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由中共黑龍江省委宣傳部、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主辦的“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動高品質發展”——慶祝新中國成立75週年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第二場舉行,介紹黑龍江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著力建好建強‘三基地一屏障一高地’”的有關情況。黑龍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袁鋒介紹,黑龍江省建好建強“三基地一屏障一高地”,紮實推進高品質發展可持續振興。
袁鋒説,黑龍江堅決扛起維護國家“五大安全”重大政治責任,大力推動資源、生態、科研、産業、區位優勢轉化為發展新動能,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産業全面振興,大力發展新質生産力,“4567”現代化産業體系加快構建;堅持以發展現代化大農業為主攻方向,糧食安全“壓艙石”地位更加牢固;忠誠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重要理念,特色文旅保持旺盛發展勢頭;堅持以開放促發展,加快構築我國向北開放新高地。
“在工作中,我們重點圍繞建好建強‘三基地、一屏障、一高地’,紮實推進高品質發展、可持續振興,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積極成效。”袁鋒説。
發佈會現場 攝影 張澍
建好建強國家重要商品糧生産基地。黑龍江地處世界三大黑土帶之一,耕地總面積2.6億畝,位居全國第一。2023年,全省糧食總産量1557.6億斤,連續6年穩定在1500億斤以上,總産量、商品量、調出量均居全國第一。今年,黑龍江重點推進種業創新和黑土地保護,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100%,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1.1億畝以上,開工建設十六道崗水庫、向陽山灌區等糧食産能提升重大水利工程,推動“五良”融合促進大面積糧食單産提升,推進體系化、制度化、專業化、標準化、數字化等“五化”管糧,打造更加穩固、可靠、堅實、安全的大糧倉。目前,全省秋收正在由北向南有序展開,預計糧食總産有望再創新高,中國飯碗將裝上更多優質龍江糧。
建好建強國家重型裝備生産製造基地。黑龍江工業基礎雄厚,擁有哈電集團、中國一重、哈飛等一批“國寶級”企業,也涌現一批新成長的先進裝備製造企業。黑龍江不斷完善央地合作模式,匯集煥發高校和科研院所創新動力,積極支持民營企業發展,著力推動裝備製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慧化改造。一年來,一批新時代“國之重器”彰顯龍江力量,空間環境地面模擬大科學裝置投入使用,“玲龍一號”實現先進核電裝備國産化“零”的突破,3000噸級超級漿態床鍛焊加氫反應器刷新世界紀錄,中國商飛(哈爾濱)機體設計中心、中國一重垂直鑄機、哈電抽水蓄能裝備等項目相繼實施,年産180顆衛星的工大衛星柔性智造産線項目獲得國家核準,加快打造發展新質生産力實踐地。
黑龍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袁鋒作主旨發佈 攝影 張澍
建好建強國家重要能源及原材料基地。黑龍江石油、天然氣、石墨等儲量位居全國前列,大慶油田繼續保持3000萬噸原油穩産,累計生産原油達25.3億噸,佔全國陸上原油産量36%。頁巖油勘探開發取得重大突破,今年以來,全省頁巖油、頁巖氣産量分別同比增長142%、108%。虎林—長春天然氣管道工程開工建設,建成後每年可新增進口天然氣100億立方米。中國五礦高純石墨、哈玻院複合材料、龍江新産投聚碳酸酯等一批新材料項目建成投産,為構建具有龍江特色優勢的現代化産業體系作出積極貢獻。
築牢祖國北方生態安全屏障。黑龍江原生態資源豐富,國際重要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數量全國第一,森林面積全國第三。黑龍江統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大力實施煤電機組“三改聯動”,加快構建新型能源體系,堅決遏制“兩高一低”項目,單位GDP能耗持續下降,截至8月底,新能源建成裝機佔比達到55%。冰雪旅遊火爆效應不斷釋放,特色文旅全域全季全面出彩,今年1-8月,全省接待遊客人次、遊客總花費分別增長41.1%、119.9%。全面啟動“三北”六期工程建設和科爾沁沙地殲滅戰,實施營造林面積104萬畝,完成小興安嶺—三江平原山水林田湖草保護修復工程試點建設。上半年,全省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92%、國考斷面優良水體比例83.3%,同比分別提高3個、9.9個百分點,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居全國第一方陣,讓綠色成為龍江最靚麗的底色,讓低碳成為龍江最鮮明的特質。
打造我國向北開放新高地。黑龍江邊境線長達2981公里,擁有27個國家一類口岸及自由貿易試驗區、邊境經濟合作區、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綜合保稅區、開發區等一批開放平臺。黑龍江堅持強化前沿意識、開放意識,深度融入和服務共建“一帶一路”,積極參與“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著力提升對外開放水準。成功舉辦第八屆中俄博覽會,黑瞎子島聯合保護開發規劃順利簽署。哈爾濱機場作為我國十大國際航空樞紐之一,今年1—8月旅客吞吐量達1607.9萬人次、貨郵吞吐量達8.8萬噸,同比增長16.1%和8.6%,開通國際航線14條,運送國際旅客33.3萬人次,同比增長104.3%。實施佳木斯至同江、綏芬河至國境線等通道鐵路擴能改造,1-8月,中歐班列發運列次、標箱、貨值分別增長79%、175%、246.7%,全省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增長7.3%。(文 劉若雅)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