汰制度,作為幹部“能下”的依據。實現監督多元化常態化,實行急查快辦制度,對違紀違法問題堅決查處;完善評價機制,開展“萬人評作風”活動,評議結果向社會公佈;建立“評議+檢查”工作機制,對涉民涉企職能部門定期開展評議檢查,對較差單位專項督促整改。實施戰線和部門“雙評價”機制,客觀公正評價戰線領導和部門的工作實績。帶頭加強能力作風建設,帶頭優化營商環境,切實把職責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

  優化提升營商環境 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雙鴨山市圍繞“投資爭過山海關 興業首選雙鴨山”的工作目標,不斷優化改善營商環境,營造出了“親商、尊商、優商”的好環境,最大限度地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市場主體營商環境滿意度達到99.2%。

  全面優化市政務服務大廳“一站式”功能。創新推行“前臺綜合受理、後臺分類審批、窗口統一齣件”的“綜合窗”模式,被省作風整頓領導小組納入典型案例綜合彙編,在全省介紹、推廣。雙鴨山市政務服務中心被評為全省“十佳”市級政務服務大廳。

  探索推出企業開辦全流程一站式0.5個工作日內免費辦結服務模式。按照“一門辦理、同步審核、並聯審批、限時辦結”工作思路,大膽創新,積極探索,推出了企業開辦“一站式、一次跑、一條龍”模式,將原來的4個環節壓減至3個環節,申請人提交材料由14項縮減為4項,壓縮率達71%。

雙鴨山:開闢多元發展新賽道 跑出轉型振興新速度

首席服務員下沉企業了解生産情況。

  全力開展政務服務效能攻堅行動。瞄準省內外先進地區指標,在全市範圍內開展政務服務效能攻堅行動,出臺了《雙鴨山市2021年度政務服務效能提升專項攻堅行動工作實施方案》,查找差距逐項提出解決措施,目前全市依申請類行政權力網辦率、零跑動率、即辦率和承諾時限壓縮比分別提升了9.6%、24.7%、25.5%和13.5%,網上可辦率、即辦率和承諾時限壓縮比居全省前列,政務服務供給能力顯著增強。將政務服務向基層延伸列為市委市政府“我為群眾辦實事”任務臺賬,加快推進基層政務服務能力建設,積極利用政府債券資金,為各縣(區)基層集中採購了500余套政務服務終端設備。截至目前,全市66個鄉鎮(街道)設立便民服務點45個,覆蓋率68%。推動政務服務端口前移,滿足基層群眾“就近辦”,實現“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不斷加強企業服務員制度落實。在全省首創性出臺《雙鴨山市企業首席服務員實施細則(暫行)》,在每戶企業配備首席服務員的基礎上,將個體工商戶納入到首席服務員服務範圍,全市287名首席服務員、505名服務聯絡員,服務市場主體4.6萬戶,有效解決市場主體痛點難點問題868件,確保企業需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

  大力實現惠企政策全覆蓋全兌現。為企業“包紅包”,先後三次發佈落實“六穩”“六保”共計208項惠企政策,制發了《雙鴨山市優化招商引資企業服務“1+N”指導意見》以及政務服務、人才、金融、司法、公共服務等五大領域配套落實方案,形成了《雙鴨山市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措施彙編》,涵蓋服務措施7大類共計101條;為企業“送紅包”,通過點對點、有針對性的精準推送,確保企業不落一戶、政策不少一項;為企業“兌紅包”,政策兌現涉及企業11641家,金額3.48億元。《“首席服務員”為企服務辦實事》《雙鴨山市政府打包政策送“紅包”為市場主體添活力》等稿件被新華網、央廣網等10余家國家級及省級媒體宣傳報道刊播。

  打破身份界限創新企業家溝通協調機制。友誼縣探索工商聯改革新路徑,在全國首創由企業推選企業家擔任工商聯主席,打破了由公職人員擔任工商聯主席的身份界限,設立“聯繫企業日”,聚焦發展難題,共商解決辦法,並建立健全溝通成果督辦和反饋機制,讓企業輕裝上陣聚力發展。

  創新實施指標成長檔案管理。對標國內“天花板”標準,找出營商環境指標體系中的短板和不足,精準定位有針對性地加大改革力度。出臺了《雙鴨山市營商環境指標提升成長檔案管理辦法》,以檔案管理指標的形式,以目標定任務,以結果促提升,形成指標提升倒逼機制,倒逼各部門轉變職能,促進實現全市營商環境加快向全省一流行列邁進。

  打好“四個攻堅戰” 統籌高品質發展

雙鴨山:開闢多元發展新賽道 跑出轉型振興新速度

神華國能寶清煤電化公司主控室。王浩宇攝

  雙鴨山市聚焦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總體任務,以轉型高品質發展為主線,以推動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煤炭經濟向非煤經濟、原料向材料“三個轉變”為抓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力打好煤炭産業升級、非煤産業壯大、引進培育新興産業、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四個攻堅戰”,全市經濟發展穩中加速,主要經濟指標整體向好,實現了首季開門紅。

  抓目標任務落實,保項目開工見效。制定出臺2022年全市經濟運行分解和項目包保方案,以實現全年及一季度預期目標任務為底限,全力做好旬調度、月分析、季總結的推進機制,深度把控經濟運行和項目建設特點及趨勢;市經濟運行專班、各行業專班加大對縣區調度力度,持續開展排名“晾曬”、反思表態等形式,激發各部門、各縣區領標扛標、跳起摸高、爭優創先的工作幹勁;運用好“一會三函”、容缺審批、拿地即開工等創新舉措,持續提升服務質效,優化要素配置,強化“煤電油氣運”等傳統要素供給和“人地錢技數”等新型要素供給,真正落實落靠“要素跟著項目走”,為項目早開工、快建設提供有力保障;組建工作推進專班,採取“一項一策”服務舉措,緊盯項目“四率”,搶抓夏季大會戰黃金施工期,倒排工期,挂圖作戰,壓實包保責任,加大推進力度,努力形成更多有效投資。

  促企業穩定運行,保指標持續增長。緊盯與GDP核算關聯度較高的行業指標,加強精準調度,堅持一手抓優勢指標帶動引領,一手抓滯後指標穩定提升,建立清單臺賬,全力精準施策,推動指標保持較快增長。積極做好要素保障,確保雙礦、建龍、鴻展、萬里潤達等龍頭企業平穩運行,實施“一企一策”,千方百計推動停産企業復産復工,努力形成新的經濟增量。同時,緊盯線上服務企業,深挖消費潛力,加大促銷力度,綜合施策加速市場回暖。深入落實好“六必訪”工作制度,全面實施“網格化”包保服務機制,確保企業達産、滿産、超産。

  抓春耕生産,保農業增産增收。在穩定種植面積上下功夫,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守住耕地“不減少、不破壞”底線;在調整種植結構上下功夫,突出“穩糧增豆”這一主線,抓好種植結構調整,新建高標準農田43萬畝以上;在提高生産能力上下功夫,努力實現旱澇保收、高産穩産。走好科技農業之路,全域推廣數字農業、智慧農業、生物農業、大數據、雲計算、無人機航化等現代農業技術運用,促進糧食增産增收;走好綠色農業之路,綠色有機食品基地認證面積穩定在430萬畝以上;走好品質農業之路,今年建設富硒基地25萬畝,富硒産品達到15萬噸;走好品牌農業之路,以鮮食玉米為切入點,叫響“寒地黑土、綠色有機、天然富硒”金字招牌,推動優質農産品遠銷全國各地。

  多點發力開啟“加速度”,穩中求進高品質發展。據悉,一季度雙鴨山全市地區生産總值同比增長5.5%,分別高於全國、全省平均水準0.7個百分點、0.1個百分點;農林牧漁業增長7.2%,高於全省平均水準0.3個百分點;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4%,分別高於全國、全省平均水準4.9個百分點、3.3個百分點。在全省重點項目“開春即開工”大會戰的拉動下,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27.8%,分別高於全國、全省平均水準18.5個百分點、14.6個百分點;實際利用省外資金實現22.2億元,同比增長87.2%;外貿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42.8%,分別高於全國、全省平均水準32.1個百分點、13.3個百分點。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實現10.2億元,同比增長27.5%,分別高於全國、全省平均水準18.9個百分點、16.5個百分點,居全省4位。

  奮進新征程,再創新輝煌。雙鴨山市將繼續堅定不移地把産業結構調整作為第一措施牢牢抓在手上,圍繞“做優一産、做強二産、做大三産”,大力發展煤炭産業、電力産業、鋼鐵産業、糧食加工産業、文化旅遊産業、新材料産業、創意産業和數字經濟、生物經濟、冰雪經濟,不斷做大傳統産業能級,延伸優勢産業鏈條,培育産業多元發展,努力構建起“多點支撐、多業並舉、多元發展”的現代産業體系,全面提升城市經濟活力,助推轉型高品質發展。(楊軍 黑龍江日報全媒體記者 潘宏宇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由雙鴨山市委宣傳部提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