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龍江    |     直觀中國     |     高端訪談    |     原創     |     名企品牌     |     龍遊天下
七台河:奮力打造冰雪經濟新引擎
2022-10-09 10:04:09來源: 黑龍江日報編輯: 牟海微責編: 趙瀅溪

  改革是解決問題的金鑰匙,也是發展的助推器。

  36年前,七台河將主攻的大道速滑項目變為短道速滑項目,歷經16年探索拼搏,七台河籍運動員為中國摘得了冬奧會首枚金牌。

  8年前,七台河打破了體校培養人才的舊思路,依託小學創建短道速滑特色校,一舉讓七台河成為全國短道速滑人才儲備最充裕的城市。

  今年,七台河市聚焦省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的“打造冰雪經濟新標杆”目標要求,探索打造冰雪經濟新引擎,發展冰雪旅遊、冰雪賽事、冰雪文化等産業,加快有中生優,努力在轉型發展中實現換道超車。

  改革、求變讓這座奧運冠軍之城生機勃勃、蒸蒸日上。

  在求變中實現體育事業的突圍

  1986年,短道速滑運動剛剛興起尚未被列入奧運會項目,被譽為“中國短道速滑之父”的孟慶余教練,敏銳地捕捉到短道速滑運動必將成為未來冰雪運動發展的大趨勢。於是,孟慶余先人一步,率先將“練大道速度滑冰”改為“練短道速滑”,組建了全省第一支短道速滑隊。

  改革的路就是不斷向前探索的路。孟慶余深入研究國際先進冰刀技術,根據十幾年磨冰刀經驗,採用固定點、拖鞋式方法,讓左右腳冰刀均向左傾斜約15度,這對運動員們的過彎技術、爆發用力等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對提高速度産生了質的飛躍。

  針對運動員左右腳技術水準、發力不均的問題,孟慶余創造了反彎道逆向滑行技術,促進運動員身體機能平衡發展。此項技術通過一代又一代教練員的改良完善延續至今。

  正是因為擁有孟慶余教練這樣一大批勇於思考、勇於探索、勇於創新的冰雪闖將,七台河才會如雨後春筍般涌現出楊揚、王濛、孫琳琳、范可新等4位冬奧冠軍、12位世界冠軍,獲得世界級金牌177枚、國家級金牌535枚,16次打破世界紀錄。目前,七台河籍運動員摘獲短道速滑冬奧金牌7枚,佔全國短道速滑冬奧金牌(12枚)一半以上,擎起了中國冬奧會短道速滑金牌總數的“半壁江山”。

  改革帶來了驚喜,榮譽接踵而至。繼被國家體育總局命名為“國家重點高水準體育後備人才基地”和“國家短道速滑七台河體育訓練基地”之後,今年6月中國奧委會決定授予七台河市“奧運冠軍之城”紀念獎盃。7月,省委宣傳部授予七台河短道速滑教練員群體“龍江楷模”稱號。

  在求變中築牢冰雪運動人才塔基

  2013年年底,七台河室內滑冰館落成之初,全市只有一支短道速滑隊在館內訓練,七台河陷入了短道速滑人才緊缺的困局。

  遇到困局就要調整思路。七台河市體育局決定改變體校培養運動員的思路,創建短道速滑特色校,變“體教分家”為“體教融合”,派出優秀教練員,以各校學生為班底,實行統一人才選拔、統一訓練內容、統一上冰、統一接送、統一發放訓練裝備和補貼的“五統一”培訓模式,組建校際短道速滑運動隊。目前,七台河市已創建市縣鄉三級短道速滑特色校16所,有力夯實了短道速滑人才儲備庫。

  2021年4月,全省首個“省隊市辦”基地落戶七台河,省體育局與七台河市政府就聯合組建黑龍江省七台河市短道速滑青年隊項目進行了正式簽約。此舉開通了地市級隊伍直接向國家隊推送優秀運動員的通道,為運動員叩開了直通國際賽場的大門,實現了七台河市短道速滑項目歷史性的跨越。

  七台河市現有短道速滑隊伍23支、在訓運動員600余名,已建立了特色校—基礎班—重點班—省隊—國家隊的“金字塔”式競爭培養輸送梯隊體系。七台河在全國短道速滑項目註冊運動員人數達1380名,佔全國總數的三分之一。

  為了給運動員和教練員提供更好的保障,讓他們在訓練中沒有後顧之憂,七台河市發動民營經濟團體,設立了“寶泰隆冰雪運動發展基金”,目前已經募集資金2000余萬元。基金將主要用於獎勵取得佳績的運動員和教練員、短道速滑後備人才培養、短道速滑科學研究、短道速滑産業發展及文化推廣項目、舉辦或承辦賽事、為家庭困難的教練員和運動員提供補助等6個方面。

  在求變中發展“冰雪+”新賽道

  搶抓後冬奧時代機遇,七台河市開拓了“冰雪+”轉型發展新賽道。

  “冰雪+旅遊”,七台河市創新推出了“探秘冬奧冠軍城一日遊”等5條精品微旅遊線路,邀請遊客探尋冬奧冠軍成功密碼。北京冬奧會期間,僅一週內就接待旅遊團30個。在後冬奧時代發展論壇上,七台河市創新性地打造了哈爾濱、牡丹江、七台河旅遊聯合體,將三座城市的精品線路串聯,實現“客源地”與“目的地”的聯動與共享。

  “冰雪+賽事”,七台河市以賽事活動聚人氣、促消費、積商機,先後成功承辦省短道速滑錦標賽、省第十三屆運動會短道速滑比賽、中俄短道速滑邀請賽等大型體育賽事20余場,參加人數30余萬人次。今年,七台河市體育局與北京市海淀區國有資産投資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就短道速滑項目教練員派遣、訓練營教學、比賽指導等合作達成協定。此外,七台河市體育局還與西寧市初步達成了有償訓練合作協議,與上海飛揚俱樂部達成了轉訓、集訓合作協議。

  “冰雪+文化”,七台河市融合冠軍元素,開發了潮玩、手辦、手碟鼓、空靈鼓等具有七台河特色的文創産品。此外,七台河市還與深圳前海創展文化公司達成了發展冰雪動漫、冰雪燈會等合作協議。

  思想解放永無止境,改革之路永不停歇。搶抓後冬奧時代機遇,全力發展冰雪經濟,培育壯大冰雪人才隊伍,加速高品質發展步伐,七台河市將繼續用好改革這“關鍵一招”,奮進新征程,取得新成績。(黑龍江日報記者 趙宇清)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