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Hello,河南   |   直觀中國  |   熱點專題    |   文旅   |   金融   |   國際播報   |   豫見國際    
打好“三大保衛戰” 河南全力推動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2024-10-18 09:28:10來源: 鄭州日報編輯: 張雨晴責編: 蔣碩

  原標題:完善4方面制度體系 打好“三大保衛戰” 我省全力推動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10月17日,河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系列第五場新聞發佈會,介紹河南省近年來深入打好黃河生態保護治理攻堅戰,統籌推進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不斷加強生態保護修復,推動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近年來,河南省深入打好黃河生態保護治理攻堅戰,推動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生態環境實現三個“持續向好”、一個“有效保障”。

  水環境品質持續向好。2020年以來,黃河干流連續保持Ⅱ類水質,各支流穩定消除劣V類。2021~2023年,Ⅰ~Ⅲ類水質佔比分別為88.2%、88.6%、94.1%,好水比例連年提升。

  大氣環境品質持續向好。2023年,黃河流域城市PM2.5、PM10濃度分別較2019年下降23.0%、23.8%,優良天數233天,較2019年增加49天。

  自然生態環境持續向好。黃河流域累計創成3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8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伊洛河入選國家第二批美麗河湖優秀案例;天鵝、大鴇、野鴨、紫斑牡丹、太行花、中華獼猴桃等瀕危動植物種群明顯增多,生物多樣性日益豐富。

  生態環境安全有效保障。流域土壤環境品質保持穩定,醫療廢物處置率、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均達到100%,未發生危及水質安全的重特大環境事故。

  近年來,河南省不斷完善4個方面制度體系。完善規劃計劃體系,制定出臺《關於全面推進美麗河南建設的實施意見》,編制黃河流域國土空間規劃、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等專項規劃,推動重大國家戰略落地見效。完善法治保障體系,全面深入宣傳和貫徹實施《黃河保護法》,積極推動《河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辦法》立法工作。完善治理標準體系,在全流域率先實施《河南省黃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加嚴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總氮、五日生化需氧量5項主要指標的排放標準。完善協同共治體系,與山東省簽訂兩輪《黃河流域(豫魯段)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協議》,在省內基本實現主要一級支流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全覆蓋;與山東、陜西省簽訂跨區域生態環境執法聯動協議,推動上下游聯防共治。

  近年來,河南省堅持突出重點攻堅,打好“三大保衛戰”:打好藍天保衛戰,完成561家企業深度治理,8家鋼鐵和41家水泥企業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淘汰35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323座。打好碧水保衛戰,紮實開展城市黑臭水體排查整治、工業園區污水收集處理設施補短板等行動,完成265家涉水污染源提標改造,規範建設28個市級、48個縣級、290個鄉鎮級水源保護區,鄭州、開封、洛陽、鶴壁4市入選國家再生水循環利用試點城市。打好凈土保衛戰,穩步推進地下水污染防治,持續打好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標誌性戰役,累計完成農村綜合整治行政村7051個。

  近年來,河南省堅持嚴控環境風險,築牢高水準保護安全底線。加強生態保護監管,深入開展“綠盾”自然保護地強化監督。深化突出問題整改,積極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建成國家級綠色礦山83家。強化環境應急防範,指導編制53條主要支流“一河一策一圖”應急處置方案,組織開展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演練,紮實開展汛前尾礦庫環境風險隱患排查,流域未發生危及水質安全的突出環境問題和重特大生態環境安全事故。

  近年來,河南省堅持助力綠色發展,提升高水準保護經濟質效。優化環境準入,堅決遏制“兩高一低”項目盲目發展。優化環境監管,實行生態環境監督執法正面清單管理。優化綠色幫扶,制定支持流域9市1區綠色高品質發展政策措施,在流域典型城市開展“一市一策”駐點科技幫扶,指導鄭州、洛陽、三門峽、蘭考等地入選全國“十四五”“無廢城市”建設城市。

  據介紹,河南省將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力度謀劃和推進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深入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推動構建上下游貫通一體的生態環境治理體系,不斷提升流域生態系統穩定性。加快推進城鎮水環境綜合治理、工業污染防治、農業農村污染防治等重點任務,大力實施“凈水入黃河”工程,著力建設美麗幸福黃河。加強流域重點區域、重點領域、重點行業生態環境安全風險防範,加快提升環境應急管理能力,全力保障流域生態環境安全。持續強化環境要素保障,不斷優化環評審批和執法監管,積極服務重大項目建設,推動我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再上新臺階。(記者 裴其娟)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