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吉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特色産業    |    市州新聞    

厚植特色優勢 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
2020-07-15 08:58:21來源:吉林日報責編:路晶森

  原題:厚植特色優勢 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

  吉林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審議通過了《關於集中力量補齊全面小康“三農”領域短板,提高糧食安全保障能力,加快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決定》全面貫徹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東北和吉林振興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為吉林發展現代農業、保障糧食安全、進而實現全面振興提供了基本遵循。我們要牢牢把握“三農”工作的戰略定位,著眼厚植吉林農業特色優勢,加快實現農業現代化,為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提供可靠保障。

  加快實現農業現代化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殷切囑託的實際行動,是吉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必然之舉。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兩會期間及同年7月到吉林省視察時,作出了吉林省要“爭當現代農業建設排頭兵、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指示。同時要看到,農業是“四化同步”的短腿,農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我們必須立足農業大省和糧食大省的省情,始終堅持和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以保障糧食安全為前提,把“三農”工作作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快構建現代農業“三大體系”,加快補齊“三農”領域短板,推進吉林省農業高層次、高品質發展,為吉林全面振興夯實基礎。

  持續抓好脫貧攻堅。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是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必須完成的硬任務。吉林省是農業人口大省,貧困人口比重較大,農村是實施脫貧攻堅的主戰場。我們要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通過實施教育扶貧、健康扶貧、産業扶貧、金融扶貧、社會保障兜底扶貧五項工作措施,不斷完善精準幫扶工作體系。要建立有效保障措施,加強扶貧資金保障,加大結對幫扶力度,同時強化考評督查,嚴格落實各項扶貧政策。要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防止返貧,及時做好返貧人口和新發生貧困人口幫扶工作,保質保量、如期順利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扛起維護國家糧食安全政治責任。“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任何時候都是真理。”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發展,對國際政治經濟秩序産生嚴重衝擊,進一步增加了外部環境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更加凸顯了保障糧食安全的極端重要性。吉林是糧食大省,肩負著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重大政治責任。我們必須把保糧食安全作為“六保”的重中之重,有效整合財政支農資金,將資源重點投向農業基礎設施等薄弱環節,進一步提升糧食綜合生産能力,推動糧食産量再上新的臺階,為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作出應有貢獻。

  補齊全面小康“三農”領域短板。吉林省農業農村發展的短板主要體現在農業基礎設施薄弱和農村公共服務落後等方面。要通過實施黑土地保護利用工程、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程、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提高農村教育品質,加強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加強農村社會保障,治理農村生態環境突出問題,進而夯實農業發展基礎,改善農村生産生活條件,不斷提升農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加快推進現代農業“三大體系”建設。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産業體系、生産體系、經營體系,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是不斷提高農業現代化水準及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的根本要求。要推動農業各類要素資源的配置和整合,依託優勢資源發展特色産業、循環農業、鄉村旅遊等新産業新業態。要繼續做大做強農産品加工業,延伸産業鏈,提升價值鏈,進而促進鄉村一二三産業的融合發展。要夯實農業生産能力基礎,通過産業結構調整,優化農業産業佈局,同時通過品牌建設推動特色産業發展。結合省情,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的家庭農場,依託農民合作社和農業生産性服務業等載體,實現小農戶與大市場的銜接,進一步促進農業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和標準化生産。

  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目前吉林省農民收入結構相對單一,農民增收渠道窄,增收難。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因此要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延伸産業鏈條,拓寬農民增收新路徑。要通過控制農資價格降低成本,調整種植業結構和經營性收入結構,鼓勵返鄉農民工、新生代農民和城市居民到農村創業,創造更多就業機會,雙管齊下增加農民的工資性收入。要積極爭取各種支農惠農政策和資金,增加轉移性收入,完善農村産權交易市場,盤活用好集體經濟資源,讓農民變股東,增加農民財産性收入。(中共吉林省委黨校 楊朝丹)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