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省森林食品産業發展加速,一年多307款産品入選 “九珍十八品” 品牌陣營 “森林糧庫”日益豐盈
藍靛果。
沙棘果。
2025年中央1號文件提出,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踐行大農業觀、大食物觀,全方位多途徑開發食物資源。發展森林食品,豐富“森林糧庫”。
近年來,我省深入踐行大食物觀理念,充分利用豐富的森林資源,大力發展森林食品産業,致力於將“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讓森林食品成為保障糧食安全的“新糧庫”。
産業發展勢頭旺
雖已進入春季,但積雪尚未消融,潔白的白樺林一片靜謐。走入慶安國有林場管理局(以下簡稱慶安管局)新青山林場,工作人員正在進行白樺樹本底資源調查,為林間的白樺樹進行標號。
慶安管局負責人陳志強介紹,為精準佈局樺樹汁産業,摸清資源“家底”,慶安管局制定並實施《樺樹資源調查會戰方案》,全面掌握樺樹資源分佈情況、數量統計、生長狀態及道路信息。300余名職工歷經60余天艱苦奮戰,調查總面積達8131公頃,精確統計樺樹總株數152.4萬株。依據調查數據,繪製出全局樺樹資源“一張圖”,實現了資源可視化管理與高效利用。
我省白樺樹面積1000余萬公頃,白樺樹汁蘊藏總量達5800萬噸,白樺樹汁産業發展潛力巨大。
目前,全省初步形成了以大小興安嶺為核心的白樺樹汁産業格局。省林草局立足我省資源及産業現狀,組織編制並印發了《黑龍江省白樺樹汁産業發展規劃》,努力將白樺樹汁生産加工打造為百億級産業鏈。
在“林都”伊春,白樺樹汁産業已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産業鏈條,共有食品、日化、保健等近180個品種,産業發展勢頭強勁,特別是2024年,樺樹汁采收量達4.75萬噸,同比增長280%,産業産值達到3.17億元,企業數量由2023年的13家提升至21家,在《伊春市樺樹汁産業發展五年規劃(2024-2028年)》中可以看到,伊春市5年內可累計採集樺樹汁達到40萬噸,將實現總産值48億元以上。
日前,《黑龍江省樺樹液採集管理辦法(試行)》正式發佈,標誌著我省在樺樹汁産業可持續發展上又邁出堅實的步伐。今後全省將在保護第一的前提下,對樺樹汁施行科學規範利用、適度適量採集,並陸續建立採集、儲運、加工全過程標準體系,推動樺樹汁産業蓬勃發展。
“森林糧庫”底氣足
我省廣袤的森林資源不僅構成了祖國北方堅實的生態安全屏障,更蘊藏了無數森林珍寶。
走入“藍靛果之鄉”七台河市勃利縣,近1300公頃的藍靛果正汲取著融化的雪水,積蓄生長的力量。再過一個多月,這些藍靛果便將迎來開花時節。進入大健康時代,比藍莓中的花青素還要高10倍的藍靛果,其“花青素之王”的名頭早已“走出深閨”被大眾所了解。
每年12月到來年1月是牡丹江穆棱市和林口縣的沙棘採摘季,橘中帶紅的沙棘果被收入冷庫,等待著被加工成沙棘果汁、沙棘油等高附加值産品,端上全國消費者的餐桌。
在雞西市虎林市,精心培育的刺五加苗也即將上山,這裡除了76萬畝豐富的野生刺五加資源外,還開闢了刺五加倣野生栽植,源源不斷的優質刺五加自這片土地孕育而出,以各種形態為人們的健康保駕護航,也讓虎林贏得了“中國刺五加名城”的稱號。
猴頭菇、紅松子、黑木耳……無數珍貴、稀有、綠色、健康的森林特産不但是黑龍江發展森林食品、豐盈“森林糧庫”的底氣,也是興林富民的致富密碼。發展森林食品産業,不僅是對大食物觀的生動實踐,更讓黑龍江從傳統農業向多元化的森林食品産業拓展,走出了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
品牌引領效益高
基於豐富優渥的森林食品資源,在省委省政府“打造踐行大食物觀先行地”發展戰略部署下,2023年,省域林業公用品牌“九珍十八品”問世。經過一年多發展,目前全省已有129家企業的307款産品入選“九珍十八品”品牌陣營。在“九珍十八品”品牌引領帶動下,入選企業2024年實現總營收52.2億元。2024年全省森林食品産業産值實現853億元,增長6%。
在品牌建設上,“九珍十八品”注重頂層設計,制定了《“九珍十八品”品牌戰略規劃(2024年-2026年)》,並根據市場需求調研和科學分析,制定了《“九珍十八品”品牌建設實施方案》。制定《龍江森林食物“九珍十八品”標準體系建設規劃(2024年-2026年)》,從生産源頭、原料品質標準及産品標準三個方面入手建立全過程標準體系。與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合作建立品牌品質標準體系,已經完成了涉及保護性採集標準和産地環境系列約束性指標等34項技術規程。
在品牌發展上,“九珍十八品”積極創新,推出“森林茶哺”新業態。聘請北京專業團隊同北京農業大學、東北農業大學聯合研發森林飲品,創建“森林茉茉”健康茶飲品牌,初步開發近20款産品,成為當下風靡一時的健康森林茶飲。不僅如此,“九珍十八品”還注重國際市場影響力,品牌先後獲得倫敦國際設計鉑金獎等8項國際大獎,打響了品牌國際知名度,為“高寒植物 高倍營養”的森林食品走上國際奠定堅實基礎。
在前不久召開的“九珍十八品”品牌建設專題會議上,明確了2025年的重點工作任務,品牌宣傳推廣、國內展會建設、行銷渠道建設、新業態“森林茉茉”發展、“樺樹汁”採集管理、“九珍十八品”一線城市行……一系列工作部署及舉措讓黑龍江森林食品産業發展之路更加清晰,也讓“打造中國森林食品第一公益品牌”的目標愈來愈近。(文/攝 記者 唐海兵)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