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Hello,河南   |   直觀中國  |   熱點專題    |   文旅   |   金融   |   國際播報   |   豫見國際   |   輿情智庫
河南:推動高品質發展 讓退役軍人獲得感更足
2023-12-19 09:55:01來源: 河南日報編輯: 張雨晴責編: 石麗敏

  原標題:“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南實踐”第二十二場新聞發佈會舉行 推動高品質發展 讓退役軍人獲得感更足(新聞發佈廳)

  12月18日,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舉行“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南實踐”第二十二場新聞發佈會,介紹河南省退役軍人事務部門在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方面的進展情況和成果成效,並回答記者提問。

  服務保障不斷提升

  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是聯繫服務退役軍人的重要陣地和橋梁紐帶,對解決政策落實、服務保障的“最後一公里”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來,河南省深入推進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建設,省市縣三級均成立黨委退役軍人事務工作領導小組和退役軍人事務行政機構,省市縣鄉村五級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達5萬餘個,服務體系標準化、規範化建設水準不斷提升。

  以此為依託,全省建立健全常態化聯繫退役軍人制度,建設貫通省市縣鄉村五級的信息和視頻一體化平臺,為退役軍人提供遠程諮詢、視頻連線服務,讓數據多跑路,讓退役軍人少跑腿。同時,定期更新困難退役軍人數據庫,實施精準幫扶,全程跟蹤服務,並廣泛動員慈善機構、愛心企業等社會力量,開展“情暖老兵——關愛退役軍人”等活動,全力為老兵排憂解難。

  河南省退役軍人事務廳黨組書記、廳長張明體介紹,今年以來,全省已重點慰問34.9萬餘人,投入資金9000余萬元,幫扶困難退役軍人35萬餘人次。

  安置就業更加高效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河南省把退役軍人安置就業作為穩軍心、暖軍心的重要任務落實,打好安置就業“組合拳”。

  為拓展就業渠道,近年來,河南省在全國率先探索建立民營企業吸納退役軍人工作機制,採取開展跨區域就業合作等諸多舉措,全省新增退役軍人就業12萬餘人,幫扶2萬餘名退役軍人創業,佔同期自主就業退役士兵總數的94%。

  為促進退役軍人高品質就業,河南省認真貫徹落實“人人持證、技能河南”決策部署,引導退役軍人參加學歷提升、技能培訓;全面放寬退役軍人參加學歷提升退役年限和年齡限制,將參加免試成人專升本政策覆蓋全部退役軍人。

  “兩年來,我省共完成退役軍人職業技能培訓6.1萬餘人次,培養各類技能人才2.7萬餘人,其中高技能人才4100余人。”河南省退役軍人事務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姚國寶介紹。

  尊崇氛圍更加濃厚

  近年來,河南省全面落實撫恤優待政策,大力弘揚英烈精神,深化“雙擁”創建,尊崇氛圍日益濃厚。

  優待證“朋友圈”不斷擴大、“含金量”不斷提升。截至目前,為全省退役軍人及其他優撫對象制發優待證254萬餘張,全面落實持證人免費乘坐市內公交優待政策,239家旅遊景區落實門票減免優待政策。

  “17個省轄市和濟源示範區已簽約1500余家合作機構,優待內容涉及金融、通信等10多個行業。”河南省退役軍人事務廳黨組成員、副廳長、一級巡視員范玉龍説。

  烈士紀念設施保護再提升。河南省在全國率先開展烈士紀念設施專項整治行動,加強對全省5000余座烈士紀念設施的修繕保護,全省烈士紀念設施整體功能全面提升。

  “我省充分發揮烈士紀念設施紅色教育作用,開展英烈紅色故事宣講2萬餘場次,受眾300余萬人次。”河南省退役軍人事務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陳天金説。

  雙擁創建不斷深化。近年來,全省累計投入30多億元、劃撥土地1萬餘畝,支持部隊備戰訓練。全省建立擁軍窗口、雙擁通道等雙擁站點46萬個。駐豫部隊主動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先後投入30多萬人次支援20多項重點工程和公益設施建設。

  作用發揮更加充分

  河南省堅持把退役軍人作為黨治國理政的重要依靠力量,積極引導他們在鄉村振興、基層治理、應急救援等方面發揮作用。

  近年來,河南省不斷強化思政引領,通過河南省“最美退役軍人”等先進典型選樹,“鄧州編外雷鋒團”和張東堂、李世江等3000余個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脫穎而出,成為引領各領域發展的“領頭雁”。

  加強“兵支書”培訓培育。截至目前,全省已有8500余名退役軍人擔任村(社區)黨組織書記,4萬餘名退役軍人擔任村(社區)兩委委員,一批政治堅定、能力突出、作風過硬的“兵支書”“兵委員”成為鄉村振興的“帶路人”。

  河南省還著力打造“出彩中原退役軍人志願服務”品牌,全省退役軍人志願服務組織達1.7萬餘個、志願者16.5萬餘名,他們活躍在搶險救災、應急處突等各領域,展現了新時代退役軍人的亮麗風采。(記者 徐東坡)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