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龍江    |     直觀中國     |     高端訪談    |     原創     |     名企品牌     |     龍遊天下
哈爾濱新區打造“溫暖”品牌厚植營商沃土
2025-07-22 10:32:16來源: 黑龍江日報編輯: 甄鏡媛責編:

  “您好,我局通過生鮮乳品質安全監管系統,了解到您單位生鮮乳收購許可證有效期即將到期,我局將按照‘無感續證’模式為您辦理續證手續。”近日,哈爾濱新區行政審批局綜合受理窗口服務人員主動撥通哈爾濱完達山奶牛養殖有限公司的電話,告知企業許可證可“無感續證”,只需確認信息並返回原許可證。續證完成後,企業可以選擇郵寄的方式獲取新證件,大大提高了辦事效率,實現了企業許可延續的“零諮詢、零材料、零跑腿”。

  據悉,“十四五”期間,哈爾濱新區充分發揮國家級新區政策優勢,“先行先試、敢闖敢試”,以“無感續證”“産業鏈‘一件事’”服務專區、“政商沙龍”等一系列舉措,持續牽頭打造新區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據統計,“十四五”以來,新區累計新設立企業4.3萬戶,其中新設外資企業165戶,成為投資興業熱土。

  哈爾濱新區“無感續證”改革自2021年8月實施以來,已成為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政務服務品質的重要舉措。截至目前,該項改革已惠及12個行業180余家企事業單位。哈爾濱完達山奶牛養殖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無感續證”推出前,企業證件到期續證時需要前往審批大廳提交申請書、營業執照等材料,不僅耗費時間和精力,還可能因材料準備不齊全等造成辦理過程繁瑣,“無感續證”服務的推出徹底改變了這一局面。

  讓企業開辦和續證更加順暢僅僅是服務企業的其中一環,為了讓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更好地解決不同成長階段可能遇到的問題,2024年10月,哈爾濱新區以省營商局印發的《關於開展“産業鏈‘一件事’”改革創新服務實體經濟工作的通知》為契機,積極申請試點,2024年11月,哈爾濱新區“産業鏈‘一件事’”服務專區正式在省政務服務網建成投用。該專區將不同部門的630余事項、48條政策、21條政策解讀、21項服務集成在同一區域,實現涉企政策、事項、服務的“一站匯聚、一網通辦”。

  哈爾濱新區營商局副局長王秀泉表示,專區以企業需求為核心,將航空航天、醫藥、智慧機器人等産業的相關信息資源都集成在同一平臺,為産業鏈上的每一個環節的市場主體提供了高效的政務服務和準確的信息支持。目前專區正在進行服務擴容,未來將覆蓋更多産業類型,讓更多新區企業受益。

  “十四五”期間,為及時聽取市場主體意見和呼聲,切實解決市場主體急難愁盼問題,推動構建親清政商關係,哈爾濱新區還持續開展了“政商沙龍”等政企交流活動,幫助企業解決急難愁盼問題,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兩年來,已舉辦政商沙龍活動120場,並協同多部門解決企業困難問題達200余件,“人人都是營商環境”的氛圍在新區形成。

  哈爾濱島田大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受益者,該企業行政部部長于艷濤告訴記者,當年企業急需建設一個能夠滿足産能的新廠址,新區營商局主動對接主動服務,特別是在市政道路、用電保障等難題上,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僅一週時間就解決了。

  通過系列改革舉措,哈爾濱新區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市場活力顯著迸發。今年上半年,哈爾濱新區重點項目開復工率達到100%、投資完成率53.6%;1~5月份,完成固定資産投資45.6億元,同比增長28.6%,增速高於上年同期47.8個百分點。

  今年,哈爾濱新區高品質開展“三個突破年”行動,以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為目標,聚焦企業全生命週期需求,圍繞涉企市場、金融、政務、法治、人文五大環境領域實施19項重點措施,聚焦企業辦事痛點,實現企業全生命週期重要階段“高效辦成一件事”場景突破280個,效能提升70%以上。推動更多惠企政策應享盡享、直達快享、免申即享,通過創新融資産品和服務,擴大信貸投放規模,加大政府性擔保支持力度,實現金融機構貸款餘額增長8%左右。一批含金量高、突破性強,企業可感可及、可見可信,並具有新區、自貿試驗區辨識度的服務企業標誌性制度創新成果,將顯著增強新區市場主體滿意度和獲得感。

  哈爾濱新區營商局副局長呂雪瑩表示,下一步,將以“高效辦成一件事”為牽引,積極推進政務服務流程再造,推出更多市場主體可感可及的服務舉措。同時,依託省市數字政府建設成果,創新服務形式,推進新區企業服務中心建立,為企業紓難解困,打造新區服務企業“溫暖”品牌,推動全省營商環境示範區建設。(記者 薛婧)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