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龍江    |     直觀中國     |     高端訪談    |     原創     |     名企品牌     |     龍遊天下
中國式現代化龍江實踐取得明顯成效
2025-10-15 10:13:52來源: 黑龍江日報編輯: 朱建輝責編:

中國一重研發製造的鍛造水壓機。一年來,中國一重以創新驅動産業升級,先後攻克700T級鋼錠均質化製造、超臨界水氧化反應器控制系統、短流程無頭軋製生産線高速飛剪設備等25項關鍵技術,共計開發出高碳馬氏體支承輥等9項新産品,以“國之重器”築牢製造強國根基。黑龍江日報資料片

  原標題:高品質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 中國式現代化龍江實踐取得明顯成效 相關部門負責人答記者問

  10月14日,由省委宣傳部、省政府新聞辦主辦的高品質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舉行。發佈會上,省發改委黨組書記、主任袁鋒,副主任石劍飛、陳霖、李瑩就我省“十四五”期間取得的成績和“十五五”規劃編制情況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新型能源體系建設加快推進

  石劍飛介紹,“十四五”期間,在“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的科學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的統籌部署推動下,黑龍江省新型能源體系建設加快推進、發展基礎不斷夯實,突出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守住安全底線,能源供應彈性和韌性水準顯著提升。2024年,大慶油田實現連續10年原油高品質穩産3000萬噸,天然氣産量連續14年穩定增長,古龍頁巖油實現連續三年産量翻番的跨越式發展,跨境油氣管道持續保持安全穩定運行,為保障國家油氣核心需求貢獻了強勁的龍江力量。先進煤炭産能安全有序釋放,雞西、雙鴨山、七台河、鶴崗煤炭礦區總體規劃和雙鴨山東輝、雞西合作等大型煤礦順利獲批,“十四五”期間,全省累計新增煤炭産能每年4000萬噸以上。新能源實現跨越式發展,裝機規模歷史性超過煤電,截至今年9月末,全省新能源並網裝機規模3149.4萬千瓦,較“十三五”末增長149.6%,佔總裝機比重達到57.9%。電力系統支撐調節能力穩步增強,國能哈熱二期超超臨界煤電機組、尚志抽水蓄能電站等一批支撐性、調節性電源開工建設,東北松遼清潔能源基地送電華北工程特高壓電力外送通道納入國家規劃。

  二是加快綠色轉型,綠色成為能源高品質發展最鮮明底色。非化石能源得到廣泛應用,2024年,全省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1%,較“十三五”末提高4.8個百分點,提前一年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煤電機組“三改聯動”加速推進,截至2024年末全省煤電機組平均供電煤耗降低至每千瓦時292.1克標準煤,超額完成每千瓦時300克標準煤的“十四五”目標。新能源非電利用有序推進,安達天楹風光儲氫氨醇一體化項目、雙鴨山生物制綠色甲醇及綠色航煤一體化項目開工建設,國投生物每年3萬噸纖維素燃料乙醇等2個項目列入首批國家綠色液體燃料技術攻關和産業化試點。

  三是深化改革創新,能源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不斷釋放。重大技術裝備實現多點突破,“十四五”期間,形成了白鶴灘水電機組、650℃高效超超臨界燃煤鍋爐等一批國際領先的科研成果。能源市場化交易體系持續完善,今年8月,全省電力現貨市場成功實現連續結算試運行,預計全年市場化交易電量將達到590億千瓦時,較“十三五”末增長150%以上。能源生産智慧化水準穩步提升,全省煤礦累計建成國家級智慧化示範礦井2處、省級智慧化煤礦18處,大慶油田單井和站所數字化覆蓋率分別達到97.65%、91.4%,油田運維智慧崗位助手“運維小智”發佈上線。

  “4567”現代化産業體系加速構建

  陳霖介紹,“十四五”期間,黑龍江省高品質實施産業振興行動計劃,大力發展新質生産力,具有龍江特色優勢的“4567”現代化産業體系加速構建,中國式現代化龍江實踐呈現新面貌。

  以思想解放引領産業振興,譜寫現代化産業體系“新篇章”。聚焦搶佔新興産業“換道超車”新賽道,找準傳統産業“老樹發新枝”新路徑和服務業高品質發展新業態,圍繞培育壯大四個發展新引擎、五個戰略性新興産業、六個傳統優勢産業和七個服務業,出臺産業振興行動計劃及各産業行動方案,成立産業振興領導小組和22個産業專班,建立推進機制,壓實工作職責,確保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以貫之抓落實。“十四五”期間,高端裝備等産業集群持續發展壯大,生物經濟等新引擎營收超過2000億元,今年上半年,數字經濟、航空航天産業營收同比增長12.1%、11.9%。當前,黑龍江省“新賽道”加速領跑、“老産業”蝶變煥新、服務業升級賦能,産業振興邁出堅實步伐。

  以科技創新推動産業創新,培育新質生産力發展“新動能”。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增量器作用,深入實施戰略性新興産業倍增計劃和未來産業孵化加速計劃,頁巖油等領域全國重點實驗室獲批建設,全國重點實驗室由7家增至16家,我國首個空間環境地面模擬大科學裝置建成並達到國際先進水準。“十四五”期間,高新技術企業由“十三五”末的近2000家增加到5000余家,增長約1.6倍;今年上半年,重點新興産業規上企業總産值同比增長5.1%,為發展新質生産力提供有力支撐。

  以重大項目作為關鍵抓手,釋放産業高品質發展“新動力”。堅持向引進外來戰略投資者要發展,積極引進新興産業高附加值項目,華大基因等龍頭企業紛至遝來。聚焦資源優勢落項目,聯順生物、新和成A4等生物製造項目建成投産,全國最大氨基酸生産基地地位進一步鞏固,綏哈大齊生物製造集群納入國家級先進製造業集群;北緯47植物蛋白乳、大慶石化年産20萬噸ABS等一批項目建成投産,大慶石化年産3萬噸POE、雙鴨山碳一鋰電池負極材料等一批項目加快建設。聚焦新興産業引項目,智慧機器人島、中國星谷等項目初具規模,全國最大的國産化單集群——中國移動萬卡智算中心項目建成投用,天有為汽車電子智慧工廠加快建設,企業成功在上交所上市,思哲睿等成為行業領軍企業。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不斷實現新突破。

  建好建強國家重要商品糧生産基地

  李瑩介紹,“十四五”期間,黑龍江省牢牢把握在國家發展大局中的戰略定位,堅持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為“國之大者”,實施“五良行動”、統籌抓好“四個農業”,全力建好建強國家重要商品糧生産基地,當好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

  “在糧食安全方面,黑龍江省全省耕地面積、永久基本農田面積,糧食産量、商品量、調出量、儲備量均居全國首位,全國每9碗飯就有1碗來自黑龍江。”李瑩表示,黑龍江省圍繞“穩面積、提單産,穩市場、強儲備,促豐收、保安全”等重要環節,建立了“産、購、儲、加、銷、管”協同聯動的糧食安全保障體系。

  一是加強耕地保護,守好糧食安全的“命根子”。“萬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糧”,耕地是極為寶貴的農業戰略資源。為切實保護好黑土地這個“耕地中的大熊貓”,黑龍江省堅持用養結合、綜合施策,截至目前累計實施黑土地保護工程面積1億畝。統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侵蝕溝治理、農田防護林建設一體化實施,截至目前黑龍江省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近1.2億畝,規模全國最大。

  二是堅持科技賦能,打造糧食安全的“新引擎”。全省堅持以發展現代化大農業為主攻方向,農業“五化”水準顯著提升,糧食生産更加穩固可靠,主要農作物良種實現100%覆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70%,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99%,全省糧食作物平均畝産超720斤,較“十三五”末每畝增長26.7斤。

  三是強化儲備落實,築牢糧食安全的“防火牆”。堅持以糧為本,守住管好“大國糧倉”。圍繞著力強化糧食儲備,黑龍江省“十四五”期間建立了體系化、制度化、專業化、標準化、數字化的管糧長效機制,地方政策性糧食儲備全部實現了綠色低溫儲存,全面提升信息化管理水準,政策性糧承儲企業全部實現視頻監控“五個全覆蓋”,建管用水準全國領先。通過“定期巡查+飛行檢查”“人防+技防”等創新方式,糧食儲備流通實現從入庫到出庫到的穿透式監管。提升應急保障能力,省市縣三級糧食應急保障網絡覆蓋率達100%。

  航空航天産業有突破性發展

  陳霖介紹,航空航天産業位列黑龍江省5個戰略性新興産業之首,是“4567”現代化産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搶抓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機遇,著力培育新興産業,搶佔未來發展制高點的縮影。

  “航空産業方面,我們持續放大産業優勢,集群成勢串珠成鏈。”陳霖介紹,“十四五”期間,我省航空産業集群提檔升級,哈爾濱平房區航空配套産業集群入選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産業集群,哈爾濱航空集群晉級國家級先進製造業集群。加速佈局國産大飛機産業鏈,東安民用航空發動機有限公司註冊成立,中國商飛哈爾濱機體設計中心掛牌建設,一批優質企業融入國産大飛機供應鏈體系。低空經濟裝備發展實現新突破,航空工業哈飛AC352直升機、AC332直升機等新機型不斷涌現,哈爾濱聯合飛機大型無人直升機産業基地一期等項目建成投産,為黑龍江省低空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航天産業方面,我省精準聚焦衛星賽道,“中國星谷”築夢蒼穹。“十四五”期間,依託哈工大在整星製造、在軌交付、衛星載荷等領域的深厚技術積澱,工大衛星加速成長,研發試驗總部基地項目建成投産,形成了年産約180顆500公斤量級衛星的製造能力。隨著“天都二號”通導技術試驗星等衛星接連發射成功,哈工大衛星逐步成為中國商業航天版圖中一顆引人矚目的“新星”。為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衛星研發製造産業集群,黑龍江省在哈爾濱新區規劃建設了“中國星谷”商業航天産業園,以工大衛星為鏈主企業,積極築巢引鳳,推動形成鏈條完整、協同高效、自主可控的商業衛星産業生態。目前,園區已與北京、蘇州等地多家優質企業達成引進意向,産業園相關基礎設施也在加緊建設,全力打造中國商業航天發展示範區。

  普惠型養老惠及千家萬戶

  “養老服務涉及千家萬戶,也是我省重點推進的民生工作。”石劍飛介紹,“十四五”期間,省發改委把提升養老服務能力列入幸福龍江建設20件民生實事清單,納入能力作風建設攻堅破難行動,以基礎設施建設為抓手,省、市、縣三級聯動,在項目儲備、前期推進、對上爭取等方面全過程發力,進一步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不斷健全縣、鄉、村銜接的三級養老服務網絡。

  5年來,黑龍江省發展改革委安排10.5億元資金支持34個公辦養老機構和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新增床位8213張,進一步強化政府兜底保障能力。安排1.1億元資金撬動國企和社會力量投資超過6.9億元,建設20個普惠養老城企聯動項目,不斷推進發展品質有保障、價格可承受的普惠養老服務。積極爭取將哈爾濱市納入首批國家城市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範圍,示範引領全省提升社區養老服務可及性、便利性。

  “十五五”規劃的編制有序推進

  袁鋒介紹,“十五五”時期在黑龍江省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進程中具有重要地位,不僅是黑龍江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我省期間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重振雄風、再創佳績的關鍵時期,也是黑龍江省與全國同步,在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中取得決定性進展的關鍵時期。因此,“十五五”規劃對黑龍江未來發展意義重大,必須全面貫徹9月29日中央政治局會議關於“十五五”規劃編制的重要精神,全面總結黑龍江省“十四五”發展的成效、經驗,深入分析發展環境面臨的複雜變化,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人民至上、堅持高品質發展、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堅持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相結合、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牢牢把握龍江在全國發展大局中的戰略定位,堅決維護國家“五大安全”、建好建強“三基地一屏障一高地”,加快建設“六個龍江”、推進“八個振興”,高品質編制黑龍江省“十五五”規劃。

  “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我省‘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有序推進。”袁鋒介紹,省委先後組織召開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改革開放和區域協調發展、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民生社會保障等一系列專題座談會,邀請了省內外、各領域知名學者、專家建言獻策,聽取他們的意見建議。省人大多次赴相關市地、相關省份開展“十五五”規劃編制調研工作,積極開展“人大代表為‘十五五’規劃獻良策”等活動。省政協多次召開常委會、專題會議,圍繞科學編制“十五五”規劃開展協商,助力龍江“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為高品質振興發展貢獻智慧力量。省委省政府有關部門組成規劃編制起草組和工作專班,正在認真研究吸收大家的意見和建議。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即將召開,中央將提出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黑龍江省也將召開省委十三屆八次全會,全面落實中央的建議,提出黑龍江省“十五五”規劃建議。

  袁鋒説,省發改委將深入落實中央和省委的建議,高品質編制黑龍江省“十五五”規劃《綱要》,經省十四屆人大四次會議審議通過後向社會公佈。同時,通過網絡渠道開展了“共創龍江‘十五五’、等您説説心裏話”建議徵集活動,歡迎各界關心、支持黑龍江發展的朋友為“十五五”規劃建言獻策,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記者 杜清玉)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