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吉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特色産業    |    市州新聞    

吉林油田400萬噸二氧化碳埋存領跑全國
2025-09-22 10:20:06來源:吉林日報編輯:蔣碩責編:蔣碩

  當二氧化碳與油田相遇,一場關乎能源轉型與減碳的“深潛”革命正在吉林上演。截至今年8月,吉林油田累計埋存二氧化碳量突破400萬噸大關,穩居全國第一,這一成果相當於為地球種下3400余萬棵樹,切實為地球“呼吸”減負。

  這份亮眼成績的背後,是吉林油田三十年的堅守與探索。如今,這裡已建成國內首個、亞洲最大的全産業鏈CCUS(碳捕集、利用與封存)國家級示範工程,手握“五最”領先優勢——集中式二氧化碳注入最早、注入HCPV(水準井體積壓裂)最大、CCUS流程工藝最全、注入地下二氧化碳最多、驅油效果最好。這些“國內首創”“亞洲最大”的標簽,讓吉林油田的CCUS技術成為全球能源轉型舞臺上的“明星”,成為行業公認的標杆。

  “把二氧化碳注入地下作為開採石油的介質,既能減碳,還能讓石油采收率比傳統水介質高25%。”二氧化碳開發公司相關負責人道出了這項技術的“雙贏”秘訣。通過持續攻關,吉林油田攻克了油藏、注採、地面工程等3大領域關鍵難題,打造出適配自身“三低”(低滲、低孔、低産)油藏的“吉油模式”,涵蓋二氧化碳混相驅替、防腐防氣竄、循環利用等核心技術。

  依託自主技術,吉林油田已建成5個二氧化碳驅油與埋存示範區,年注入二氧化碳能力達80萬噸。更值得關注的是,這套陸相油藏CCUS-EOR(提高石油采收率)技術若在全國同類油藏推廣,相當於新開發一個年産3000萬噸級的大油田。目前,該技術已在長慶、吐哈、新疆等油田落地應用,去年底還接到印尼佳布油田訂單,成功走出國門,彰顯中國技術實力。

  今年4月,吉林油田再出“硬核”舉措——開工建設國內運輸距離最長、管徑最粗、壓力最高、規模最大的二氧化碳管道。這條總長約400公里的管道建成後,每年可額外封存超400萬噸二氧化碳,為減碳工作再添強勁動力。(記者 鄒鵬亮)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