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打造高品質發展核心引擎——我省實施“一主六雙”高品質發展戰略之“一主”篇
【編者按】
今年7月,吉林省委十一屆九次全會審議通過《中共吉林省委關於全面實施“一主六雙”高品質發展戰略的決定》。“一主六雙”高品質發展戰略,是省委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吉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的重大戰略部署,是新時代吉林振興發展的頂層設計和路線圖、施工表。當前,全省上下正勠力同心、全面推進“一主六雙”高品質發展戰略,充分發揮吉林區域特點、資源稟賦、産業基礎等優勢,重構戰略佈局,重塑發展優勢,築牢振興基礎。本報今日起推出系列主題文章和專版,全面闡釋“一主六雙”高品質發展戰略,宣傳報道“一主六雙”高品質發展戰略相關重點任務深入推進中的亮點成效,為吉林省“一主六雙”高品質發展戰略的全面實施營造濃厚輿論氛圍。
秋日勝春朝,正是一年中最具獲得感的時節。
行走在北國春城的大街小巷,“雙創”基地遍地開花,城市商業綜合體人流如織,快速路、軌道交通護航百姓便利出行,長春國際影都、金賽國際醫藥産業園、一汽物流長春智慧物流園、長春城開農投綠色循環肉牛産業示範園區等重大項目風生水起……
正如這強勁的活力一般,在“一主六雙”高品質發展戰略中,身擔“一主”重任的長春市各項數據強勢且亮眼:上半年地區生産總值增長11.5%,固定資産投資增長15.1%,地方級財政收入增長30.7%,領跑東北四市。
充分發揮長春輻射主導作用,深入落實國家城市群都市圈區域發展戰略,聚力推進長春現代化都市圈建設,拉開發展框架、拓展戰略縱深、壯大規模總量、強化輻射帶動,形成東北亞區域極具影響力的經濟板塊……
扛起“一主”重任,融入“六雙”格局,長春風頭正勁,成為吉林邁向高品質發展的堅實支撐。
高屋建瓴——
不斷增強核心競爭力和輻射帶動力,為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提供有力支持
“歷史上升期、産業增值期、振興提速期”,7月31日,吉林省委十一屆九次全會召開兩天后,長春市委召開的十三屆十一次全體會議就對長春發展進行了明確定位——正處於“三期疊加”關鍵階段。針對這一定位,長春立下了“軍令狀”——
堅決扛起“一主”擔當,發揮長春現代化都市圈輻射主導作用;
建強“四大板塊”“兩大基地”,加快把長春建成常住人口超千萬、經濟總量破萬億的特大型現代化城市;
打造創新引領“主導區”、先進製造“主陣地”、現代農業“主戰場”、新興消費“主引擎”、改革開放“主動力”、人才集聚“主基地”。
北國春城擘畫的發展藍圖清晰可見,然而,吉林省緣何選擇長春作為如此重要的“一主”?許多人會説,因為長春是省會。
答案絕不僅限於此。
由於歷史原因,吉林省在經濟社會發展的空間結構上形成兩個較大中心,即長春市和吉林市,以及多個經濟差異明顯的小中心,比如松原、通化等市。大中心、小中心,雖然都稱為中心,但卻構成了相對分散與隔絕的差異空間結構。這種結構相對固化,很難被打破。這使得長吉兩市雖體量夠大,但卻不具有一定的輻射帶動力。而各個小中心由於體量不大,且受到人口等要素制約,很難成長為大中心。
各自為戰,斷了聯繫,雖不至於成為一盤散沙,但發展無法形成相互拉動,從全盤佈局來説,缺少發展的彈性與張力。
有效的特色産業聯繫,比如工業、醫藥健康、旅遊等,使得這一結構具備了“一主”大中心帶動“六雙”小中心的張力。當這種張力達到臨界點——産業聯繫足夠活躍時,原來難變的空間結構便可能發展突變——形成新的聚集結構。
無論從汽車産業、高端裝備、光電信息、農産品加工、能源等支柱産業,還是從生物與醫藥、新材料、現代金融、科創服務、文化旅遊、現代物流等新興産業來看,長春作為核心,輻射、聯繫各地的能力在全省首屈一指。
由此可見,長春勇擔“一主”重任,是歷史的延續,時代的選擇,亦承載了全省人民滿心的期盼。
成為全省發展的先鋒與紐帶,釋放更強大的發展活力。“一主”長春的路線明確,思路清晰;隨著各項建設進程的進一步加快,長春的發展勢能必將源源不斷地得以釋放,在“一主六雙”高品質發展戰略中的樞紐作用愈發得以凸顯。
帶動“六雙”——
在支撐現代産業體系中作表率,服務國家戰略中做強腹地,提升生態旅遊品質中創一流,融入新發展格局中當先鋒
作為“一主”,長春新一輪發展路線圖還提出——
要加快構建“六雙”格局,發揮長春優勢,主動融入對接,提升産業集聚能力、構建“雙廊”發展核心;
提升服務保障能力、構建“雙帶”支撐腹地,提升文旅聯動能力、構建“雙線”集散中心;
提升對外聯通能力、構建“雙通道”戰略支點,提升創新發展能力、構建“雙基地”前沿陣地,提升區域協同能力、構建“雙協同”聯動機制,加快高品質發展。
這是對“一主六雙”高品質發展戰略落實的又一重要舉措。來到長春的“金字招牌”長春國際汽車城板塊,置身其中,火熱的建設場面讓人心潮澎湃。
一汽紅旗新能源汽車工廠僅用14個半月時間就完成從虛擬工廠設計到建成實際工廠的跨越,一汽紅旗新能源汽車工廠項目樹立了“創新工廠、智慧工廠、綠色工廠”的典範。
而在“環長春四遼吉松工業走廊”上,以汽車産業為龍頭,一汽紅旗、解放等品牌持續領航,産業鏈、供應鏈逐步完善。金秋的長春新區五彩斑斕,總投資近5億元的國藥長春新冠疫苗二期分裝項目正在加緊建設。各個施工單位密切配合,疫苗分裝生産線的搭建組裝工作有條不紊。
同樣發展良好的還有長春長光辰芯公司。在公司展示處,長短不一、性能各異的各類CMOS晶片錯落有致地陳列其中。“這是用於文件掃描的,這是航空測繪的,還有生物成像、色選機的……”提起公司的“寶貝”,企業行政總監張雙成如數家珍。
以優勢産業支撐“雙廊”,長春瞄準工業、醫藥健康産業走廊,造就了一片適宜産業的發展沃土。
汽車産業——全力支持一汽創建世界一流企業和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汽車城,以長春為龍頭帶動,以吉林、四平為兩翼特色支撐,以遼源、松原為原材料基地,打造世界級先進汽車産業集群;
裝備製造産業——突出長客股份等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對接其他地市的優勢産業,打造先進裝備製造基地;
新材料産業——依託中科院應化所、吉林大學的新材料研發能力,加快打造長春精細化工新材料産業示範園、長春智慧光谷産業園平臺,對接吉林碳纖維、四平新型建材、遼源高精鋁發展需求,帶動産業形成規模;
航空航天産業——以長光衛星為龍頭,對接四平、松原等地區,推動遙感信息在城市服務、環境監測、測繪服務等領域廣泛應用;
醫藥健康産業——充分發揮長春醫療資源和生物醫藥研發能力,對接吉林、松原的生物化工優勢,打造長吉圖區域醫藥健康産業隆起帶。
體現新擔當,實現新突破,展現新作為,加快融入“六雙”格局,長春的鏗鏘步履從未停歇——
初雪已落,即將開通的至長白山高鐵令滑雪愛好者興奮不已。構築“雙線”支點,長春正努力打造“雙線”旅遊起止點,做精生態旅遊大品牌,塑造生態保護新典範;
龍嘉國際機場T3航站樓建設提上日程,國際航線不斷增加,高鐵、高速網絡四通八達,長春乃至全省人民出行的選擇日益豐富。打造“雙通道”樞紐,長春正努力打造“雙通道”輻射效能的國際航空樞紐、聯通功能的現代化路網、開放作用的國際陸港;
科研院所林立,聚天下英才,註定了長春雄厚的科研實力。激發“雙基地”動能,長春正努力突出科技創新引領作用,創建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打造“雙創”升級版,融入氫能走廊建設;
通行便利,産業支撐,長春與吉林和四平的互聯互通早已不是新聞。主導“雙協同”聯動,長春正努力推進産業發展一體化,平臺建設一體化……
與此同時,長春市不斷加緊與其他城市合作的步伐——
8月18日,長春新區與松原市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推進區域協同發展,築牢共同振興基礎;
8月19日,長春市、延邊州共同簽訂《省內協作框架協議》,推動兩地在更廣範圍、更寬領域深化合作,共同打造省內協作標杆典範;
8月23日,省委常委、長春市委書記張志軍一行赴吉林市開展對接合作,共同推進長吉一體化協同發展;8月24日,又率隊到遼源市開展對接合作,共促兩市産業鏈創新鏈協同發展……
作為“一主”,長春市正釋放出前所未有的張力,輻射出熱量與活力,激發出全省各地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
多業支撐——
“牛鼻子”産能不斷釋放,産業新格局逐步顯現,為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提供強勁動能
全面實施“一主六雙”高品質發展戰略,既是新時代吉林振興發展的頂層設計和路線圖、施工表,也是全省上下聯動、勠力同心的集結號。
作為發展的重要引擎和補齊短板的重要手段,將戰略落地為實際行動,大項目建設首當其衝。
來到長春市多個區域,一處處項目建設工地塔吊林立、生機勃發;一個個生産車間機器轟鳴、工人忙碌;一幢幢現代樓宇拔地而起、高聳入雲;一片片産業園區次第亮相、集聚創新;一條條大路筆直寬闊、不斷延伸……放眼正處於黃金髮展期的長春,大項目、好項目相繼落位、開工、達産,一、二、三産齊發力,成為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的強大引擎。
眼下,在長春新區金賽國際醫藥産業園內,廠區建設如火如荼,這個佔地20萬平方米的項目開工僅5個月,就實現主體工程二層土建完工,核心製劑車間已粗具規模。
作為長春謀劃的四大板塊成員之一,長春新區生物醫藥産業的打造,是吉林省生物醫藥産業集群的一個縮影。目前,這個産業集群已經擁有金賽藥業、白山施慧達、通化東寶等150多戶規模以上企業。
不斷帶給人們驚喜的還有光速發展的長春南城。從長春市區駛入生態大街快速路,一路順暢通達,抵達目的地後一座造型酷似“金膠捲”的建築——長春國際影都展示中心映入眼簾。
站在機器轟鳴的工地上,長春凈月影視文旅産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家福高聲介紹長春市影視産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未來這裡將成為佔地13.32萬平方米的影視聯盟融媒體及影視後期製作中心。
承載長春現代化都市圈“東向”戰略的長春國際影都板塊強化“項目為王”,數字科技孵化基地、凈月·中東港、影視産業園區等項目涵蓋了影視文旅、生命健康、數字經濟、基礎設施等不同領域。
秋日午後,來到長春經開區光電信息産業園項目現場,工地上擺滿各種建築材料,伴著轟鳴的機器聲,工人們正在有序施工。“項目一期即將在元旦前投入使用,目前已入駐長光大器、長光辰莫、長光華大等20家企業。”經開區國控集團董事長王曉強笑稱,他們現在的主要工作就是“築巢”,“區裏犧牲了這塊原有的商業用地做起産業園,就是想為具有長遠發展前景的光電信息産業加把勁。”
而就在不久前的9月15日,長春市又有49個、總投資584億元的大項目集中開工,發展潛力持續迸發。
汽車、醫藥、光電信息等産業項目風起雲湧,軌道交通、快速路等基建項目步履鏗鏘。
隨著華為吉林區域總部及長春研究所、比亞迪動力電池、天下秀紅人基地等項目簽約落位,將為全市投資和項目建設增後勁、蓄動能。
金秋時節,來到坤聖園國家級生態農業産業園,一派畫意景象。草莓、葡萄、黃桃……一棟棟農業採摘大棚錯落排列,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大棚外墻畫滿國畫,好似置身江南水鄉。
走出大棚,在一旁的農業民俗文化博物館內,遊客可以近距離參觀手鋸、馬鐙、藥碾子等傳統器具,深入了解傳統的農耕文化。既採摘了新鮮蔬果,又了解了傳統文化,一舉兩得。
果蔬、菌類種植,農産品加工,觀光采摘旅遊研學相結合,坤聖園可謂長春一、二、三産融合發展的縮影。
經濟結構豐富,百姓生活幸福,長春的城市能級和競爭力正逐步提升。
“一主六雙”高品質發展戰略大幕開啟,擎起“一主”使命,長春責無旁貸、奮勇爭先。(吉林日報記者 王亮 欒哲 楊悅)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