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龍江    |     直觀中國     |     高端訪談    |     原創     |     名企品牌     |     龍遊天下
鋼筋水泥澆築的罪證 探訪牡丹江侵華日軍碉堡群
2025-07-17 10:23:49來源: 黑龍江日報編輯: 甄鏡媛責編:

鋼筋水泥澆築的罪證 探訪牡丹江侵華日軍碉堡群

鐵嶺河大橋西碉堡。

  夏日的牡丹江,花草茂盛。在一米高的野草叢中,一處處凸起的混凝土,一個個黑洞洞的射擊孔,都是80年前日本關東軍留下的。日前,記者走進牡丹江日軍碉堡群落,觸摸這些滴血的罪證。

  記者駕車來到牡丹江市陽明區鐵嶺河大橋西側,在羊腸小路的盡頭,是一座依水而建的三層鋼筋混凝土建築,上面佈滿著清晰可見的彈孔、彈痕,最大的一個彈痕“啃食”掉一大塊混凝土。

  撥開雜草,在鐵絲網的大門上,透過掉色的牌匾依稀能看到它的過往。1898年,沙俄開始在東北修築東起綏芬河、西至滿洲裏的中東鐵路,由於當時戰亂頻繁,出於保護鐵路橋梁的需要,在鐵嶺河大橋兩端修築了碉堡,駐軍防守。

  “這是牡丹江市現存最完整、體量最大的碉堡,也稱西碉堡。別的碉堡一般呈圓形,西碉堡呈不規則十二邊形,可以實現射擊無死角。”牡丹江市文物保護中心主任申佐軍介紹,日本佔領東北後,鐵嶺河大橋西碉堡成為日軍的重要軍事設施。碉堡分地上三層、地下一層,佔地面積156平方米。周圍有數十個射擊孔,頂部砌築出垛口,內設休息室、廚房、衛生間、菜窖、煤倉等生活設施。碉堡墻體較厚,下部厚1.5米,上部為1.1米,與東岸碉堡通過江底隧道相通。

  在北山公園內,還有一座日軍碉堡,它和北山地下工事是連通的,起到了望風、通風等作用。

  在牡丹江林業職業技術學院綜合樓南側的假山後面,曾經也有一處碉堡,下面是地下通道。現在的學院綜合樓,曾經是日本關東軍司令部遺址。記者從牡丹江市史志研究室了解到,該司令部建成于1941年,為四層高的建築。1932年,日軍侵佔牡丹江後,不斷加大駐軍力量,在綏芬河、東寧等邊境地帶屯兵30萬。1941年,駐牡丹江關東軍司令部從掖河(今鐵嶺河)遷至此地,後改為關東軍東滿總省司令部。

  記者跟隨林業職業技術學院宣傳幹事王裕寧沿著階梯攀爬到假山上,能看到裸露的一塊黃色墻體,他介紹:“這就是當年大碉堡的一處墻體,在這個山坡上,周圍還有六七個小碉堡,是混凝土結構的四方體,上面可以架設槍支,主要起到瞭望和攻擊的作用。我聽以前去過地下通道的老人講,這下面的通道一直通往北山和西山,能夠並排走兩輛大解放,足見當時日軍建設這些工事的用心和攻佔整個中國的野心。”

  這些碉堡是日軍侵華的最好見證,它們像傷疤一樣留在牡丹江的土地上,但傷疤的意義不在於疼痛,而在於提醒——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文/攝 記者 劉曉雲 張雪地)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