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吉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特色産業    |    市州新聞    

吉林長春汽車經濟技術開發區推動項目簽約落地——做大做強汽車産業鏈
2023-01-12 17:49:07來源:經濟日報責編:胡曉萌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02301127835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02301127077

一汽紅旗繁榮工廠智慧化生産線正在平穩有序作業。 攝影 經濟日報記者 馬洪超

  總投資近442億元的64個項目成功簽約,總投資59.65億元的12個項目落位啟動……1月5日,吉林長春汽車經濟技術開發區舉行了長春市2023年第一場招商引資活動。64個成功簽約項目,涉及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高端裝備製造、現代服務業等多個産業領域。

  “這批項目集中簽約,充分展現出長春汽開區已構建起整車帶動、配套拉動、創新驅動、區域聯動、産城互動的産業發展格局,標誌著長春國際汽車城正在向世界級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生産研發基地紮實邁進。”長春汽開區黨工委書記朱光明表示。

  作為全國唯一以汽車産業命名的國家級開發區,長春汽開區近年來在一汽集團各主機廠及零部件企業支持下,以更加精準的産業鏈供給體系、政策體系,全力支持汽車産業做大做強。僅在2022年,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一汽弗迪動力電池等重大項目便相繼落位。

  總投資358億元的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項目是奧迪打造在華首個專門生産純電動汽車的生産基地,全部建成後預計年産高端新能源汽車30萬輛,達産後將直接帶動上下游産值3000億元。該項目于2022年6月28日奠基,經歷新冠疫情、雨季等考驗,在2022年11月21日提前一個月實現暖封閉。當前,該項目正進行地面混凝土和機電系統施工,即將進入設備安裝階段。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項目經理閆磊介紹,按照目前建設速度,有望兩年時間實現主體項目建成投産。

  繼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項目落地長春之後,一汽弗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動力電池項目于2022年2月在長春正式開工。這家公司由中國一汽集團、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共同註冊成立,項目總投資135億元,全部建成達産後每年可滿足100萬輛電動車配套需求,實現産值200億元以上,將有力推動長春汽車産業轉型升級。

  一個個項目的簽約落地和建成投産,讓長春汽開區構建起堅實的汽車産業基礎和較為完善的産業體系。如今,長春汽開區已擁有一汽紅旗、一汽解放、一汽奔騰、一汽大眾、一汽豐越及奧迪一汽新能源6家主機廠和7大汽車品牌,形成了“中、重、轎”3大系列多個車型的産品格局,並擁有一汽富維、富晟、富奧、比亞迪、麥格納等400余家零部件企業,建成凱達新能源産業園、動力總成工業園、軸齒工業園等一批專業汽車零部件産業園區,零部件産業集群規模顯現。

  項目建設的順利推進離不開良好的營商環境作保障。“為推動集中簽約的項目快速落地,我們積極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和投資環境,讓企業到長春汽開區來投資更放心、滿意,特別是在手續辦理等方面對投資企業開放綠色通道,力爭審批流程最短、時限最短、效率最高。”長春汽開區政務服務和數字化建設管理局局長周昌清説,近年來長春汽開區營商環境得到顯著改善,推動項目快速落地,一汽紅旗新能源工廠項目從立項到開工僅用29天,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項目的審批時限從41天壓縮到2個工作日就全部完成。與此同時,長春汽開區還積極推進一窗受理提升服務改革、“最多跑一次”改革和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建立服務一汽項目審批綠色通道和外國人出入境辦理綠色通道,極大提升了政務服務效能,方便了企業和群眾辦事。

  長春汽開區服務一汽工作推進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史潤傑表示,長春汽開區將持續推動項目落位,服務好項目建設,確保簽約項目“顆粒歸倉”,助力汽開區汽車産業鏈做大做強,全力確保到2025年實現整車銷量超600萬輛、産值超萬億元的世界級汽車智慧製造生産基地。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