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河南漯河農學碩士宋丹陽用短視頻傳授種桃知識 她成了鄉親口中的“桃博士”(為夢想奔跑)
直播間裏,網言網語很是犀利,其中不乏質疑。“你是個碩士,為啥網名叫‘桃博士’?”“辭了穩定的工作回鄉村,圖啥?”
且看宋丹陽,對著鏡頭,不慌不忙:“博士是我今後奮鬥的目標”“對了脾氣,哪都是廣闊天地”……
聽罷,評論區不少人叫好。一些果農網友抓緊時間“尋方問藥”,直播間成了農技課堂。
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區蔣莊村,田間雖有樹蔭,但直播十幾分鐘下來,宋丹陽已冒了汗。她是一名90後農學碩士,前幾年辭去工作,成為一名網絡自媒體博主,專為桃農答疑解惑,成了鄉親口中的“小宋老師”“桃博士”。
下果園、拍素材、跟果農現場對話;回到家剪視頻、講技巧,把課堂開到網上。看到女兒忙得很,父親宋文藝不理解:“為啥沒事愛往地裏跑?”宋丹陽卻樂在其中:“這是雲南果農發來的照片,跟我學種桃,一畝地多收幾千元。”
一天上午11點,蔣莊村村民郜向前的桃園被太陽曬成了“蒸籠”。桃園裏,直播架早已擺好,宋丹陽正給郜向前講解剪枝的方法。“這是她推薦的新品種蟠桃,才長一年多,就開始結果了。”郜向前摘下幾個黃燦燦的毛蟠桃,掂量了一下,大概半斤多。
線上答疑、線下指導,慢慢地,宋丹陽在短視頻平臺的粉絲漲到了100多萬。去年,她應桃農吳橋生邀請,來到山西省運城市臨猗縣周吳村。直播間定位一發,附近村落的100多戶桃農前來諮詢。原本兩天的行程,最後變成一週。就這樣,宋丹陽已經跑了河南、山西、甘肅等省份的100多個村子。
記者跟隨宋丹陽奔赴下一個果園。上了車,她一打開手機,就收到好幾條留言——
“果樹前兩天遭了雪彈子(冰雹),啷個辦噻?”這是四川桃農,來求助的。
“你推薦的新品種,今年挂果咧,長得美得很!”這是陜西桃農,來報喜的。
宋丹陽打電話給桃農一一回復。到了漯河市舞陽縣辛安鎮河子李村,有27年種桃經驗的高輝早在路邊等著了,“行家不看年齡大小,看本領大小。”
高輝正面臨兩個難題:10年前種下的桃樹,品種跟不上市場變化;桃樹結果部位外移,影響通風透光。一番察看,宋丹陽開出“藥方”:及時更換新品種,可免去人工授粉成本;今年冬季及時修剪桃枝。
一路採訪下來,記者見到了勤勞致富的果農,他們對專業知識充滿渴望;也感受到宋丹陽以知識助人的熱忱,忙碌中對工作的熱愛。
採訪結束,記者也到直播間給她點了個讚。(記者 方敏 人民日報通訊員張曉甫參與采寫)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