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龍江    |     直觀中國     |     高端訪談    |     原創     |     名企品牌     |     龍遊天下
大學生創新創業工場 青春在這裡綻放
2023-07-28 11:31:11來源: 黑龍江日報編輯: 劉才星責編: 趙瀅溪

大學生創新創業工場 青春在這裡綻放

深入農田調研

  一年一度的快樂暑假已悄然開啟,校園迎來短暫寧靜,而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簡稱哈職院)大學生創新創業工場內卻熱鬧非凡,入圍第九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黑龍江賽區決賽的雙創團隊正在緊張備賽。

大學生創新創業工場 青春在這裡綻放

創業團隊備賽

  努力不會被辜負,付出終有回報。在7月26日舉行的第九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黑龍江賽區比賽中,哈職院獲得金獎3項、銀獎7項、銅獎14項。

  大賽與創新創業培育人才相伴相生,為新時代大學生展現風采、成就自我搭建了新舞臺,也為年輕一代回饋社會提供了更為寬廣的新平臺。

  留校“雙創忙” 假期生活新節奏

  “這是我們的營業執照,專利也下來了,過些日子就要與企業簽約。”哈爾濱耒耜農機機械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總經理、哈職院2022級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學生何乾坤向記者娓娓訴説著他所在的“拾全拾美”創業團隊取得的最新成果。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拾全拾美”創業團隊通過參與學校與哈爾濱科羅得農業設備開發有限公司橫向課題,設計開發了國內首款倣生倣形秸稈打捆機撿拾器,並成功推動創新成果市場化。該項目從源頭降低了秸稈包中的含土率,有效降低了動力需求,極大地降低了油耗及廢棄物離田的作業成本。此外,該撿拾器作業前無需對散落的農業廢棄物進行歸攏處理,大大節省了人力成本和作業時間。

  談及申辦企業,幾段故事一路“高歌”:2021年4月,團隊成員曹紫祎參與的撿拾器主體外形設計工作取得顯著成果;2022年1月,團隊成員李嘉誠結識一群志同道合的小夥伴,並進一步開展了撿拾器配套零部件設計;2023年5月,完成産品設計,對研究成果進行專利申報;2023年6月,團隊開展市場技術推廣工作,與多家企業達成意向合作;2023年7月,團隊與科羅得企業達成戰略合作,成立哈爾濱耒耜農機機械科技有限公司。

  “學校給我們提供了良好的創業環境,用優質的實訓基地和雄厚的師資力量為我們創業保駕護航,指導老師助力我們解決了創業過程中遇到的一個個難題。”何乾坤説。

  團隊指導教師謝一功説,項目啟動以來,除學校內各方大力為項目提供技術支持外,還得到了多位行業內專家的推薦支持,農機、管理、財務、法務等多學科領域專家擔任項目顧問,為項目規劃提供指導,使項目得以快速推進。

大學生創新創業工場 青春在這裡綻放

教師指導學生完善項目

  瞄準國産化 敢闖敢試底氣足

  “我們瞄準的就是難點、‘卡脖子’問題,目標就是攻克這一瓶頸。”昂揚的精神來源於敢闖敢試的底氣。

  “改轍易途”創業團隊核心成員有5人,分別來自哈職院機電工程學院的不同專業。採訪中,記者問及項目來源,一成員介紹,中國高鐵技術目前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但用來加工製造和維護打磨的銑刀還需要進口,於是,“高鐵道岔成型銑刀國産化”成為項目團隊的終極目標。

  目標定了,接下來就是擼起袖子加油幹。然而在研發過程中,試製出現了瓶頸。據指導教師回憶,團隊在工業中心設備上試銑加工件時發現,試製銑刀材質強度與進口産品相比較,在金屬性能上還有差距,直接影響使用壽命。怎麼辦?指導教師立刻召開技術分析會,安排王小蕤和范宇博諮詢材料專家,共同研究刀體材料的鍛造加工工藝,經過多次反復試驗,最終確定採用閉式鍛造技術製造銑刀刀體。

  經過兩年的努力,在多位行業專家指導下,試切加工方案修改了70多次,終於研製成功高鐵道岔成型銑刀。“與同類型産品相比,我們的銑刀加工週期更短、零部件精度更高、成本更低,價格僅為國外産品的1/3。團隊在研發過程中取得1項專利、2項軟體著作權。”該項目指導教師説。

  多元培養人才 推進“三創融合”

  一項項充滿創意創新、蘊含社會價值的成果凝結著青年學子們的孜孜奮鬥,也折射出高校雙創人才培養模式的進階之路。

  “哈職院高度重視創新創業教育工作,通過多元方式調動學生創新創業積極性,師生科創成果轉化率和落地率不斷提高。以何乾坤為代表的‘拾全拾美’團隊就是我校學生參與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的典型樣板。未來,學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工場將持續為學生提供更專業、更全面的軟硬體支持,為學生雙創實踐活動搭臺。”哈職院創業學院教學總管、團隊指導教師陳晨説。

大學生創新創業工場 青春在這裡綻放

創業團隊進行零件加工

  近年來,哈職院以提升人才培養品質為關鍵,以培養創新人才為目標,促進職業教育與區域産業經濟發展相融合,推進創意、創新、創業“三創融合”的高層次創新創業教育,激發和培養學生的首創精神、企業家精神和創新創業能力。

  學校通過將創新創業教育納入人才培養方案、打造特色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創建多種類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平臺、打造綜合性專業化創業孵化基地、建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基金等系列舉措,著力培養學生能做、會做、善做的專業本領。(黑龍江日報記者 劉莉)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