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香四溢。
丁香古韻。記者 蔣國紅攝
今日6版《副刊·北國風》丁香主題詩文
編者按
哈爾濱除了是冰城,還是“丁香城”。當冰雪開始融化、松花江開始甦醒,丁香花也開始了萌發和盛放。進入五月,行走在哈爾濱的任何一個角落,你都是行走在花香裏。
花開滿城芳,風吹萬里香。江水靜靜流,丁香靜靜開,哈爾濱的夏天就這樣開啟了醉美模式。
本報今日起推出“半城江水半城花”系列報道,講述丁香花和這座城市的故事……
一城丁香香百年,説的就是哈爾濱。
丁香花開,香韻自來。當潔白、淡紫、淺粉的花朵挂滿枝頭,當街路旁連成片的丁香匯成花海,當陽光被篩成細碎的花影揉進城景……這便是最美的“香”遇。
回蕩,歷史與花語的交響;沉澱,文化與精神的孕育。從百年前的自然生長,到加冕為“市花”為城市代言,再到“丁香節”“丁香城”,丁香已深深融入哈爾濱城市血脈。
城市品格“花為名”
丁香花在哈爾濱有記載的種植歷史可追溯至一百多年前,早在還是小漁村的時候,哈爾濱就生長著暴馬丁香、遼東丁香、紅丁香三個本土品種的丁香。伴隨中東鐵路的修建,大量俄僑遷入哈爾濱,也帶來了一些新的品種。當時,俄僑習慣在房前屋後種上幾株丁香,俄僑的“黃房子”,配上淡紫色的丁香,是哈爾濱的獨特景觀。每到夏天,哈爾濱處處飄散著丁香的香氣,為這座中西合璧的城市增添了幾許別樣風情。
木犀科的丁香,或為灌木,或為亞喬木,樹冠如雲,姿態萬千。丁香非常適合哈爾濱的氣候和土壤條件,以頑強的生命力紮根於此,耐寒抗旱,在冰城的嚴冬裏蟄伏,又在春日的暖陽中甦醒,年復一年……
丁香花氣節高雅、驅寒報春、大方洋氣,既象徵了哈爾濱人民堅韌不拔、勇於進取的高尚品格,也暗合了哈爾濱熱情浪漫、開放包容的城市氣質,受到哈爾濱市民的喜愛。
到上世紀80年代,丁香成為哈爾濱市內數量最多、分佈最廣的綠化樹種。據統計,1988年,哈爾濱的丁香樹近20萬株,佔綠化灌木面積的53%,有11個品種。中山路、民生路、三大動力路上的丁香隨處可見,兆麟公園、太陽島上的丁香也鬱鬱蔥蔥。遊覽公園、觀賞丁香,成為初夏哈爾濱市民的一項休閒活動。
浪漫邂逅後,百姓約定俗成地將哈爾濱冠以“丁香之城”的美名。多年來哈爾濱市花始終沒有定論。為確定市花,1982年起,哈爾濱市政府展開大量工作,組織專家、學者論證,廣泛徵求市民意見。專業人士綜合城市特點,提出丁香作為市花較為合適。經過近6年多方準備,1988年4月12日,哈爾濱市人大常委會依法作出《關於哈爾濱市市花的決定》,正式確定丁香花為哈爾濱市市花。同年10月,丁香花代表哈爾濱參加全國市花展覽,成為哈爾濱一張帶著香味的名片。
獨一無二“丁香城”
有了“官方認證”的市花身份後,丁香花在哈爾濱“身價倍增”:不僅為它定制了專門的建設規劃,還為它量身打造了市民節日。2018年,哈爾濱市政府編制和實施了《哈爾濱市建設丁香特色城市規劃(2018—2030年)》,在擴大丁香數量、增加丁香品種、提高丁香普及率和提升丁香景觀效果上不斷探索,為打造“丁香城”奠定堅實基礎。按照規劃,到2030年,哈爾濱丁香種植總量將達到200萬株,同時,建設14個丁香專類園、打造170條丁香特色街路。
如今,哈爾濱城市中常用的丁香栽植品種達13個,科研與實驗品種超過50個,它們共同勾勒出獨具哈爾濱特色的生態畫卷。依託“丁香城”建設,丁香在哈爾濱街道、庭院、小區和城市公園等綠地普遍種植。目前,全市丁香種植總規模達139.5萬株。
哈爾濱人愛丁香。丁香一開,整個城都醉了。2019年年初,有人大代表提出“舉辦‘哈爾濱丁香節’的建議”,被哈爾濱市人大常委會確定為重點督辦建議。2019年4月30日,一場以“冰城賞丁香、共享好春光”為主題的文藝演出拉開為期一個月的首屆哈爾濱丁香節大幕。丁香節期間,以“丁香”為主題舉辦了圖片展、合唱藝術歌會、丁香主題遊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文旅活動。
丁香醉百載,不負時光不負卿。哈爾濱與丁香花共同成長、相互成就的故事還在上演,有關“丁香城”的盛大花事也將愈發精彩……(記者 劉莉)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