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當好“守護人” 做好“精細活”——長春新區助企戰“疫”復工復産走筆
吉林日報4月26日訊(記者 張猛):春回大地,萬物復蘇。長春新區北湖新城吾悅廣場項目建設現場,運輸車來往穿梭,工人們緊張有序地忙碌著。疫情之下,項目主體已完工,室內裝修和室外景觀施工正在搶抓進度。
以非常之舉,應對非常之事。
作為備受期待的商業綜合體項目,吾悅廣場偌大的工地只有一個出入口,上千名工人,60%來自外省,出入須嚴格登記測溫,自3月15日全面復工以來,工地測溫室僅進場登記表就累積一尺多高。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長春新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及省市決策部署,堅持“兩手抓、兩手硬、兩手贏”,精準施策、精心服務,使戰略投資者信心進一步增強。年初以來,新區以視頻方式簽約落位産業項目11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10個。總投資1350億元的138個“三早”項目也已陸續開復工。
結合“萬人助萬企”,對企業的防疫物資進行重點保障;118個助企隊、千余名助企幹部齊動員;在整個招商系統推進“雲招商”“雲簽約”;實施“三張清單”+“挂圖作戰”,確保“加速審驗”,挖掘“危中之機”……穩增長關鍵在於穩投資,穩投資關鍵在於做好重大項目壓茬滾動建設。長春新區想在前、走在前、幹在前,用實際行動當好企業“守護人”,做好服務發展“精細活”。
政策扶持,讓企業吃下“定心丸”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應對疫情助企15條、一流營商環境新“50條”、後疫情時期助力中小微企業發展9條……疫情期間,長春新區強化政策扶持力度,先後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讓企業吃上了“定心丸”,復工復産有序推動。
“新區幫我們快速落實手續問題,3天的流程一天就辦完了。”吉林省邁達醫療器械公司董事長王澤義告訴記者,疫情初期,防控物資緊缺,公司決定轉産增項生産口罩、防護服、隔離衣。但是,相關審批手續成了難題。
關鍵時刻,王澤義想到了政府。他立即向新區管委會提交了相關材料,新區管委會各部門通力合作,為企業開闢了快速通道。
企業有所呼,政府有所應。為幫助企業順利渡過難關,2月6日,長春新區在國家級新區中率先出臺了《長春新區應對疫情助企十五條》。每條政策都有具體細則,並特事特辦、減少流程,建立綠色通道,確保第一時間兌現到位。截至目前,共為包括邁達醫療在內的弗朗醫療、遠方實業集團、永利鐳射公司等企業共兌現政策扶持資金350萬元。
隨後,新區又出臺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新“50條”、後疫情時期助力中小微企業發展九條等政策,中央、省市新出臺的助企政策也及時下發到企業手裏,精準對接,確保企業享受更多政策紅利。
“擴産能,上設備,但缺資金。是新區為我們協調金融機構追加了1000萬元貸款。”吉林省弗朗醫療科技公司財務人員張曉穎説:“稅務部門對照優惠政策,還為我們節省了145萬元稅款。”
“給予企業房租減免、費用獎補、金融帶快、交通物流等扶持,幫助儘快恢復供應鏈,補齊産業鏈。”新區發改工信局負責人表示,這些舉措直指企業面臨的難題,為其平穩健康發展提供了強大支撐。
物資保障,做企業防疫“後勤兵”
軍無輜重則亡,無糧食則亡,無委積則亡……戰“疫”如戰役,從古至今,物資儲備都決定著成敗。
戰“疫”期間,口罩等防護物資就是上陣的凱甲,衝鋒的盾牌。針對企業防疫物資短缺的問題,長春新區堅持統籌兼顧、多措並舉,全面加強各類防疫物資儲備和供應。
“新區多批次給予我們3200余個口罩,這對我們427名員工來説,是極大的助力。”提起新區的幫助,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綜合辦公室主任韋樹波十分感慨:“在疫情初期,正因為有這樣一批難得的物資保障,才使得我們的工作得以順利開展。”
職責所在,守望相助。在企業遇到經濟、物料供應等一系列困難時,長春新區勇挑擔當,強化物資保障,成為關鍵時刻企業物資保障“後勤兵”。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為確保企業復工復産後防控物資充足,新區還全方位助力區內醫療物資生産企業提能擴産,通過多方溝通協調聯繫,域內域外搜尋防控物資採購渠道,盡最大能力協調購買口罩、消毒液、測溫槍等防疫物資,免費提供給準備開復工的企業。
截至目前,長春新區已累計為復工復産企業免費發放一次性口罩15.2萬個,84消毒液440升、酒精650升、藥品1.3萬餘盒、測溫槍近200支,宣傳條幅4000幅。
包保服務,做好企業的“貼心人”
“不到一週時間,就幫我們討回了貨款,太感謝了!”3月26日上午,長春融成智慧設備製造公司總經理勾陽,將一面寫有“情係企業助力解憂秉公執法保駕護航”的錦旗,送到新區公安分局民警手中,對在疫情期間為公司追回30余萬元貨款,表示謝意。
“在新區5年,我能感受到每一年營商思維和理念都在改變。”佐丹力健康産業集團董事長韓丹説,新區企業高管微信群裏,工作人員總能第一時間回復信息,幫助解決困難,“小細節體現大關懷,這是讓企業家安心、暖心的地方。”
新區與企業間,樁樁件件貼心事,讓人記憶猶新,難以忘懷。
要做一棵大樹,為企業遮風擋雨。為做好疫情防控期間的企業服務工作,2月4日,新區下發了《大力開展“抗擊疫情、助力企業”的行動通知》,向全區幹部發出助企工作“動員令”,以“萬人助萬企”為載體,採取電話、網絡等方式,了解企業相關信息並做好統計,分級全面掌握防疫及開復工準備情況。
志之所趨不可阻。在企業復工復産後,新區各助企工作隊積極深入各現場,指導企業開展防疫,落實好排查制度、日常管控、後勤保障、應急處置等工作,並由多個相關單位共同組成的防疫指導組,從專業角度全力以赴指導企業安全有序恢復生産。
線上線下齊發力,服務企業不停歇。為減少見面,新區利用高管微信群,第一時間發佈國家、省市及新區有關防疫政策、文件、通知等疫情防控信息500余條;3月18日,又發佈了《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新50條》,聚焦堵點、痛點、難點問題,提高服務品質和效率,持續為企業加油“打氣”。
集眾智方能廣受益。新區還充分發揮企業商會作用,多次召開企業家座談會,創新舉措,研究解決發展困難,分析發展對策,優勢互補、抱團發展,使企業生産得到快速有序恢復。
解決問題,為企業安裝“助力器”
3月30日,吉林省首筆免擔保免抵押政採貸簽約活動在長春新區舉行,新區企業長春方奧電子與中信銀行高新支行簽約,中信銀行本次為企業授信220萬元,根據企業實際資金需求,最終放款金額為100萬元。
“現在有新區‘政採貸’平臺,免抵押、免擔保、效率快,解決了我們企業的資金週轉難題。”方奧電子董事長王寶貴高興地説。
強化解決,久久為功。疫情之下,長春新區聚焦企業面臨的資金等困難,總是逐級響應,上下聯動,實力出招,第一時間扎紮實實地為企業解決,為企業順利開工復産提供了助力,最大程度緩解了企業的焦慮、擔憂情緒,增強了企業戰勝疫情的信心和決心。
推動67戶企業與9家銀行對接股權或債權融資需求,涉及金額20.55億元;為吉林派諾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解決1000萬元到期貸款續貸手續辦理問題;通過線上招聘渠道及時為173家企業,招聘人數3294人,求職人數7162人,達成意向人數3229人,求職成功人數933人,有效解決用工短缺難題……越是面對困境,越要保持定力,新區在推進復工復産上下了“繡花”之功,舉措實,效果佳。
風雨多經人不老,關山飛度路猶長。經歷了特殊時期考驗的長春新區,將進一步深入解放思想,力求全面振興新突破,攜手駐區企業,風雨兼程,行穩致遠。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