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龍江    |     直觀中國     |     高端訪談    |     原創     |     名企品牌     |     龍遊天下
以“黨建+”引領綠色發展 奮力跑出延壽振興發展“+速度”
2022-06-07 09:33:37來源: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 于靈爽責編: 趙瀅溪

  “五彩黨建”工程實施以來,黑龍江延壽縣堅持高站位謀劃、高標準部署、高水準推進,以高品質黨建推動高品質發展,著力破解發展瓶頸,通過開展“我為發展獻一策”、“我為企業解難題”、“抓好黨建促發展”等活動,引導廣大黨員幹部求真務實、真抓實幹、創先爭優,築牢進取之心,著力錘鍊一支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的“實幹型”黨員幹部隊伍,切實把人民滿意抒寫在推動高品質發展、打造“七大都市”和建設“六個延壽”的答卷上來。

黑龍江延壽縣:以“黨建+”引領綠色發展 奮力跑出延壽振興發展“+速度”

延壽縣委書記張洪岐(左一)走訪企業

  “黨建+”強基 群策群力凝聚發展共識

  延壽縣圍繞貫徹落實省市縣黨代會精神,深入實施“4335”系統工程,突出打造“11253”發展佈局,組織全縣每名黨員幹部以“解放思想,推動發展”為主題,採取政府網站留言等形式,積極踴躍為縣域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建言獻策。截至目前,該縣共收集涉及産業項目、民生保障、體制機制等各類對策建議103個,為縣委、縣政府科學決策提供了參考。

  同時,該縣圍繞促進縣域經濟發展,建立縣級四大班子領導經濟發展包聯點制度,縣級26位領導包聯全縣工業、批發業、住宿餐飲業、建築業和服務業企(事)業單位共計121戶,定期深入包聯點開展調研指導,當好“服務員”,幫助企業解決“急難愁盼”問題;結合“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重點圍繞推動經濟創新發展、聚焦“6+7+4+4+4+6”組織體系建設、穩定市場主體解決企業問題、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促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等12個重點方面確定攻堅難題12個,攻堅任務109個,制定鄉(鎮)/部門集中攻堅破難行動任務清單,全力推動攻堅難題落實落靠;圍繞基層實際情況進行“把脈問診”,制定《縣鄉村三級幹部開展“下基層、走家門、訪民意、察實情、解民憂”實踐活動方案》,組織全縣各單位黨員幹部開展遍走家門、遍訪民意、遍查矛盾、遍解民憂活動,進一步鞏固“我為群眾辦實事”載體活動,推動“學轉抓提”活動走深走實,下好排憂解難“先手棋”,著力為群眾辦實事、破難題、解民憂、惠民意,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黑龍江延壽縣:以“黨建+”引領綠色發展 奮力跑出延壽振興發展“+速度”

延壽縣委組織部召開專題會議

  “黨建+”聚力 助推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

  延壽縣堅持黨建與業務相融合,按照“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思路,組織各單位以“抓黨建促+”為主題,提出各自的抓黨建促進本單位業務提升的口號、品牌,主動作為,攻堅克難,履職盡責,破解難點、堵點和短板問題,打出黨建引領振興發展“組合拳”,為縣域經濟和社會的高品質發展做出積極貢獻。縣委組織部牽頭開展了“強黨建、抓班子、帶隊伍、幹實事”載體活動,組織全縣各鄉鎮各部門謀劃2022年工作任務249項、整改各類問題181個、完成幹實事203件;縣公安局圍繞“抓黨建促隊建”,開展“核心使命—2022系列戰役”、“人民至上110,勇毅護航新征程”等主題活動,進一步提升服務人民的情懷,提高人民群眾滿意度;縣財政局圍繞“抓黨建促開源節流”,狠抓稅收和非稅收入,加大稅收挖潛和非稅收入入庫力度,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入庫5900萬元,同比增長8.2%;縣教育局圍繞“抓黨建促立德樹人”,開展“黨員聯幫帶”、“賡續紅色基因”、“廉政文化進校園”等一系列活動,旗幟鮮明地教育引導廣大師生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縣工業信息科技局圍繞“抓黨建促工業企業挖潛提質增效”、“職工包保規上企業”等活動,積極幫助企業紓困解難,為企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助力企業做大做強;縣住建局圍繞“抓黨建促城鄉建設均衡發展”,進一步強化安全監管,開展了路域環境提升、改善人居環境整治集中攻堅行動;縣人社局圍繞“抓黨建促就業創業”,通過“春風行動”、“就業直通車”、抖音“直播帶崗”、雲聘會等形式,推送各類工作崗位986個,實現就業274人。(文/圖 延壽縣委組織部)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