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芬河市文旅局堅持以體為媒、以賽興業,以引進高水準賽事和形成中俄賽事品牌為總牽引,高標準打造中俄賽事之城、體育消費之城、品牌IP之城,用體育活力激蕩賽事經濟新藍海,形成了賽事浪潮一波接一波,體育與文旅産業深度融合發展的生動實踐。今年以來,綏芬河舉辦各類賽事22場,吸引國內外參賽選手4400余人,選手家屬和觀賽觀眾1.5萬餘人,全市體育賽事直接和間接産生的經濟收益達3200余萬元,全面帶動了餐飲、商超、住宿、旅遊等産業經濟發展,為綏芬河高品質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謀劃賽事活動聚人氣
堅持“政府主導、部門聯動、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原則,綏芬河結合邊境口岸地域特點和中俄交融文化優勢,精準策劃符合綏芬河市情的賽事活動,今年以來,引進和舉辦“第九屆全國大眾冰雪季綏芬河市‘冰雪體驗嘉年華’系列活動”“中俄‘冰雪趣味運動會、大眾冰釣’活動”“中國小籃球系列活動·黑龍江省小籃球聯賽(綏芬河賽區)”“黑龍江省中俄體育交流周活動暨綏芬河市第七屆中俄體育大會國際射箭邀請賽”“第四屆中俄青少年籃球邀請、中俄羽毛球邀請賽”“2023年武林風全國青少年搏擊賽-綏芬河站”等各類社會參與度高、具有民間特色的群眾性賽事活動,通過全程網絡直播、“霸屏”同城抖音熱門話題榜、邀請網紅賽事DJ主持等行銷方式,讓體育賽事成為孩子們眼中的娛樂場、全社會的狂歡宴,吸引更多消費群體,把體育比賽帶來的“人氣”轉化為真金白銀的“財氣”。今年以來,因體育賽事活動帶動和文旅推廣行銷,全市共接待遊客86.7萬人次,同比增長442.2%,實現旅遊收入約4.5億元。
2023中國小籃球系列活動黑龍江省小籃球聯賽綏芬河賽區
來自深圳的彭成宇帶著4個小夥伴一起來綏芬河參加籃球賽。他説:“我們幾個小夥伴一起組隊來綏芬河與俄羅斯籃球運動員打一場比賽,上一節俄羅斯教練的課,喝一扎辛巴赫精釀啤酒,吃一頓俄羅斯大串,用一句東北話來表達我的心情,那就是‘沒誰了’。”
建好基礎設施引客來
近年來,綏芬河憑藉綠水青山的優勢,加上全民健身掀起熱潮,體育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建成投用迎賓峰公園,打造登山、徒步活動新“打卡地”,對中俄體育公園籃球場、新都綏園社區多功能運動場全部進行翻修,先後建成公共健身廣場18處,健身路徑68處、設備設施821件、健身步道2處,形成以中俄體育公園為中心、以各體育廣場為節點、以全民健身路徑為經脈的城市公共體育設施佈局,直接將全民健身的氛圍“拉滿”,為舉辦各類賽事活動種下“梧桐樹”。今年隨著綏芬河賽事“井噴”,跟著賽事來綏芬河旅遊的效應愈加明顯。綏芬河市文旅局堅持體育賽事與旅遊資源共建共用原則,精心打造出“紅色之旅”“浪漫之旅”“口岸觀光之旅”“美麗鄉村休閒之旅”四條旅遊路線,依託綏芬河經濟社會發展、優秀的綜合辦賽能力和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讓“去綏芬河比賽順道旅遊”成為國內外體育愛好者的首選,“誰不想在風景如畫的城市中參加比賽呢”也逐漸成為綏芬河打開知名度、凸顯辨識度,增加曝光度的一張靚麗名片,有效提升了綏芬河的城市影響力。
中俄體育交流大會中俄射箭比賽現場
羽毛球運動員李海武説:“我們來綏芬河參賽,基本都會帶著家屬一同前來,完成比賽後,一家人隨即變身遊客,遊玩2-3天左右,飽覽綏芬河風光,之前在抖音上看到綏芬河國門、愛情谷和自駕遊露營地都特別漂亮,這次要帶全家去打個卡。”
完善産業鏈條促發展
體育搭臺,文旅唱戲,綏芬河市文旅局按照體育、旅遊、文化融合發展的思路,構建“體育賽事—旅遊發展—文化宣傳—市場消費”全産業鏈條,強勢推出“心‘綏’我動 暢遊邊城2023年綏芬河市夏季文旅消費季”系列活動,以賽事為柬,誠邀八方賓客,通過打造對俄冰雪運動裝備出口(展銷)基地,常態化開展中俄文藝演出、歌舞表演、藝術展覽、景區優惠等載體形式,推動體育賽事拓展的消費場景不斷“上新”,消費鏈不斷延伸,讓賽事流量變為經濟“留量”,以體育賽事拉動經濟增長。大型賽事活動期間,早餐、餐館等餐飲業“高朋滿座”,俄羅斯商品超市“摩肩接踵”,文藝演出現場“人山人海”,市城區賓館酒店“一房難求”,進一步推動了市郊的特色民宿、農家樂等鄉村休閒遊“火爆”發展,達到了以賽事促發展、以賽事促宣傳的良好效果。
2023武林風全國青少年自由搏擊賽綏芬河站
來自廣東的教練員王深超表示,帶隊員到綏芬河打比賽讓大家感觸很深。這裡的賽事組織能力和服務保障都很好,清涼的氣候和火熱的賽事吸引了這麼多運動員來參賽。運動員來了,家屬來了,觀眾來了,消費要素也就流動起來了,也就有了源源不斷的流量和效益。“我們回去後要找我們的體育協會認真研究一下,將綏芬河作為我們賽事訓練和比賽的基地。”王深超説。(圖/文 綏芬河市委宣傳部)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