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龍江    |     直觀中國     |     高端訪談    |     原創     |     名企品牌     |     龍遊天下
繪就“冷資源”變“熱經濟”新圖景
2025-08-19 09:32:08來源: 黑龍江日報編輯: 朱建輝責編:

  原標題:繪就“冷資源”變“熱經濟”新圖景 自貿試驗區哈爾濱片區以制度創新激活冰雪經濟

  8月的哈爾濱太陽島冰雪藝術館,“夏日飄雪”的奇幻體驗為遊客編織出一場穿越時空的雪國綺夢,吸引大批遊人奔赴這場酷爽之旅,掀起反季冰雪旅遊熱潮;隆冬的松花江畔,冰雪大世界的冰雕雪塑在燈光下熠熠生輝,2024~2025冰雪季單日最高接待遊客超6.5萬人次。在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哈爾濱片區(以下簡稱哈爾濱片區),“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正通過一系列制度創新轉化為生動實踐。冰雪旅遊與冰雪文化的深度融合,讓這片黑土地的“冷資源”持續釋放“熱動能”。

  制度創新為冰雪旅遊“提質加速”

  “從申請取水許可到辦結僅用6小時,這樣的效率讓我們對冰雪季籌備更有信心。”回憶起2024年第五屆哈爾濱採冰節的審批過程,哈爾濱冰雪大世界負責人仍難掩感慨。這一“加速度”的背後,是哈爾濱片區創新推出的“冰雪産業綠色通道”——通過“幫辦代辦+精準對接”一站式服務,企業全程“零跑動”,審批時限壓縮70%以上。

  在冰雪經濟發展中,哈爾濱片區始終以制度創新破解服務痛點。針對大流量下的旅遊治理難題,構建“黨委統一領導、政府‘經營’環境、企業‘經營’市場、百姓‘經營’文化”的協同機制,24小時動態調度交通、安保、服務等全鏈條事宜。2024~2025冰雪季,冰雪大世界單日最高接待遊客超6.5萬人次,景區周邊交通順暢度、物資保障率均達100%,這一機制功不可沒。

  法治護航是旅遊體驗的重要保障。哈爾濱片區在極地公園首創“無訟景區創建點”,整合法院、市場監管、文旅等部門力量,設立線上線下“旅遊調解室”,通過“一屏、一線、一終端”實現糾紛調解與司法確認無縫銜接。自創建以來,累計化解糾紛852件,回應投訴2000余人次,真正實現“小事不出景區,矛盾不成訟”。

  智慧賦能讓冰雪旅遊更具吸引力。哈爾濱片區打造的“聽風景”智慧旅遊小程式,整合景區導覽、門票預訂、投訴處理等12項功能,聯動31家餐飲企業、12家景區實現“一網遊新區”。數據顯示,小程式上線後,遊客平均停留時間延長1.8小時,二次消費佔比提升至42%。而冰雪大世界應用的多普勒雷達、柔性洗墻燈等技術,讓冰雕景觀實現“聲光電”協同互動,相關話題在抖音播放量超20億次。

  制度創新帶來的成效顯而易見:2024年,哈爾濱片區接待遊客量和旅遊收入連續兩年同比增長超100%;冰雪大世界擴建至100萬平方米,成為全球最大冰雪主題樂園,2024~2025冰雪季接待遊客356萬人次,門票收入超10億元,海外曝光量突破100億次,入選“2025全球100必打卡景點”。

  文化創新讓冰雪魅力“四季綻放”

  “沒想到夏天也能感受冰雪文化!”在深圳文博會哈爾濱展廳,720°全景VR技術還原的冰雪大世界晝夜奇觀前,遊客紛紛駐足。這是哈爾濱片區推動冰雪文化“全季傳播”的一個縮影——通過技術賦能與IP創新,讓冰雪文化突破季節限制,成為全年活躍的文化符號。

  IP培育是冰雪文化創新的核心。哈爾濱片區依託極地公園打造的“淘學企鵝”,從“淘學”出圈到成為“黑龍江冰雪天使”,全網曝光超300億次,衍生出玩偶、文具等200余種文創産品,年銷售額突破2000萬元。東北虎林園與深圳設計機構合作開發虎主題文創産品一亮相就大受歡迎。

  文化融合讓冰雪內涵更豐富。哈爾濱片區推動非遺與冰雪文化碰撞,在2025龍江非遺市集中,鄂倫春族刺繡、赫哲族魚皮畫與冰雕技藝同臺展示,讓遊客在體驗冰雪樂趣時感受民族文化魅力。冰雪大世界推出的《王的戰車》奇幻秀,融合歐式建築文化與東北民俗,單場演出吸引觀眾超8000人;“第37屆中國哈爾濱之夏”音樂會松北分會場,18場公益性演出將冰雪旋律與交響音樂結合,線上觀看量達45萬人次。

  國際傳播擴大冰雪文化影響力。哈爾濱片區連續舉辦中俄“羅斯基卡”青少年藝術交流活動,兩國青少年通過冰雪繪畫、民俗展演增進理解。上合組織雪地自行車賽、速滑馬拉松亞洲盃等國際賽事,讓冰雪運動成為文化交流的紐帶。2024年,哈爾濱片區接待入境遊客88萬人次,其中俄羅斯遊客同比增長285.6%。許多外國遊客表示:“哈爾濱的冰雪不僅有美景,更有溫暖的文化故事。”

  文創載體讓冰雪記憶可觸摸。哈爾濱片區在太陽島、極地公園等10個3A級以上景區設立“文創體驗驛站”,推出融合VR技術的冰雪冰箱貼、教堂造型蛋糕等特色産品。冰雪大世界與騰訊、優酷等合作開發《冰龍尋珠·全感VR》沉浸式體驗項目,全媒體總曝光量1129.1億次,登上熱搜50余次。

  創新生態推動“冷資源”持續升溫

  “從實驗室到生産線僅用兩個月,這樣的新區速度讓我們有信心衝擊國際市場。”冰雪歡騰體育裝備公司負責人説。這家由哈工大院士團隊孵化的企業,在哈爾濱片區“科技經理人工作室”的幫扶下,快速完成註冊、場地協調,其研發的碳纖維滑雪頭盔重量僅420克,成為2025年亞冬會區域供應商,打破了國際品牌壟斷。

  “這是哈爾濱片區構建冰雪經濟創新生態的生動實踐。”自貿試驗區哈爾濱片區管委會專職副主任張建國説,哈爾濱片區設立“24小時響應+分片包保”服務機制,派駐專員常駐哈工大先研院,推動“産學研”成果轉化。目前,國內首個冰雪材料物理特性實驗室、冰雪光電參數實驗室已落戶片區,為冰雪裝備、景觀設計等提供技術支撐。

  在標準引領方面,冰雪大世界已主編或參編1項國際標準、5項國家標準、12項省級標準,從冰雪景觀施工到賽事服務形成全鏈條規範。其與沙特簽訂的冰景建設訂單,讓“哈爾濱標準”走向國際。

  如今,哈爾濱片區的冰雪經濟已從“一季熱”邁向“四季火”:融創熱雪奇跡室內滑雪場夏季接待南方客群佔比50%,配套商業銷售額增長30%;波塞冬旅遊度假區推出“冰雪+海洋”主題遊,年接待遊客超160萬人次;“爾濱之心”歡樂島通過AR互動技術,實現四季冰雪體驗。

  從冰雪大世界的璀璨夜景到“淘學企鵝”的全球圈粉,從“秒批”服務的效率提升到“無訟景區”的法治溫度,自貿試驗區哈爾濱片區正以制度創新為筆,以冰雪資源為墨,在東北振興的畫卷上描繪出“冷資源”變“熱經濟”的精彩篇章。(記者 薛婧)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