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龍江    |     直觀中國     |     高端訪談    |     原創     |     名企品牌     |     龍遊天下
今昔對比黑龍江,這些變化“杠杠滴”
2022-09-02 16:45:38來源: 中國新聞社編輯: 于靈爽責編: 趙瀅溪

  “十”在鐘錶上轉動希望, 

  一分耕耘,一刻收穫,接續四季更迭。

  “十”在司南上指明方向,

  一橫東西,一豎南北,迎接八面來風。

  撫今追昔,以“十”數説。

  站在“十”字交匯處,坐標中國最東北,

  黑龍江這十年,發生了哪些變化?

  這十年,

  黑龍江環境保護的“生態綠”越來越濃

  2014年春天,小新親眼見證停伐前的“最後一棵樹”倒下,最後一聲“順山倒”的號子“宣告”龍江森工等中國北疆重點林區全面停止商業性採伐。

  之後,又見證了伐木人變護林人、捕獵者變巡護員。漸漸,獵套越來越少了,虎豹越來越多了。

  如今,黑龍江省森林面積21萬平方公里,居全國第2位;濕地面積3.5萬平方公里,佔全國近15%。

  江河湖泊水質不斷提升,空氣優良天數比例達94.8%。森濤林海綠更濃,藍天碧水風更清。

  這十年,

  黑龍江文體旅融合的“新畫卷”越來越美

  以“生態綠”作底色,以大森林、大草原、大濕地、大湖泊、大界江、大冰雪作顏料,黑龍江勾勒出越來越美的自然畫卷。

  這裡春有百花,可賞花、觀鳥、觀開江。

  這裡秋有五花,可登山、採摘、泡溫泉。

  這裡夏有涼風,“森林氧吧”與“天然空調”帶火了自駕遊、露營遊。

  這裡冬有雪花,從賞冰觀雪到玩冰樂雪,互動體驗更“野”了,冰雪産業更“熱”了。

  十年間,黑龍江省冰雪運動員獲得世界冠軍242個;北京冬奧會上,中國9枚金牌中有4枚來自龍江健兒。“旅遊+體育”攪熱寒冬,黑龍江省冰雪運動參與率57.8%。

  十年間,哈爾濱之夏音樂會、哈爾濱國際啤酒節等文化活動爭奇鬥艷。黑龍江擁有地處邊境的異域風情、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包攬中國“南北極點”的極地風貌,“旅遊+文化”讓旅遊深起來、讓文化動起來。

  這十年,對外開放“大通道”越來越暢

  邊境線綿延2981公里,國家一類口岸27個,擁有悠久開放歷史的黑龍江更深融入共建“一帶一路”,正在發展成為中國向北開放新高地。

  高水準立體化開放通道更暢了。中俄首座跨江公路大橋正式通車,中俄首座跨江鐵路大橋鋪軌貫通,哈爾濱機場成為中國十大國際航空樞紐。

  對外開放平臺建設水準更高了。2019年中國最北的黑龍江自貿試驗區設立,至2022年累計外貿額達690.84億元。

  黑龍江越來越國際化,中俄博覽會、中俄文化大集等國際盛會不斷升級,傳統外貿經歷向跨境電商、直播帶貨的華麗轉身。

  這十年,“老工業基地”越來越煥新

  老工業基地振興的鼓點越來越強,新時代的“國之重器”不斷産出。哈電集團自主研製的白鶴灘水電站首批機組投産發電,在建規模全球第一、單機容量世界第一,助力改善能源結構、“雙碳”目標實現。

  鐵人精神歷久彌新。大慶油田作為中國陸上第一大油田,十年累計生産原油24.6億噸,頁巖油勘探開發取得重大突破。

  産業結構不斷優化。黑龍江發展數字經濟、生物經濟、冰雪經濟、創意設計産業,吸引華為、騰訊、百度等一批行業領軍企業向北落戶。

  這十年,“中華大糧倉”越來越豐實

  夏去秋來,稻菽飄香,豐收在望,全國每9碗飯就有1碗來自黑龍江。黑龍江十年累計為中國貢獻糧食1.47萬億斤,糧食總産量、商品量、調出量均居全國第一。

  從“吃得飽”到“吃得好”,黑龍江為“中國飯碗”裝上更好的“中國糧”。8800多萬畝的綠色有機食品認證面積居全國第一,培育了北大荒、飛鶴、完達山、五常大米等一批知名品牌,優質奶粉産量居全國第一。

  從“會”種田到“慧”種田,黑龍江農業現代化發展如秧苗拔節成長。農業機械化率達98%以上,農業與科技、數字、生物經濟融合發展,生物育種、智慧農機、衛星導航等技術賦能增産。

  這十年,科技創新“含金量”越來越足

  大糧倉和老工業“插上科技的翅膀”,源於黑龍江的科教資源和創新底蘊,擁有哈爾濱工業大學等78所高等院校和40位“兩院”院士,近十年獲得國家科技獎144項。

  科技創新為中國載人航天、嫦娥探月、火星探測、奮鬥者號深潛等重大工程提供了“硬核”支撐,哈大齊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佳木斯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産業示範區啟動建設。

  這十年,民生福祉“含糖量”越來越高

  十年間,黑龍江累計新增城鎮就業628萬人,棚戶區、老舊小區、農村危房改造成效明顯。

  相較2012年,高速鐵路里程增加1277公里,高速公路網日趨完善,民用運輸機場增至14個。

  每千人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由2012年的4.79張,增加到2021年的8.34張,高於全國平均水準。

  2018年秋,

  小新執筆了《這,就是黑龍江》。

  2022年秋,

  小新再執筆《黑龍江,這十年》。

  “新”眼看龍江,十年在指間流動,十年在筆尖定格。

  “十”在鐘錶上轉動希望,    

  中國最東端每天最早迎來陽光,    

  找到了東,就找到了希望。 

  “十”在司南上指明方向,    

  中國最北端找北尋冷邂逅極光,    

  找到了北,就找到了方向。

  這就是充滿希望、找到方向的黑龍江,

  中國最東北的地方。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