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龍江    |     直觀中國     |     高端訪談    |     原創     |     名企品牌     |     龍遊天下
哈爾濱新區:改革創新 打造高品質發展“豐産田”
2022-10-11 10:42:19來源: 哈爾濱日報編輯: 劉才星責編: 趙瀅溪

  改革創新是哈爾濱新區肩負的國家戰略、承載的時代使命。

  六年來,哈爾濱新區這片神奇的熱土見證了太多的奇跡,而開啟奇跡的“密碼”就是改革創新。

  六年來,哈爾濱新區全面深化改革創新,為企業和群眾提供最簡、最優政務服務。“一枚印章管審批”、“一支隊伍管執法”綜合改革、“無感續證”、“一業一證”、“飛地模式”……一項項改革舉措高品質落地,一路領跑全省,企業、群眾滿意度不斷提升,營商環境持續向好,為建設“六個龍江”、打造“七大都市”,構建高品質發展示範新區提供有力支撐。

  近三年,哈爾濱新區22項改革入選國家或省級試點,31項改革創新舉措入選省級創新案例並在全省複製推廣,36項創新經驗做法先後入選龍江自貿試驗區省級創新案例並在黑龍江省範圍內複製推廣,深哈飛地經濟模式等3項改革舉措得到中央深改辦高度認可,“共享即懲戒”機制獲我省2020年度優化營商環境十大典型案例,新區行政審批局榮獲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稱號,改革創新已成為新區核心競爭力。

  體制機制改革點燃新區發展活力

  近日,黑龍江省華測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在哈爾濱新區行政審批局同時辦理了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CMA)擴項和農産品品質安全檢測機構考核(CATL),企業禁不住為“雙審合一”的創新服務點讚。

  “這次CMA和CATL資質認定項目都是在哈爾濱新區行政審批局辦理的,並且同時取得了CMA和CATL共兩個資質認定證書。以往是先向市場監管部門申請CMA,等待技術評審,審核通過取得CMA證書後才能到農業部門申請CATL,再走一遍審批流程,一般情況下CATL證書取證最快也要兩個月時間。實施‘雙審合一’後,大大節約了我們的時間成本。”企業相關負責人孫英鴻説。

  據哈爾濱新區行政審批局局長劉惟喬介紹,為了充分發揮國家級新區“先行先試”的政策優勢,早在2017年,哈爾濱新區就在全省率先成立了行政審批局。2020年5月,哈爾濱新區以“應劃必劃、應劃盡劃”為目標,將省、市下放和區級472個事項劃轉至新區行政審批局,劃轉率達到了97%,實現了35個部門中33個“無審批”,哈爾濱新區行政審批局成為全國唯一一家承接了省、市、區三級事項,且數量最多、佔比最大、範圍最廣的行政審批機構。行政許可事權集中數量和比例均居全國前列,真正實現了“一枚印章管審批”。

  2020年6月8日,哈爾濱新區綜合行政執法總隊掛牌成立,在全國率先組建全區域、全領域、全職能的綜合行政執法隊伍。

  據悉,新區綜合行政執法總隊集中行使14個部門的執法職能,涵蓋了城市管理、市場監管、農林水務、社會事務、專業技術等五大類67項協同執法事項,行政處罰權和行政強制權共3389項。

  經過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哈爾濱新區實現了審批、監管、執法“三權分離”的新型治理模式,將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推向新階段。

  “權力瘦身後的政府原職能部門可以輕裝上陣,承擔起監督管理、行業標準制定等核心職能。”哈爾濱新區改革辦主任石雯慧介紹,改革後,監管部門“一肩挑兩邊”,在職能重塑的同時,進一步建立起審批監管執法相互銜接、相互補充的運行機制。

  政府服務職能去行政化,成立專業化公司為企業提供專精服務,是新區管理體制機制改革的另一個點睛之筆。

  2017年開始,哈爾濱新區大膽嘗試政府職能轉變改革,將行政機關內適合市場化的服務職能交由企業行使,組建了人力資源服務、金融服務、園區服務、招商和投資促進服務等公司。2020年,哈爾濱新區打破固有招商體制,對原有招商和服務公司進行了大膽整合重構,創新建立了“1+2+2+6+1”招商新體制,即創新設立1個招商委員會,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挂帥、高位推動招商工作;設立國際、國內2個招商公司,江南、利民2個園區服務公司,6個招商代表處和1個産業發展研究院,形成“謀選招落服”一體化招商新體系。

  同時,創新了選人用人機制,“我們將行政機關中適合市場化的服務職能交由企業行使,實行市場化運營,崗位不分資歷,用人不分年齡,以實績論英雄,能者上庸者下,這種鯰魚效應瞬間激發了內生動力和市場活力。”石雯慧説。

  哈爾濱新區推行的“校長職級制、教師‘區管校聘’、學校績效管理規範化”三項改革,同樣是體制機制改革的經典之作。

  “三項改革”2020年推出後,在哈爾濱乃至全省、全國引起不小的轟動,校長年薪最高可達50萬元,教師年平均工資最高可增加50%。

  厚積營商環境沃土提升發展載力

  在日前結束的第22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上,普華永道與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組委會聯合發佈《中國投資熱點城市報告》,聚焦18個投資熱點城市或區域,哈爾濱新區入圍。

  近年來,哈爾濱新區致力於不斷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始終堅持先行先試,全面激發發展潛能,全力推動營商環境水準持續提升。

  據哈爾濱新區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副局長那威介紹,新區高起點對照世界銀行和國家發改委營商環境評價體系,以及浦東、深圳等發達地區經驗做法,對標全國最優找差距,按照“五細”要求促整改,努力打造成全省營商環境示範區。對標國際自貿規則,堅持整體考慮、系統設計、全員參與、一體化推進。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連續出臺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方案,還出臺了《哈爾濱新區2022年“放管服”改革實施方案》,營商環境擔標部門在全區作風整頓優化營商環境大會上簽訂營商環境責任狀,區領導按分工牽頭推進專班工作,實行“月調度、季通報、年考評”制度,及時掌握工作推進情況、發現和解決存在的問題,統籌推進各項任務落實。

  哈爾濱新區充分發揮先行先試的優勢,改革創新蔚然成風。為打造更加便捷的政務服務體系,新區不斷創新和規範商事登記行為,提高登記效率和便利化程度,構建更加開放透明的市場準入模式,切實為企業“鬆綁”、為群眾“減負”。新區創新推出了承諾代證、一業一證、無感續證、遠程驗證和跨境發證等“五證服務”,積極推動與深圳市審批互認。行政審批集中度居全國前列。全面推進“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和政務服務“最多跑一次”,對片區作為實施主體的125項事項進行分類改革,優化審批服務61項,累計精簡審批要件156項,總體壓縮審批時間達71.9%。新區1069項政務服務事項中有1046項達到最優,佔97.8%。

  市場主體是穩住經濟大盤的關鍵支撐,是推動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力量。新區堅持“企業是衣食父母,産業是立身之本”的理念,堅持“把企業滿意作為檢驗優化營商環境成效第一標準”,堅決當好“企業服務員”,推出“九步包聯工作法”,累計解決企業困難需求1000余項,以“服務員”“店小二”的姿態服企利企,構建“親清政商關係”,助推經濟行穩致遠。

  供給側改革為高品質發展提供支撐力

  作為深哈合作的首個“飛地”項目,深哈産業園從2019年9月開工以來,短短幾年時間,初步構建了以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為核心的數字經濟産業生態,也倒逼新區體制機制發生一系列變革。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深哈合作正面臨新的歷史機遇。哈爾濱新區提出,以“飛地”為突破口,把深圳的管理模式、産業項目“帶土移植”到哈爾濱新區。以此盤活經濟潛力,突破發展瓶頸,構建南北合作範本,打造東北新增長極。

  土地供給制度改革,是深哈産業園等哈爾濱新區園區快速實現産城融合、人才和企業加速集聚的“硬支撐”。

  在土地供給上,哈爾濱新區大膽改革,先後推出新型工業用地MO土地出讓方式、豐富科技創新城科研用地單一功能等舉措。

  日前,我省發佈第五批20項省級創新實踐案例,其中哈爾濱新區制定的《關於創新科技創新城核心區科研用地管理的意見(試行)》入選。《意見》將原有單一功能科研用地改造為功能相容複合利用的相容性科研用地,使科研用地的利用更加符合科技創新、科技服務等新産業新業態的發展需求。用地制度改革,為科技創新城實現二次騰飛,提供了堅實保障。

  聚焦市場主體需求,哈爾濱新區先後出臺促進産業集聚的“黃金30條”、支持自貿區發展的“新驅25條”、應對疫情穩增長的“溫情21條”等系列政策“組合拳”,不斷強化政策落實助企紓困。對照國務院6方面33項和省裏8方面50項“穩經濟”政策措施,涉及新區的41項政策措施全部啟動。累計為1481戶企業辦理留抵退稅;發放區級消費補貼1890萬元,其中,百貨滿減補貼發放1440萬元,購車補貼發放450萬元;給予部分行業供水價格優惠,惠及企業及個體工商戶8495戶。今年上半年,哈爾濱新區新增市場主體7557戶,同比增長20.34%。(哈爾濱日報 記者 張焱)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