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龍江    |     直觀中國     |     高端訪談    |     原創     |     名企品牌     |     龍遊天下
哈爾濱市呼蘭區採取“問、查、破”方式 促進解放思想振興發展
2022-10-12 15:31:25來源: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 牟海微責編: 趙瀅溪

  哈爾濱市呼蘭區通過採取“問、查、破”的方式,進一步推動黨員幹部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提升能力、轉變作風,勇於擔當、主動作為,確保“解放思想、振興發展”研討“回頭看”工作取得實效。

  “四問”找癥結解難題

  呼蘭區委、區政府堅持把“解放思想、振興發展”研討“回頭看”作為深入推動工作的主抓手,對照分析呼蘭區區位條件、資源稟賦、發展機遇和現實基礎,緊密結合“四個圍繞”“二十個聚焦”提出“四問”,以“發展之問”問清發展癥結,問出不足差距,問準當前亟需突破的重點難點問題,問實推動發展良策,為呼蘭區高品質發展提供堅實的思想保障。

  呼蘭過去多年發展最需要反思的經驗教訓是什麼?加強黨的領導,永遠是該區戰勝風險挑戰的制勝法寶;加快經濟發展,永遠是該區處理困難問題的“萬能鑰匙”;強化社會治理,永遠是該區理順事務矛盾的有力抓手;保障改善民生,永遠是該區落實工作任務的核心所在。

  經濟總量小、發展速度慢、産業支撐弱、財政收支壓力大,是呼蘭區當前産業發展的短板與不足。對此,呼蘭區牢牢把握建設“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新型工業化産業示範區、中國美好生活城區和中國優秀旅遊城區”四大定位,緊緊圍繞老城、農村、開發區“三大板塊”統籌佈局,聚力落實“七大戰略”,全力打造“七彩呼蘭”。

  “四查”深剖析聚動能

  呼蘭區圍繞“癥結”深入剖析問題産生根源,聚焦“思想差距、工作差距、作風差距、能力差距”開展“四查”。即,查找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對呼蘭區發展形勢是否有了清醒的認識,是否樹立起時不我待、加快發展的責任意識,是否具備擔當作為、踏實幹事的工作作風,是否凝聚起滾石上山、接續奮鬥的發展力量。 

  年初以來,呼蘭區委區政府科學確定推進區級層面攻堅難題10個、鄉鎮街道及區直部門攻堅難題265個,建立9個方面“創先晉位工作清單”,區管幹部帶頭走流程315人次,發現整改問題187個;紮實開展換屆後村黨組織“回頭看”,排查確定軟弱渙散村10個、重點村12個,同步向軟弱渙散村選派駐村第一書記10名,向重點村選派黨建指導員12名。

  該區區級四大班子以“思想之問”由表及裏、層層深入、抽絲剝繭進行深入剖析,堅持把問題的根源找出來、把解決問題的措施找出來、把具體的責任人找出來、把具體目標找出來,教育引導黨員幹部增強推動發展的信心、打破思維僵化的桎梏、提升搶抓機遇的本領,不斷激發黨員幹部力爭上游的內生動力、自身潛力和向上活力。

  該區對照“六要六不要”工作要求,聚焦錘鍊過硬本領、鍛造嚴實作風,成立區委書記和區長任雙組長的領導小組,組建8個工作專班,高效推進機關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深入開展;深入落實全市基層黨組織建設“磐石計劃”,創建黨建示範點40個;在城鄉基層開展“全區一網、一網多能”“網格化”建設工作,全力打通聯繫服務群眾最後“一米線”,推動政務、事務、服務“三務融合”,基層大黨建、大綜治、大服務良性互動,建立1至4級網格1270個,全力服務疫情防控、秸稈禁燒等重點工作。

  “三破”見成效促發展

  呼蘭區以“問”“查”促進思想之變、發展之效,著力實現“三破”。即,破除人才引進“挂而不落”的問題、破除産業“聚而不精”的問題、破除全球思維“結而不合”的問題。

  呼蘭區落實“龍江人才振興60條”政策措施,借鑒“身份不變、關係不轉、來去自由”的選人用才經驗,逐步打造“季節型”“假日型”“侯鳥型”領軍人才隊伍,推動形成“‘呼’喚人才、契合金‘蘭’”的選人用人環境。

  今年,該區從全區範圍內選派10名優秀年輕幹部到市直機關跟班學習和挂職鍛鍊,進一步拓展工作思路,增長知識才幹;選派687人次參與疫情防控、創城整改等重點工作,讓幹部在重點項目建設一線接地氣、連民心,切實提高綜合協調處理能力和服務企業發展能力;將符合年齡和學歷要求的7名處級年輕幹部推薦給上級作為儲備庫人選,建立了162名優秀年輕幹部儲備庫;對19名區管幹部有計劃分期分批實施幹部交流,建立幹部合理流動、能進能出、能上能下的常態化機制。

  呼蘭區堅實智力支撐,成立農業産業研究專班,落實“農頭工尾”“糧頭食尾”戰略,扶持農業生産企業擴大規模,優化農畜産品供給,推動特色種養殖産品地標品牌申報,著力打造國家級食藥大健康産業示範基地,把農産品産業鏈做大做精。同時,積極開展呼蘭品牌對外交流合作,組織企業參加涉外展會,利用外資促進産業聚集,推動境內外聯動、上下游銜接的跨境産業合作,實現國內外資金、技術、模式相互融合,不斷推動呼蘭經濟社會發展。目前,全區所轄食品加工企業41家,擁有“呼蘭大蔥”“呼蘭韭菜”“呼蘭馬鈴薯”“呼蘭雞蛋”等全國農産品地理標誌4個、綠色商標17個,新成立蛋雞、鵝和烘培3家産業協會,招商引資“省農投大豆精煉油”“河北臻豆食品”2個産業項目,構建了綠色食品産業深層次、寬領域融合的良好發展格局。(文 呼蘭區委宣傳部)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