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我省廣大科技工作者中引發熱烈反響 勇擔時代重任 建設創新河南
12月9日,河南省委、省政府在鄭州舉行全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河南省科技界引發熱烈反響。廣大科技工作者備受鼓舞,紛紛表示要勇擔時代重任,勇攀科技高峰,為實現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南實踐作出更大貢獻。
“作為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獲獎項目的主要完成單位,我們實驗室深感榮幸,這一榮譽不僅是對實驗室團隊長期以來不懈努力的肯定,更是對我們科研方向和成果的高度認可。”盾構及掘進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執行主任劉永勝表示,這一成績的取得離不開河南省委、省政府以及各級科技管理部門的關心和支持。實驗室將以此為契機,繼續深入探索隧道掘進機智慧建造前沿領域,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立足河南,輻射全國,為推動我國地下工程領域科技進步和産業升級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河南省委書記樓陽生在全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的講話,深深引發了省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執行所長何小波的共鳴。作為“90後”科研人員,他希望自己能以“國之所需”確定“研之所向”,爭做科技報國、服務人民的模範踐行者。“物理所是省科學院重建重振後組建的首批研究院所之一,我所在的徐紅星院士生物晶片團隊嚴格貫徹産學研用思路,聚焦未來健康産業中體外診斷這一高端醫療儀器領域,持續開展攻關。”他介紹,團隊自主研發的數字熒光免疫吸附技術,正應用於阿爾茨海默病等老年神經退行性疾病早期診斷試劑盒的開發,填補了國內神經退行性疾病早期預警的一項空白,能有效提升老年人群的生活品質,降低社會養老壓力。
作為2024年度河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獲獎代表,許昌學院教授黃繼紅參加了獎勵大會,她感到無比榮幸和自豪。“以‘國之所需’確定‘研之所向’,大會上的這句話深深觸動了我,也為我們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指引。”黃繼紅説,展望未來,自己和團隊將繼續深耕小麥高值化生物製造領域,進一步深化基礎研究,探索更多小麥生物製造的新技術、新方法,不斷提升産品品質與競爭力;加強産學研合作,推動科研成果的轉化與應用,讓更多農民受益,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同時,自己也將積極踐行“甘為人梯、獎掖後學”的精神,培養更多優秀生物科技人才,共同為我國農業科技事業發展添磚加瓦。(記者 尹江勇 師喆 曹萍)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