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吉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特色産業    |    市州新聞    

交得其道 千里同好——吉林省實施“一主六雙”高品質發展戰略之“雙線”篇(上)
2021-11-01 09:19:37來源:吉林日報責編:魏文林

  原標題:交得其道 千里同好——我省實施“一主六雙”高品質發展戰略之“雙線”篇(上)

  漫山紅葉間,露營帳篷星星點點;鄉野木屋裏,魚骨畫、秸稈畫栩栩如生;叢林山澗處,長鼓陣陣咚咚響;夜幕繁星下,花車巡遊炫彩奪目……金秋時節,探訪吉林省“長通白延吉長避暑休閒冰雪旅遊大環線”(以下簡稱“東部旅遊大環線”),山水相依、人文相伴,新産品、新業態、新體驗層出不窮,旅遊業高品質發展氣息撲面而來。

  主動踐行“兩山”理念,吉林省全面實施“一主六雙”高品質發展戰略,東部旅遊大環線聚焦避暑、冰雪兩張“王牌”,冰雪産業和避暑休閒産業雙業並舉,“溫暖相約·冬季到吉林來玩雪”“清爽吉林·22℃的夏天”雙品牌共建,通過區域協同、産業聯動、項目帶動、行銷促動的“組合拳”,做火夏日經濟、預熱2021-22雪季,形成“聯動冬夏、帶動春秋、驅動全年”四季皆有特色的旅遊業發展格局,為建設冰雪旅遊強省、避暑休閒名省提供了有力支撐。

  向生態、氣候要效益,兌現“清爽”價值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一主六雙”高品質發展戰略將吉林省山地、森林、冰雪旅遊産業基礎最突出的長春、通化、白山、延邊、吉林市、長白山串成環線,提出做精東部旅遊大環線的重要任務。

  東部旅遊大環線擁有“一山(長白山)”“三江(鴨綠江、松花江、圖們江)”等富集的避暑實體資源,如何助力全省兌現“中國四大避暑區域避暑資源和條件最好的省份之一”價值?

  作為東部旅遊大環線的起點城市,長春面向親子遊、自駕遊、文化遊等消費需求,將消費街區、景區、鄉村遊、工業遊等資源重新整合,發佈“發現的眼睛”“活力都市盡情嗨”“悠悠歲月故事匯”等12條主題遊線路。

  吉林市在北京舉辦“手可摘星辰”吉林星空旅行計劃發佈會。以“吉林市致全國遊客的一封信”“吉星家族IP發佈”等內容展現當地文旅資源。

  長白山管委會旅遊文體局牽頭出臺旅遊文化體育産業發展資金相關管理辦法,專項列支4000萬元,用於航線開發、涉旅企業獎補、文創商品開發等。

  連月來,東部旅遊大環線以更廣泛的要素集成、更多元的産品供給,提升避暑休閒産業品質,也為鄉村振興提供了發展新動能。

  延邊州琿春市防川村裏,米腸、打糕、大醬湯等美食刺激著遊客的味蕾,飛檐黛瓦的朝鮮族民宿與不遠處的沙丘摩托、滑沙、快艇等娛樂項目遙相呼應,傳統民俗和時尚體驗在這個邊陲小城交織融合。

  黃泥草房、石板路、窗前挂滿紅辣椒,昔日山坳坳裏的通化市西夾荒屯,如今變成了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度假區。村民孟繁英激動地説,“以前種地,年收入不到1萬元。現在在度假區打工,全家每年能賺10萬元!”

  今年國慶假期,吉林省共接待遊客1608.63萬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13%;實現旅遊總收入106.80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13.76%。恢復幅度分別高於全國平均水準18.57和19.59個百分點。

  這其中,東部旅遊大環線可圈可點。縱觀走紅的避暑産品,有傳統景區業態升級,有新建項目補齊短板,也有文旅融合催生的新業態,呈現出集生態、時尚、文化、消費等於一體的沉浸式旅遊共性。

  向時間空間要産業,向生態氣候要效益,向改革創新要動力,東部旅遊大環線避暑休閒産業高品質發展更加激越澎湃。

  冰雪産品集束呈現,釋放冰天雪地綜合價值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冰雪産業是吉林省重點打造的優勢産業,是全面實施“一主六雙”高品質發展戰略、加快推動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重要支撐。目前,全省“西冰東雪”冰雪産業格局已經形成。

  東部旅遊大環線擁有吉林省發展冰雪經濟所需的粉雪、冰湖、霧凇、溫泉等天然優勢,長吉都市冰雪運動與休閒度假、大長白山冰雪生態度假兩個産業集聚區形成了規模效應,市場集中度較高。

  總接待量連續多年位列全國三甲的萬科松花湖、吉林北大湖、長白山國際度假區等3家大型雪場,亞洲首座全天候標準化國家訓練基地——吉林市北山四季越野滑雪場,均處於東部旅遊大環線。

  長春、吉林市、長白山、白山是名動全國的冰雪旅遊目的地,擁有相對完整的冰雪休閒度假、冰雪溫泉養生、冰雪觀光體驗、冰雪民俗史跡等産品體系,滑冰雪、泡溫泉、看霧凇、賞民俗已成消費熱點;“滑雪之鄉”通化、延邊州也正在以狠抓大項目建設夯實冰雪全鏈條發展。

  “冰雪産業是吉林市最有基礎、最有特色、最有潛力的優勢産業。我們要充分依託冰雪、霧凇、寒江、林海、溫泉五大資源優勢,把冰雪産業作為支柱産業大力培育,打造世界冰雪旅遊目的地。”吉林市委副書記、市長王路説。

  長白山做足“雪”文章,9月下旬,發佈“溫暖·天池雪”“玩轉·長白山”“嗨翻·長白山”“聖境·長白山”“全景·長白山”五款秋冬季文旅産品,提前預熱新雪季。

  白山市提出“避暑旅遊名地、冰雪旅遊勝地、康養旅遊福地、紅色傳承高地和中國東北邊境文化旅遊強市”建設目標。今年,當地新建、續建文旅項目25個。目前,吉林漫江生態文化旅遊、長白崖城文化旅遊度假區、四季冰雪旅遊樂園等項目正在穩步推進。

  通化市常務副市長經希軍在推動通化市打造全省冰雪産業新增長極專題座談會上表示,“十四五”時期,當地將突出通化萬峰國際滑雪旅遊度假區、通化縣果松太舞四季滑雪度假旅遊項目等大項目引領,強化産業聚集,借助5G技術,推進冰雪旅遊、冰雪文化、冰雪運動、冰雪裝備融合發展。

  貫徹落實好“一主六雙”高品質發展戰略,拓展轉型升級空間,延邊州提出深度融入東部旅遊大環線建設,充分發揮生態、邊境、民俗、冰雪、紅色資源優勢,大力發展四季旅遊、全域旅遊、全時旅遊,全面擴大“美麗中國·鮮到延邊”品牌影響力。

  加快推動特色優勢向發展優勢轉化,冰雪産品集束呈現的東部旅遊大環線好消息不斷——

  前不久,萬科松花湖度假區榮獲2021國際冬季運動領先品牌·雪場TOP10(中國區)、2021國際冬季運動領先品牌·年度熱門冬季旅遊目的地兩項大獎;萬科松花湖、北大湖、長白山國際度假區、長白山魯能勝地等度假區啟動2021-22雪季滑雪卡、住宿預售活動,“劇透”造雪新系統、開雪節、滑雪屋等新項目。

  從服務業龍頭,到吉林省融入新發展格局的先導産業,東部旅遊大環線冰雪産業不斷做大價值增量,實現向冰雪經濟的躍升。

  聯動創新,打造旅遊經濟“生態圈”

  吉林省以旅遊“雙線”為紐帶,東西互濟、文旅互補,培育全域旅遊“新名片”。把吉林全域旅遊資源穿點成線,堅持“一湖、一山”(查幹湖、長白山)聯動,冰雪、避暑互動。

  “雙線”建設,其核心要義就是要實現從傳統供應鏈到聚合産業鏈,再到共贏生態圈的高品質發展。

  欲謀發展之大計,必察天下之大勢。

  如何發揮好各自資源稟賦優勢,攜手打造東部旅遊大環線區域經濟發展強勁引擎?這就需要各地以更加開放的理念,聯動創新、通力合作,打通堵點、連接中斷點、攻克難點,充分調動各平臺主體協同創新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利用好政策疊加優勢,推進“一主六雙”高品質發展戰略落地落實。

  長春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將堅決扛起旅遊“一主”擔當,構建“雙線”集散中心,進一步加強旅遊“雙線”區域互動互補、協同多贏,實現“雙線”聯動、資源共享、共謀發展。8月中旬,他們成立了專題調研組,深入“雙線”主要城市,圍繞冰雪度假資源、冰雪融合産品、景區、旅行社等展開調研。

  梅河口市委書記王愛明介紹,當地將旅遊産業與城市發展緊密結合,充分利用好生態、文明、乾淨的城市環境和開放包容友好的人文環境,真正把旅遊産業作為新歷史時期的重點發展産業突出出來,通過旅遊産業的蓬勃發展,實現“一業興百業興”。

  省交通運輸廳強聯通、補短板、優服務,打造便捷順暢、經濟高效、綠色集約、安全可靠的現代化綜合立體交通網。提檔升級重點區域交通設施,將重點加強高速公路與松江河、長白山連接道路,查幹湖與大安、鎮賚等景區間聯網公路,結合鄉村建設行動,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強化幹線與景區、景區與景區之間公路建設和養護管理,改進“微循環”,實現“快進慢遊”,織密“雙線”。

  遵循“一主六雙”高品質發展戰略“路線圖”,東部旅遊大環線聯動發展的新實踐已生根發芽:

  今年消夏季,省內雪場聯手經營“滑雪場的夏天”全新IP。萬科松花湖開展花海節、帳篷露營節、山地運動節、紅葉節、航空音樂嘉年華等活動,現場人頭攢動;長白山魯能勝地舉辦長白山雲梯露營節,吸引了全國各地的遊客、戶外露營玩家、戶外品牌商家、摩托車賽手、音樂人。“既能體驗演出、電音派對、露天電影、復古市集、潮流文化等多元化的戶外活動,也可以找一處角落靜靜地看風景。”遊客韓文龍意猶未盡地説,在吉林避暑不僅享受戶外審美樂趣,也為年輕人創造了社交新空間。

  9月下旬,長春市、長白山兩地的文旅系統、涉旅企業,簽署了多個戰略合作協議,以期提升“雙線”聯動能力,構建長春、長白山“雙門戶”體系。

  10月初,由中國銀行、萬科松花湖、北大湖共同打造的冰雪産業聯動新品“兩湖通滑産品”面市,吉林省冰雪運動與冰雪金融跨界融合再添佳作。

  10月15日,省委常委會議審議通過《吉林省冰雪産業高品質發展規劃(2021—2035年)》。

  10月中旬以來,省內多家雪場紛紛開栓造雪。10月19日,第一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名單公示,長春這有山、萬科松花湖、梅河口東北不夜城等3個項目入圍。

  交得其道,千里同好。

  近日,幾場“天賜白雪”如虎添翼,洋洋灑灑飄落在吉林大地,染白了長白山巔,潤澤著松花江畔,好一個瑞雪兆豐年!

  吉林旅遊的收穫之冬,我們拭目以待。(吉林日報記者 伊秀麗 萬瑋 李樊)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