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龍江    |     直觀中國     |     高端訪談    |     原創     |     名企品牌     |     龍遊天下
大美“七星河濕地”強保護促發展
2022-11-21 10:03:38來源: 黑龍江日報編輯: 牟海微責編: 趙瀅溪

  原標題:打造助力鄉村振興新平臺 大美“七星河濕地”強保護促發展

  當筆者陪同“七星河·濕地之戀2022藝術采風行”活動的藝術家們第二次抵達七星河濕地時,正值七星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所有人員籌備雙鴨山市文化旅遊産業暨四大新經濟發展大會,面對面的交流與溝通成了碎片化,只得見縫插針地進行。沒有了工作人員先入為主的介紹,藝術家們的感受更加深切:美妙的荒原生態和迷人的自然風光,加上持續的保護與開發,呈現出“堤內北大荒堤外北大倉”的壯美,大美七星河濕地讓人讚嘆,用保護促發展的做法值得點讚。

大美“七星河濕地”強保護促發展

曲延林 攝

  這裡群鳥翔集,植被多樣,水草豐茂,景致怡人……

  這裡是典型的內陸沼澤濕地,地貌特徵為“兩草一水七分葦”……

  這裡動植物群落相對穩定,種群豐富,被譽為中國白琵鷺之鄉,是包括鶴、鷺、雁鴨等國家珍稀、瀕危物種在內的眾多遷徙鳥類重要的棲息地及停歇地……

  這就是位於三江平原腹地的七星河濕地,2011年被列為國際重要濕地。日前,七星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黑龍江日報報業集團聯合舉辦了“七星河·濕地之戀2022藝術采風行”活動,用藝術家們的視角去探究濕地保護者怎樣處理保護與發展的關係,七星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濕地保護者們則向我們解密了他們持續夯實以生態資源為中心,開展社區共建輻射發展康養、民宿、科普研學、環境教育活動為主的綠色生態文旅産業,把荒原濕地逐步建設成助力鄉村振興的新平臺。

大美“七星河濕地”強保護促發展

梁峰洵 攝

  保護優先 持續優化生態環境

  七星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雙鴨山市寶清縣境內,距離寶清縣城70公里,距離雙鴨山市區80公里。保護區總面積2萬公頃,是典型的內陸沼澤濕地,地貌特徵為“兩草一水七分葦”。是三江平原上保存最完整,最具有北大荒原始性、代表性和典型性的自然濕地。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當筆者和藝術家們在保護區講解員的陪同下暢遊保護區內的試驗區時,攝影家們的“長槍短炮”對準七星河盪漾的水波和豐美的水草,不時飛起的鶴、鷺、鷗、鴨等鳥類成了大家聚焦的中心。

  七星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有植物349種,動物305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有貉藻、二級保護植物有野大豆、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丹頂鶴、白枕鶴、東方白鸛等9種,均為鳥類。國家二級保護動物54種,其中鳥類47種。這個保護區是我國東部重要的生物遺傳和物種基因庫。

  當大家回到駐地時,正值七星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韓恩波稍有閒暇。他説:“工作中,我們一直堅持一個永恒的原則:保護優先。在生態資源面前,保護永遠是第一位的。在保證生態特徵不發生改變的前提下,適當開展以科普研學、生態觀光為主的文化遊、研學遊,堅持生態教育為主,旅遊收入為輔。讓保護生態和發展生態旅遊兩者相得益彰。”

  據了解,2萬公頃的保護區,其中核心區面積為7960公頃,緩衝區3600公頃,實驗區8440公頃。核心區是不能進入的,而大家觀光的區域則是實驗區。

  近年來,七星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通過國投資金和自籌資金等多種方式開展退耕還濕及生態修復工作,退耕面積達20857.5畝。在生態修復方面,保護區主要從鳥類棲息地修復、生物多樣性和水體調研為重點,著手開展了“本底資源調查”“生物多樣性特徵及水環境生態評價研究”“貉藻的生境、分佈現狀及分佈面積”“人工鳥島建設”等。退耕還濕和生態修復工作開展後,保護區人為干擾顯著減少,化肥、農藥等有害物對水體的污染大幅降低,野生動植物的生存、繁衍、棲息環境得到有效保護。鳥類種群出現增長趨勢,繁育期內鳥類亞成體數量大幅增加。部分區域植被破碎化狀態得到恢復,向著蘆葦、小葉章、苔草等植被群落演替,植被連貫性覆蓋率提高。韓恩波説:“水源涵養作用發生明顯變化,保護區生境向著三江平原原始沼澤草甸狀況快速轉變。每年在此停留過境的候鳥已提高到20余萬隻,保護區內棲息、繁衍的鳥類超過40萬隻,這些都得益於我們開展的生態修復工作和科學有效的保護措施。”

  經過不斷地保護和發展,七星河濕地自然資源得到有效恢復。目前,七星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生態環境非常優良。

大美“七星河濕地”強保護促發展

國徽 攝

  宣教先行 打造科普教育基地

  在七星河國家級保護區內,有一棟極為引人注意的建築,這就是該保護區的“濕地數字館”,也就是升級前的“濕地宣教館”。

  據七星河國家級保護區管理局宣教科科長周玉蘭介紹,七星河濕地內動植物種類豐富,品類齊全,生態系統完整,獲得了生態領域專家的肯定。七星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先後獲批三江平原沼澤草甸生態系統國家定位觀測研究站和國家級生態環保科普教育基地,並且成為中科院、北京林業大學、東北林業大學等全國各大高校及科研院所的教學科研基地。因此,自然保護區的宣教工作也成為非常重要的工作。為更好地發揮“物種基因庫”宣傳教育功能,七星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將之前的“濕地宣教館”升級為“濕地數字館”。“濕地數字館”依託5G+大數據、利用VR虛擬現實技術和數字融合技術,新增加了科研數據動態監測平臺、VR互動體驗中心、全景漫遊觀影廳等多個智慧空間,將以往陳列式、單一性的展示宣傳改造成信息化、數字化、智慧化的展館。

  韓恩波説,數字館建成後,以更加靈活多元的方式向遊客普及科普知識,展示保護區在生態保護方面取得的成果。同時還建立了濕地保護普法專欄,將濕地保護賦予法治化科學化內涵,更有效更直接地提高公眾對濕地保護的法律意識。目前,七星河濕地數字館已成為全省富有代表性的一處集濕地科普、標本展示、教育培訓、學術交流於一體的生態科普教育基地。

大美“七星河濕地”強保護促發展

七星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提供

  融合發展 生態助力鄉村振興

  今年雙鴨山市首屆旅遊發展大會在寶清縣舉辦,七星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服務區成為四大新經濟發展大會的舉辦地。與會的每一位嘉賓都獲贈了一枚紀念章,紀念章的原型是一隻白琵鷺,被昵稱為“鷺寶”,雙鴨山市首屆旅遊發展大會的吉祥物也是“鷺寶”。

  七星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李鑫介紹説,旅發大會的吉祥物最終確定為“鷺寶”,是因為白琵鷺是七星河濕地保護區的優勢物種,數量超過全球野生白琵鷺總量的4%,繁育量佔全國的30%,寶清縣因此被授予“中國白琵鷺之鄉”。可以説白琵鷺是七星河濕地的寶貝,是代表寶清生態環境優良、自然景觀優美的一個象徵。

  近年來,七星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科學管理、文旅融合”的理念,加大科學保護和生態治理力度的同時,推行“區內旅遊區外配套”的發展模式,把資源優勢變成發展優勢,形成了“五區四線”生態發展新格局,打造出了更適合鳥類棲息生存的“一湖、一海、一塘、一島”四個生態區。成為雙鴨山市乃至全省生態治理成效的典範,也成為生態旅遊助推鄉村振興發展的新亮點、新模式。

  據了解,作為龍江東部重要的生態屏障,保護區通過退耕還濕和生態修復項目建設,構建了生態保護示範區、鄉村振興示範區、環境教育示範區、科研基地示範區、研學旅遊示範區“五個示範區”。開闢了印象北大荒之旅、雁棲湖生境之旅、探索發現之旅和綠色田園之旅“四條旅遊線路”。形成了以生態資源為中心,開展社區共建輻射發展康養、民宿、科普研學、環境教育活動為主的綠色生態文旅産業。通過創新思路,以社區共建方式將濕地服務區前移至保護區外的東強村,配齊配全服務設施,鼓勵農民參與服務管理,幫助村民發展鄉村民宿、菜園經濟,聘用青年農民成為保護區季節性管護員。農民大幅增加收入的同時,使其成為濕地保護最好的宣傳員和管理員。生態旅遊為鄉村振興賦予了新動能。

  韓恩波説,為調動周邊社區村屯農民參與生態保護、發展生態旅遊的積極性,保護區在東強服務區創意設計了生態餐廳、民宿小院、農産品展銷廳、停車場、百花園、百草園、採摘園,還積極改善村容村貌,實施村內道路、綠化、美化、亮化等文明鄉風建設。通過文化旅遊這種媒介方式,引導城市居民到生態村吃農家飯、住農家院,舒緩城市緊張疲憊的生活節奏,體驗鄉村優美的生態環境,品味綠色生態産品,感受生態文化內涵。通過吃、住、行、遊、購、娛一體的生態旅遊,讓鄉村旅遊産業成為支撐鄉村振興的有力手段。有效改變農村單純依靠第一産業發展的局面,促進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和産業融合發展,讓生態旅遊成為現代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的新趨勢和新業態。

  堅持共贏 踐行用保護促發展理念

  在歡迎“七星河·濕地之戀2022藝術采風行”活動的藝術家時,韓恩波説,七星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聯合黑龍江日報報業集團舉辦的藝術采風活動,不僅是一種文學藝術的宣傳和展示,更是利用藝術手段來宣傳展示七星河濕地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動植物資源。保護區希望通過借助省級黨媒的平臺,擴大對七星河濕地保護和生態治理成效的宣傳,將七星河濕地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寶貴資源推介給全省,推介給全國。同時希望通過媒體廣泛宣傳,可以讓更多的藝術家來到七星河濕地,親身感受大濕地的魅力,通過藝術家的視角將大美濕地變成藝術作品,成為惠及全民的精神財富,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七星河濕地的文化內涵。

  在談及藝術家們十分關注的如何處理發展與保護的關係時,韓恩波表示,既要保護好生態資源,又要發展好生態旅遊,就是七星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一直踐行的用保護促發展。為切實處理好發展與保護的關係,實現旅遊産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在旅遊管理方面,保護區鼓勵農民參與旅遊服務,農民增收了就會促使他們自動放棄用濕地謀生的手段。對於生態資源來説,這本身就是一種保護。保護區管理局將旅遊區和服務區完全分開,對遊客實行限流參觀,所有進入保護區的遊客要在保護區專業人員統一引領下參觀遊覽,不設置自由活動區域,這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遊客進入濕地可能會帶來的環境污染各種因素。他説:“保護區通過嚴格的管理和專業的服務,倡導遊客參觀遊覽的目的不僅是欣賞美景,更重要的是通過與大自然親密接觸提高自身生態文明意識。這是作為保護區管理者應盡的義務和責任,也是國家加大濕地保護力度、發揮濕地社會教育功能的重要目的。”

  連結

  七星河濕地于1991年成立保護區,2000年晉陞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11年被列為國際重要濕地。2021年、2022年先後獲批黑龍江省青少年自然教育綠色營地、三江平原沼澤草甸生態系統國家定位觀測研究站和國家級生態環保科普教育基地。是中科院、北京林業大學、東北林業大學、哈師大等全國各大高校及科研院所的教學科研基地,同時也是雙鴨山市人民檢察院公益生態保護教育基地。(譚立順 劉劍)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