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龍江    |     直觀中國     |     高端訪談    |     原創     |     名企品牌     |     龍遊天下
凈利潤同比增長78.71% 哈爾濱銀行發佈2022年年度業績
2023-03-31 09:07:43來源: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 劉才星責編: 趙瀅溪

  3月30日晚間,哈爾濱銀行發佈哈爾濱銀行及所屬子公司(集團)2022年年度業績。

  2022年,面對複雜多變的經濟金融形勢和其他因素的不利影響,集團董事會在廣大股東的大力支持下,團結帶領經營管理層及全體員工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貫徹落實監管要求,著力提升金融服務質效,“規模、品質、效益”全面提升,整體呈現出企穩向上的良好態勢。

  截至2022年末,集團資産總額人民幣7,127.331億元,同比增長10.49%;客戶貸款及墊款總額人民幣2,844.149億元;客戶存款總額人民幣5,578.258億元,同比增長11.18%。2022年,集團實現營業收入為人民幣128.705億元,同比增長4.47%;實現凈利潤為人民幣7.125億元,同比增長78.71%;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人民幣5.548億元,同比增長102.41%。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團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資本充足率分別為8.64%、10.69%、11.91%,滿足監管要求。貸款品質保持穩定,截至2022年末,集團不良貸款餘額為人民幣82.187億元,不良貸款率為2.89%,較上年末微升0.01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181.54%,較上年末上升19.09個百分點;貸款減值損失準備率為5.25%,較上年末增加0.57個百分點。

  加快回歸本土本源 切實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

  報告期內,集團加快回歸本土本源、引導信貸資金向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傾斜,優先支持省市高品質發展,持續深化與省屬市屬企業集團的戰略合作,加大重點區域、行業客戶群和核心客戶群合作力度,積極參與培育省內百強企業,持續強化對區域內重點産業、重大項目的扶持力度,不斷鞏固、提升、擴大區位優勢。同時,集團通過“百項措施”等有效舉措提供金融重點扶持,加大對哈爾濱新區、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信貸投放力度,重點支持區域內基礎設施、重點産業項目落地,並做好配套金融服務,同時聚焦科創等重點領域,加速金融服務創新為其發展建設提供有力保障。截至報告期末,為黑龍江省百大項目授信總額人民幣107.39億元。

  集團秉承“普惠金融,和諧共富”的經營理念,圍繞黑龍江省以及哈爾濱市重點産業、重點項目工作部署,重點加大綠色金融領域拓展力度,完成全行首筆碳排放權質押貸款投放;強化科技企業金融支持,通過産品創新、制度創新以及體系搭建等多維度進行工作推進,積極踐行企業社會責任;全面支持黑龍江省製造業轉型升級,重點加大中長期製造業貸款投放力度,挖掘具有高附加值、産業鏈佔據核心地位的優質企業;快速響應房地産企業金融需求,與哈爾濱市住建局以及重點房企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助力黑龍江省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配合地方政府加大對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支持力度,通過積極推進黑龍江省“百大項目”、黑龍江省重點項目、哈爾濱市重點産業項目清單等系列政策措施執行落地,強化對民營企業、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

  小微金融業務方面,集團貫徹落實金融助企紓困政策,制定助企紓困十項措施,2022年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投放人民幣186億元,投放“穩企穩崗”基金擔保貸款人民幣7.53億元。惠農金融業務方面,惠農規模保持黑龍江省第二位,投放備春耕貸款超人民幣130億元,投放“兩牛一豬”養殖貸款人民幣15億元,普惠型涉農貸款增速超過10%。在由中國人民銀行等監管機構開展的金融機構服務鄉村振興考核評估中,連續兩年被評為最高等級“優秀”。

  重點推進零售業務轉型 加速釋放零售發展潛能

  集團零售金融業務定位於全行戰略轉型的重點,通過深化體制機制建設,加速釋放零售發展潛能。2022年,零售金融業務不斷完善定價機制和系統建設,構建“以客戶為中心”的完善的服務體系,拓寬業務渠道,提升風險定價能力,推進零售金融業務全面穩健發展。報告期內,集團零售金融業務營業收入為人民幣64.243億元,佔集團營業收入的49.9%;擁有零售存款客戶1,428.44萬戶,較2021年同期增長28.83萬戶;個人金融資産(本外幣合計)超過人民幣5萬元的零售客戶數達到105.57萬戶,較2021年同期增長13.39萬戶,增幅14.53%。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團零售存款本外幣合計總額為人民幣3,687.680億元,較上年末增加人民幣578.526億元,增幅為18.6%;零售存款本外幣合計平均結余為人民幣3,331.801億元,較上年末增長人民幣378.183億元,增幅為12.8%。零售客戶存款餘額中,活期存款佔比為13.3%。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哈爾濱中心支行統計,報告期末本公司哈爾濱分行零售存款餘額在當地市場份額為18.5%,連續五年穩固區域市場排名第1位。

  零售貸款方面,集團零售信貸業務緊緊圍繞“批發做”、“場景化”、“線上化”、“大數據”加快業務轉型。個人消費貸款和農戶貸款在集團個人貸款總額中佔比進一步提升,分別為66.6%及11.9%,較2021年分別增長6.6個百分點以及0.6個百分點。

  銀行卡業務方面,截至2022年12月31日,累計發行信用卡176.41萬張,較上年末增長11.2%,其中報告期內新增發卡17.72萬張。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團累計發行借記卡1,778.57萬張,報告期內發卡量增長22.97萬張。

  持續完善跨境金融業務體系 做強做優跨境業務

  集團秉承跨境金融業務優勢化、規模化、價值化發展的戰略定位,持續加速職能整合與優勢資源集聚,組織體系不斷優化,力求構建權責利清晰明確、總分支上下貫通的跨境金融業務體系。報告期內,集團跨境金融業務各項指標均實現突破,全年國際結算量達人民幣546億元,同比增長165%;跨境人民幣業務量達人民幣593億元,同比增長9倍,兩項指標創歷史最好水準;條線資産投放折合人民幣100億元,表內外資産餘額折合人民幣83億元。

  集團成功上線CIPS標準收發器,打通了備用金融信息跨境傳輸渠道,確保了跨境人民幣業務信息交互的時效性與安全性。截至2022年12月31日,已有33家境內外銀行與集團簽署CIPS間參合作協議,系統累計處理業務金額超過人民幣593億元。與此同時,集團憑藉對CIPS創新産品——跨境創新服務終端機(CISD)的推廣,得到CIPS機構及同業的認可,被授予“CISD推廣之星”榮譽稱號。此外,集團第二代人民幣跨境收付信息管理系統(RCPMIS)順利上線,為黑龍江省首家上線該系統的法人銀行。系統上線後,可直接通過業務系統實現自動報送跨境人民幣業務數據,提高了數據及時性、完整性、準確性,為繼續擴大跨境人民幣業務規模提供系統支持。

  緊緊圍繞國家、省、市戰略,集團深度參與新區、自貿區建設,結算服務中心功能持續完善,跨境人民幣結算、融資、外商投資等領域金融創新不斷取得突破。同時,與重點央企、國企、民營龍頭企業戰略合作不斷深化,2022年在黑龍江自貿區哈爾濱片區內各機構國際結算量達人民幣47.8億元,在自貿區內各金融機構中居於領先地位,成為金融支持黑龍江自貿區建設的重要力量。報告期內,集團跨境電商金融業務穩健發展,新增交易結算量人民幣3.03億元,累計交易結算量達人民幣161億元。

  深化金融科技賦能 金融服務質效顯著改善

  集團深化金融科技賦能,基於發展實際和客戶需求,加快構建智慧運營能力、全渠道客戶服務能力、金融科技應用能力、數據分析能力和信息科技支撐能力,將數字思維貫穿于業務發展全鏈條,金融服務質效得到提高。報告期內,信息科技監管評級達2C級,容災體系建設水準處於城商行優秀行列。

  賦能金融服務能力不斷提高。報告期內,推動數字人民幣系統建設,強化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建設與智慧合約技術的應用,解決數字人民幣融入集團産品服務渠道及延伸至特定領域金融服務生態圈等問題,提升數字人民幣技術與集團需求端對接的精準度,進一步增加業務增長點和創收能力。同時,推進跨境支付通道對接、CIPS標準收發器建設項目,提升跨境業務的連續性和時效性。成功上線理財分銷代銷系統,豐富集團銷售理財産品,增加集團中收規模。目前,集團應用系統已覆蓋各條線業務領域,其中自主研發並投産了人民幣跨境CIPS直參行系統、智慧風控系統等關鍵應用系統,多個自研系統獲得了國家版權保護中心頒發的軟體著作權證書,有效地支撐了集團業務發展。

  信息安全能力持續提高。報告期內,集團持續推動信息安全防護體系建設,並組織推動和落實。加強系統安全穩定運行工作,全力保障各類生産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同時,加大對重點業務系統運營保障力度,有效保障了集團重要系統安全穩定的運行。提高外包管理數字化能力,提高數字化管理。加強日常的安全防護工作,為集團信息技術風險防範和數據安全提供了可靠的技術保障。

  穩步加強風險管控能力 提升內控合規管理效能

  集團持續加強內控合規、風險管理體系建設,將風險防控作為永恒的工作基調。樹立全面風險管理理念,持續優化風險政策體系,完善緩釋管理體系、內部評級體系、減值計量體系,加強系統功能建設,建立風險偏好和風險文化傳導機制,將全面風險管理貫穿于戰略發展、績效管理和價值提升全過程、融入業務發展各環節。持續完善涵蓋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流動性風險和操作風險等各類風險管理制度與流程,完善覆蓋全資産、全口徑、全流程、全機構的風險識別、計量、監測和控制機制,有效強化事前防範、事中控制、事後監督和糾正的內控機制,積極防範和應對各類風險,為全行經營和穩健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集團聚焦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的工作任務,重監督、抓整改、強治理、促提升,推進集團合規風險管理與金融業穩健發展要求同軌道、同方向運作。持續構建科學、嚴謹、架構清晰的制度體系,規範制度管理行為,強化外規內化、助力合規展業;持續建立職責清晰、有效制衡的法律風險防控體系,精細化法律風險管控脈絡;持續優化內控管理架構,優化“整改落實綜合任務體系”,不斷提升整改治理能力;統籌管理全行合規檢查計劃,有效落實合規檢查排查及合規監控工作機制,深入摸排、化解重點業務風險隱患;積極構建綜合懲治、聯動協作的責任追究機制、盡職免責機制,持續健全合規績效考核指標體系,進一步強化各單位內控合規履職獨立性和風險防控意識。以健全長效機制與短期重點懲治並重為基本原則,深入開展案件風險排查,推進案件集中清理專項行動收官,加快推動存量案件處置,全面圍堵案件風險隱患;構建組織架構清晰、內控機制完善、工作標準明確、科技系統健全的反洗錢工作體系,不斷完善洗錢風險智慧化防控工作網絡。

  展望未來

  2023年,集團將全面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立足金融工作三項任務和城商行三大定位,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總基調,以高品質發展為目標,統籌改革創新發展和風險防範化解,穩步提升經營規模、品質和效益,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全面開啟振興創業新征程,努力在細分金融領域有所建樹,為建設成為一家“風險可控、發展優良、特色鮮明、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全國性城市商業銀行”而努力奮鬥。(文 哈爾濱銀行)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