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吉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特色産業    |    市州新聞    

為國家糧食安全貢獻吉林力量!總書記在考察期間的重要指示堅定了吉林省堅決扛穩糧食安全重任的信心
2020-07-26 14:21:22來源:吉林日報責編:石麗敏

  原題:總書記在我省考察期間的重要指示,為我省糧食生産指明瞭方向,堅定了我省堅決扛穩糧食安全重任的信心,廣大農民和農業工作者表示,一定不負囑託——為國家糧食安全貢獻吉林力量

  盛夏時節,松遼大地,滿目蔥翠,到處是一派豐收在望的景象。

  習近平總書記在吉林省考察時指出,今年夏糧豐收大局已定,秋糧要爭取有好的收成。吉林要把保障糧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毫不放鬆抓好糧食生産,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在探索現代農業發展道路上創造更多經驗。習近平總書記對吉林爭當農業現代化排頭兵的囑託和期望,在吉林省廣大農民和農業工作者中引發強烈反響。

  隨著現代農業技術、保護性耕作、秸稈綜合利用技術的不斷應用,吉林這片黑土地上正興起新的耕作方式,玉米産量更穩、更高,糧食安全更有保障。全省糧食産量連續7年穩定在700億斤以上,去年糧食總産量達到775.6億斤,增産49億斤,增産量佔全國41.2%,居全國第一位。

  再次來到這片充滿牽掛的黑土地,總書記考察的第一站就是到吉林省産糧大縣梨樹了解糧食生産情況。曾兩次向總書記彙報工作的省農業農村廳廳長張鳳春激動地説,“總書記這次來吉林考察,第一站就選擇查看黑土地上糧食生産情況,並作出重要指示,作為一名農業農村工作者,我受到巨大鼓舞,增添了無窮力量,進一步明確了努力方向,同時也深感肩上責任的重大。據今年定位觀測,全省主要農作物的長勢較好,玉米、水稻、大豆的株高較去年同期更高,長勢也是近5年來的最好水準,糧食作物的保苗率達到96.06%,較去年多2.06個百分點,具備奪取豐收的基礎。”他説,下一步,要加強後期的田間管理,做好防災減災工作,堅持防汛抗旱兩手抓和病蟲害防治工作,尤其是防治可能發生的危害較大的草地貪夜蛾。目前,全省增設了5.5萬套監測設備,在13個縣市區增設了69套高空殺蟲燈、高空蟲情預報燈,現在還沒有發現蟲情,將持續觀測,為奪取糧食豐收提供安全保障。他告訴記者,為保證國家糧食安全,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生活需求,吉林省在即將到來的“十四五”期間,糧食産量將再上一個臺階,達到年産800億斤的水準。

  “總書記來我省考察調研,讓我們很振奮、很激動。”對於確保糧食産量和安全,穩定糧食種植面積、優化種植結構,松原市市長于強信心滿滿。“今年,松原市農作物播種面積1849萬畝,種植結構呈現‘一穩、兩減、三增’的特點。水稻面積基本保持穩定,高粱、花生面積減幅較大,玉米、馬鈴薯、小麥增幅較大,糧食作物種植面積53.15萬畝,預計可增産糧食6.4億斤,能夠為保障全省乃至全國糧食安全、保價穩供作出積極貢獻。另外,松原市棚菜種植面積擴大到3.6萬畝,鼓勵各類畜禽養殖主體擴大産能,1至5月累計外調蔬菜100噸、生豬19.4萬頭、豬肉4000噸。”

  “總書記到咱省考察,作為從事農業種植的人來説,我感覺身上充滿了幹勁。”舒蘭市七里鄉吉蘭家庭農場負責人姜濤學習了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作為水稻種植大戶的他感到特別自豪,“我要認真學習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把糧食種得更好,不但要端牢咱們自己的飯碗,還要讓米飯香甜可口;保護好黑土地,讓咱們的千里沃野稻花持續飄香。下一階段,吉蘭家庭農場計劃將稻田‘連片’,‘小池子’整合為‘大池子’,這樣不但增加了水稻的有效種植面積,也便於大型農機操作,打造高標準農田,發揮農田在生産、生態、景觀方面的綜合功能,實現農業生産和生態保護相協調。”

  在了解農業科技研發利用、黑土地保護情況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農業現代化,關鍵是農業科技現代化。要加強農業與科技融合,加強農業科技創新,科研人員要把論文寫在大地上,讓農民用最好的技術種出最好的糧食。

  “農業有奔頭,農民有甜頭,農村有看頭。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讓我更加堅定了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發展方向。近年來,榆樹市持續加大科技投入,讓農業插上‘科技’翅膀。通過作物秸稈覆蓋地表,減少風蝕水蝕,提高土壤肥力;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術,全市420萬畝玉米田基本不施入化學農藥防治害蟲;加大米豆輪作的推廣力度,大豆茬是最好的養地茬,通過推廣該項技術可有效減少化肥農藥的施入,也可達到土地用養結合目的……”談起如何通過農業現代化手段保障糧食安全,榆樹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郎曉峰娓娓道來。

  “種好地,讓總書記放心!”長春市雙陽區種糧大戶尹殿偉對未來滿懷信心。他表示,在今後的生産過程中,要將科技化、現代化手段融入農業生産,不斷增加土地面積規模化經營,做好“梨樹模式”推廣,提高特色玉米産量和品質,保護好黑土地,使之永續利用,同時,努力發揮帶頭帶動作用,帶領鄉親們致富增收。(吉林日報記者 閆虹瑾 馮超)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