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汽開區召開黨代會,安排部署建設“雙一流”各項工作。
投資近80億元的一汽紅旗繁榮工廠已全面落成。
中國一汽與汽開區共同舉辦招商活動,吸引核心配套企業落位長春國際汽車城。
國慶節前夕,“六個回歸”重點項目之一——富賽汽車電子工業園正式投産。
紅旗創新大廈
投資近50億元的玲瓏輪胎項目一期工程如期封頂。
編者按
特殊之年成績怎麼看?明年工作怎麼幹?謀新篇開新局怎麼做?
11月12日,汽開區召開黨代會,傳達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省市近期主要工作安排,在全區黨員幹部中,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全力開創建設“雙一流”新局面。
建設“雙一流”是吉林省深度對接國家戰略,全面實施“一主六雙”高品質發展戰略,舉全省之力支持中國一汽創新發展的重大安排部署;是長春市立足“三強市”“三中心”,全力實施“六城聯動”戰略的重要抓手;更是汽開區銘記服務一汽初心使命,深化與中國一汽新時代政企關係,推動汽車産業高品質發展的自覺行動。
站在抓牢抓好汽車産業新四化機遇,努力掌握核心技術,把自主品牌汽車搞上去,支持一汽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建設世界一流汽車城的高度,汽開區要求全區黨員幹部——
認真學習、深刻領會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全面準確把握全會豐富內涵、核心要義、精神實質,確保入腦入心、學懂弄通做實,切實以全會精神指導實踐,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建設“雙一流”的全新實踐中來。
明年和今後一個時期,汽開區將深度融入“一主六雙”高品質發展戰略,以建設“雙一流”為目標,以實現“三個萬億”為主線,以“六個回歸”為抓手,以深化改革為保障,堅持整車帶動、創新驅動、配套聯動、産城互動,努力把長春國際汽車城打造成為汽車産業集聚區、創新驅動先行區、改革開放實驗區、産城融合示範區。
2021年,長春國際汽車城風景依舊迷人——
6月,投資近80億元,年産2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一汽紅旗繁榮工廠落成;7月,投資近50億元的玲瓏輪胎項目一期封頂;9月,長春國際汽車城黨工委、管委會掛牌,富賽汽車電子工業園投産;10月,2021中德汽車大會成功舉辦,達索東北創新中心項目簽約;11月,“旗E春城 綠色吉林”紅旗新能源換電車投放運營,首批紅旗E-QM5新能源換電計程車投放長春市場……
在這個特殊的年份,吉林省、長春市、汽開區與中國一汽通力合作,全力應對“缺芯”考驗,全力推動“六個回歸”,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定力,以“千磨萬擊還堅勁”的韌勁,向全球汽車産業展示著搶抓新四化發展機遇、推動汽車産業高品質發展的“長春國際汽車城答卷”。
特殊之年成績 怎麼看 ?
長春國際汽車城答卷闡釋發展時與勢
美國得克薩斯州大雪、日本瑞薩電子公司火災、馬來西亞麻坡ESP/ESC晶片停産……
2021年,一系列黑天鵝事件導致的“缺芯”,成為全球汽車産業發展的制約。
嚴峻的“缺芯”形勢,成為中國一汽與長春國際汽車城延續“風景這邊獨好”良好發展勢頭的巨大考驗。
戰“缺芯”,政企攜手破困境——中國一汽迅速啟動應急機制,全球範圍內尋求晶片供應方案,與現有晶片供應商協調擴大供應比例;吉林省、長春市全力以赴支持中國一汽晶片供應,投入資金幫助中國一汽採購晶片,協調調度政府資源,幫助中國一汽破解“缺芯”難題。
保增長,經濟規模保持全市領先——今年年初以來,汽開區積極作為,有效對衝不利影響,各作戰單位齊心協力、攻堅克難,調動一切因素、窮盡一切辦法,挖增量、控減量、防變數,取得了較好成效。
促回歸,戰略項目群增厚發展勢頭——長春國際汽車城建設啟動以來,汽開區抓住了中國一汽大發展、快發展的難得機遇,聚焦延鏈、補鏈、強鏈,進一步發揮整車帶動效應,全力推動“六個回歸”,紅旗新能源工廠、解放J7、豐越擴能等7個整車項目,玲瓏輪胎、比亞迪電池等40余個核心零部件項目,富賽汽車電子産業園、大眾新技術中心等近10個科創研發項目相繼落位、建成達産。預計未來兩年,中國一汽在長新增整車産能50萬~60萬輛,必將吸引更多的上下游産業集聚發展,全區經濟發展步入結構優化、提質增效的新階段。
今年年初以來,汽開區城市品質、招商引資、改革創新、基層黨建、人才建設等各項工作都取得了較大突破,城市功能日趨完善,城市環境更加宜居,城市發展更具後勁。特別是隨著“雙一流”建設的推進,汽開區區位優勢凸顯,重大戰略疊加賦能,獲得了許多過去想獲得而沒有獲得的機遇,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問題。
目前,汽開區全區上下精誠團結、共謀發展,廣大幹部敢想敢幹、履職盡責,企業家信心堅定、熱情高漲,社會各界積極向上、人心思進的幹事創業氛圍更加濃厚。
明年工作 怎麼幹 ?
“五個突破”厘清高品質發展之道
當下,全球大宗商品成本上升,煤油氣等能源價格飆升,全球性通貨膨脹加劇,“缺芯”影響沒有得到根本解決,並從産業鏈前端、上游開始向銷售端、需求端、財稅端和全産業鏈延伸……
汽車産業發展面臨的不確定性仍然很多,建設“雙一流”之路該怎麼走?
汽開區要求全區黨員幹部——作為省市工業經濟的主戰場、主陣地、主力軍,汽車産業在過去、現在和將來,始終都是汽開區安身立命之本。建設“雙一流”就必須以深刻把握汽車産業發展規律為前提,既要看到汽車産業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也要看到産業轉型升級帶來的危機和陣痛,既要看到新能源汽車帶來的發展機遇,也要看到傳統汽車産業優勢的變化,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省、市的決策部署上來,統一到建設“雙一流”的目標任務上來,不為風險所懼,不為干擾所惑,站高謀遠、破舊謀新,以超常規的措施、超常規的力度,加快提升汽車産業創新鏈、價值鏈水準,推動汽車産業整體發展更加均衡、更加良性。
明年和今後一個時期,建設“雙一流”將以此為目標:深度融入“一主六雙”高品質發展戰略,以建設“雙一流”為目標,以實現“三個萬億”為主線,以“六個回歸”為抓手,以深化改革為保障,堅持整車帶動、創新驅動、配套聯動、産城互動,努力把長春國際汽車城打造成為汽車産業集聚區、創新驅動先行區、改革開放實驗區、産城融合示範區。
在優化發展佈局上實現新突破——立足“三強市”“三中心”,聚焦“六城聯動”,科學規劃産業佈局,突出區域板塊發展的協同性、聯動性、整體性,形成科學的生産力佈局。
在做強汽車産業上實現新突破——聚焦一汽“十四五”時期的“11245”戰略目標,搶抓新一輪技術革命為産業轉型提供的廣闊空間和無限機遇,瞄準車規級晶片、感測器、核心二級部件和原材料等方面,做實“六個回歸”,有針對性地開發、儲備、引進一批重大戰略投資項目,促進整車和零部件企業融合發展。
在全面深化改革上實現新突破——將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創新作為建設“雙一流”的核心保障,作為實現彎道超車、趕超跨越的重要方法。充分利用機構改革的有利契機,聚焦“經濟發展”主戰場,在職責重塑、營商環境、協同發展、要素保障以及幹部隊伍建設上持續用力,建立更加精簡高效的管理體制、更加系統集成的政策支持體系、更加激勵競爭的幹部人事管理制度,不斷將改革創新成果推向縱深,全面激發經濟發展活力。
在城市能級提升上實現新突破——趁熱打鐵、乘勢奮進,更加注重建管並舉、産城融合,更加注重特色彰顯、功能完善,更加注重企業所需、人才所要,讓城市更宜居、生活更美好。統籌城市業態、建築形態、環境生態、汽車文化和教育衛生等服務要素,重新規劃城區結構,全力打造東風大街、新紅旗大街、長沈路、汽車公園、西湖公園等精品道路和特色街區,形成涵蓋知識經濟、公共服務、特色商貿與餐飲、汽車文化等不同功能的商業分區,不斷提升城市內涵。
在社會治理水準上實現新突破——強化黨建引領,夯實基層基礎,創新治理模式,充分釋放網格化效能,把管理和服務滲透到城市的每一個角落和空間。強化互聯網、大數據等現代科技在城市治理中的應用和實踐,逐步構建可量化、可執行的社會治理工作準則和制度規範,著力提高社會治理的社會化、法治化、現代化、專業化水準。
謀新篇開新局 怎麼做 ?
走出一條獨具汽車城特色的發展之路
事業成敗,關鍵在人。
9月28日,長春國際汽車城黨工委、管委會揭牌,開啟了建設“雙一流”的新篇章。
建設“雙一流”,謀新篇、開新局,對汽開區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標準。
時間不等人,發展不等人。
如何搶抓機遇?如何創新工作?如何破解難題?如何對標一流?
這既是汽開區全體黨員幹部的思考所在、努力所在,也是職責所在、價值所在。
以更高站位謀新篇開新局——面向未來,汽開區要求全體黨員幹部堅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把黨的創新理論與發展實際、具體工作緊密結合,在謀劃發展、制定政策、推動工作中,時時對標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高品質發展等重大要求,一如既往地保持忠誠之心、奮鬥之心、進取之心、敬畏之心,恪盡職守、攻堅克難,搶抓舉全省之力建設“雙一流”的發展機遇,放大政策效應、釋放政策紅利,以思想的大解放、觀念的大轉變走出一條獨具汽車城特色的發展之路。
以更深情懷謀新篇開新局——面對建設“雙一流”的偉大使命,汽開區要求全體黨員幹部,不僅要有家國情懷,自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更要有家鄉情懷、事業情懷,發自內心地熱愛汽開、奮鬥汽開、奉獻汽開,全身心地投入到建設“雙一流”的新征程中。
以更大擔當謀新篇開新局——建設“雙一流”,不僅看表態,更要看擔當,最終看效果。汽開區要求全區各級黨員領導幹部要知責盡責、知重負重,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魄力和擔當,只為幹成想辦法,不為困難找藉口,説了就辦、定了就幹、幹就幹好,一錘接著一錘敲,一環緊著一環擰,一步一步把美好藍圖落實在汽開區的大地上。
以更強能力謀新篇開新局——建設“雙一流”,既是譜寫高品質發展新篇章的大舞臺,更是檢驗汽開區黨員幹部品行、能力、作風的新考場。下一步,汽開區將在全區範圍內開展幹部能力素質大提升行動,堅持在學中乾、幹中學,圍繞發展所需、企業所盼,帶著問題找方法,對標先進找差距,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不斷提高産業發展、項目建設、資本運作等方面的能力,特別是要在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上下功夫,幹就幹成一流,做就做到最好,爭取各方面都由跟跑向並跑、領跑邁進。
以更嚴要求謀新篇開新局——良好的精神狀態,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汽開區要求全區黨員幹部全面弘揚學習調研、真抓實幹、攻堅克難、改革創新、勇爭一流“五種作風”,自覺做“五種作風”的示範引領者、模範踐行者,把廣大黨員幹部的精氣神匯聚到幹事創業上來,真正讓踐行“五種作風”成為黨員幹部習慣自覺。汽開區要求各單位、各部門“一把手”,充分發揮好“頭雁效應”,時刻保持爭先、率先、領先的意識,在統籌調度中全面激發班子、隊伍的積極性、主動性,對定下來的事情、明確了的任務,要雷厲風行“提速”、大幹快上“提勁”,確保各項任務到時到點必須完成,充分體現效益最大化。同時,要堅持以大局為重、以發展為先,互相支持不掣肘、互相信任不猜疑、互相補臺不拆臺,思想同心、目標同向、行動同步,書寫出“人心齊泰山移”的動人篇章。
汽開區要求全區各單位、各部門務必把穩增長作為當前首要任務,錨定預期,自我加壓、奮起直追、強勢突破,主動走訪企業、上門問需、調度進度、用好政策,幫助企業解決資金、土地等方面問題,充分發揮好重點項目對投資的拉動作用,為全區衝刺四季度、決勝“十四五”開局之年提供堅實保障。 (撰稿、供圖/楊洪倫)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