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屬於奮進者;魚米之鄉,圓夢小康。
立足小康宏圖起筆之處,江蘇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擘畫的美好藍圖,高水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交出了一份以“強富美高”為鮮明標識的小康答卷。
未來屬於奮進者;凡是過往,皆為序章。
作為現代化藍圖開卷之地,江蘇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扛起“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光榮使命,爭做經濟“壓艙石”、改革“探路者”、開放“新窗口”、發展“新標杆”,砥礪初心譜寫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的江蘇篇章。
這是10月25日用無人機拍攝的長江南通段。記者李博、季春鵬攝
錨定“強富美高”,樹立高水準全面小康標杆
回望歷史的細節,能看清今天的由來。
1983年早春,鄧小平同志視察江蘇後,以蘇州的發展為例證,系統闡述了小康目標的內涵和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的戰略構想。
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為江蘇擘畫了“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新藍圖,作出一系列重要講話指示,對江蘇發展充滿希冀、寄予厚望。
為全國發展探路,是中央對江蘇的一貫要求。
殷切囑託,化作逐夢全面小康的新起點。從“比全國平均速度快”,到緊扣“高水準”、突出“全面性”調高小康標杆,江蘇將總書記描繪的“大寫意”,精雕成細膩生動的“工筆畫”。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測算,江蘇人均GDP穩居各省區首位,前十名城市中江蘇佔4席;全國共有38個GDP千億縣,其中16個在江蘇。積極應對世界大變局和全球大疫情等衝擊,江蘇實現了綜合實力跨越、發展能級提升、經濟結構嬗變,為全國發展大局提供了堅強支撐,2020年地區生産總值邁上10萬億元新臺階,製造業規模約佔全國七分之一,實際利用外資規模、進出口總額穩居全國前列……
“成色更新、韌性更強,是江蘇産業強、經濟強的重要支撐。”江蘇省科技廳廳長王秦介紹,2020年江蘇全社會研發投入超過2800億元,佔全國總量12%左右,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5.1%。國家技術創新調查結果顯示,我國15.1%的領跑技術分佈在江蘇,超兩成高新技術産品出口來自“江蘇製造”。
幸福密碼藏于尋常生活,百姓感受比統計數據更加真實。張家港市南豐鎮永聯村,75歲的張志明按月領退休金,愛好健身下棋,隔三岔五去村文化中心看戲聽曲。“有錢有閒,生活越來越好!”老張心滿意足。在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準超4萬元、城鄉收入差距全國最小之一的江蘇,“老張們”分享幸福生活時總能贏得共鳴。
徐州,72歲的陳士興曾和家人擠在破舊的小屋30多年,深受雨水倒灌等困擾。2019年,他和老伴搬進了保障房,兩居室寬敞亮堂。3年來,江蘇已有30多萬農戶搬進新家,蘇北五市同步實施農房改善配套産業項目超過1500個,越來越多人像老陳一樣過上現代化城鎮生活。
農房改善,改變了環境,環境也在改變人。鹽城市大岡鎮佳富村黨總支副書記卞業興説,過去老百姓在家附近挖個灰堆,甚至把垃圾直接倒進河裏。如今,每家門口有分類垃圾桶,村裏有保潔隊伍和微動力污水處理設施,佳富村成了遠近聞名的美麗鄉村、文明鄉村。
循道而行,功成事遂。民生福祉的內涵越豐富,小康生活的圖景越精彩。
從空中俯瞰,首座國字頭的大運河博物館如同一艘巨輪,停靠在揚州三灣古運河畔。2021年6月,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正式開館,成為展示中國大運河全流域、全歷史週期的標誌性工程,一條水清、岸綠、景美、文昌的“美麗中軸”正在崛起。
京杭大運河為弓弦,海岸線似弓身,長江、淮河如長箭,生態勢能日益迸發。沿江打造高品質發展的産業創新帶,沿海打造令人嚮往的風光帶和高品質發展經濟帶,沿太湖打造世界級生態湖區、創新湖區……歷史與現代、文化與生態、自然與景觀、創新與發展相得益彰,美麗江蘇的輪廓日益清晰。
生態美,文明興。在江蘇,國家一級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的總數均居全國前列;創成29個全國文明城市,實現設區市“滿堂紅”;2020年全省社會文明程度測評指數達90.42,註冊志願者人數佔城鎮常住人口比重達15.7%……
玉汝于成,丹青不渝。紅色七月,“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成為時代最強音。圓夢之際再回首,究竟什麼才是小康的真諦?
“小康的價值取向因時代而變。”在江蘇省社科院副院長章壽榮看來,古有《詩經》中的“樂土”“樂郊”,《禮記》中的“大同”“小康”,還有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
如今,經濟強的基礎更厚實、百姓富的內涵更豐富、環境美的氣韻更彰顯、文明程度高的境界更攀升,則是蘇式小康的鮮明標識,貢獻獨特又鮮活的江蘇樣本。
鹽城市佳富村村民清潔河道(3月26日攝)。
篤行新發展理念,爭做高品質發展“示範生”
草木繁盛,鳥鳴起伏,低窪地和水田成為候鳥棲息地,洲頭、洲尾時有江豚嬉戲捕食……近日,新華網記者探訪長江江蘇段最上游的新濟洲國家濕地公園,這個“長江綠心”退出生産生活功能,濕地率由五年前的39.98%上升至50%。
2016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指出,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單從經濟效益考慮,新濟洲適合發展現代農業、現代物流等産業,數個幾十億元的項目想進來。但我們堅持算大賬、算長遠賬、算整體賬,毫不猶豫地拒絕了。”南京江寧區委主要負責人説。
長江生態環境之“病”,從根子上來説,是發展方式之“病”、發展理念之“病”。從靠江吃江到靠江護江,江蘇變革性重塑“江”與“人”的關係,高品質發展走在前列成為最激越的發展主旋律。
生態進、生産退,治理進、污染退。一邊壯士斷腕,江蘇化工企業減少4400多家,化工産值削減近半;一邊砸籠換綠、騰籠換鳥、開籠引鳳,累計騰退沿江岸線超60公里,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發生轉折性變化。
做好治污、添綠、留白三篇文章,騰出寶貴空間、積累新的動能。常州濱江開發區在清退污染企業、連片覆綠後,引入總投資50億元的新創碳谷項目;泰州長江岸線“船廠變森林,江堤變賽道”,全市高新技術企業5年增加500多家,年均增長18.8%。
以高度定力持續推進結構調整、佈局優化,江蘇統籌沿江沿海發展,聯動解決“重化圍江”和蘇北小化工問題,加快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碳達峰、碳中和號角響起,生態文明建設進入由量變到質變關鍵時期,江蘇再次率先探路,探索人口密集地區更高水準綠色發展路徑。
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佈局,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零碳排放企業(園區)、生態碳匯示範區等實踐已經佈局開展。5月揭牌的無錫零碳科技産業園,正著力打造長三角零碳技術集聚區和産業示範區,計劃2025年底前引進千家零碳領域科技企業、新增從業人員超萬人。
自立者自強。以科技自立自強為突破口,匯聚全球科技人才,攻堅“卡脖子”問題,成為“蘇大強”的自覺擔當。在南京,紫金山實驗室正面向未來網絡通信與安全領域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開展科技攻關;在蘇州,姑蘇實驗室成立一年就在高端材料生長系統、人工智能材料大數據、光譜成像晶片三個方向取得重要進展;在無錫,太湖實驗室攻堅深海運載安全、通信導航等重點領域……
科技創新助力,産業加速升級。“十三五”期間,江蘇在高端裝備等共性技術領域開展126項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誕生622項原創技術。近年來,徐州煤礦等傳統産業企業從400多家減少到不足40家,高新技術企業總數增長2.6倍,老工業基地振興轉型迸發蓬勃生機。
加快建設沿滬寧産業創新帶和環太湖世界級創新湖區,依託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打造區域創新發展增長極,支持蘇州爭創國家區域科技創新中心,點線面緊密聯動的創新力量佈局持續構建……
肯取勢者可為人先,能謀勢者必有所成。在新冠疫情疊加國內外複雜形勢的挑戰下,江蘇始終以改革促發展,以創新破難題,以先行探索積累現代化建設經驗,為高品質發展走在前列增強動力、拓展空間。2021年前三季度,江蘇地區生産總值同比增長10.2%,兩年平均增長6.3%,延續穩健復蘇的良好態勢,2021年有望超過11萬億元,經濟發展動力足、韌性強的特質更加明顯。
“當高品質發展成為最鮮明的時代標誌,誰的牙關咬得更緊、步子邁得更大,誰就能佔得先機。”江蘇省委書記吳政隆表示,處在由大到強、由速度到品質、由中低端到中高端的重要節點,江蘇惟有堅定貫徹新發展理念,把結構調過來、功能轉過來、品質提上來,才能確保發展品質更高、韌性更強、後勁更足。
鎮江市民在江邊公園休閒(11月10日攝)。
矢志走在前列,跑好現代化新征程“第一棒”
初冬時節,黃海之濱。通州灣呂四起步港區碼頭平臺已經成形,正全力衝刺年底開港運營。作為長江新出海口,通州灣為“向海而生”賦予新的時代內涵,江蘇的“灣區”夢由此起航。
開局關乎全局,起跑決定後勢。
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江蘇抓住最有基礎、最具優勢、最需突破的方面,聚焦發力、打開新局、加快成勢,牽引和帶動各領域發展實現“由大到強”的歷史性轉變。
風從海上來。審視江蘇版圖,江強海弱與南強北弱相伴而生。南通、鹽城、連雲港沿海三市的面積、人口分別佔全省30.9%、23.6%,經濟總量卻僅佔18%。
“江蘇正重塑區域格局、加快江海河湖統籌發展,努力探尋破解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路徑,率先構建現代化省域發展形態。”江蘇省發改委主任李侃楨説。
向海而興,逐夢未來。在江蘇954公里海岸線上,産業與城市新景迭起:海風驅動“大風車”悠悠旋轉,鹽城的海上風電並網規模佔全國近4成、全球約1成;“鳥都不來”的鹽鹼地崛起石化新城,連雲港的盛虹16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投産在即,將刷新中國煉化項目單流程規模紀錄。
鋼鐵、石化等重大項目從沿江向沿海轉移,生産力佈局不斷優化;滬蘇通鐵路、鹽通高鐵等重大基礎設施建成運營,打通經濟動脈……江蘇發力藍色新增長極,其時已至,其勢已成。
地跨黃淮海平原與長江中下游平原的江蘇,所轄13市均穩居全國百強,也是全國城鄉收入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但兩大平原、城鄉之間發展仍落差明顯。
蘇北鹽城,九龍口鎮收成村,一排排粉墻黛瓦的小樓錯落有致,一改“空鬥墻、舊瓦房”的舊面貌;蘇南無錫,陽山鎮桃源村,打破“無工不富”的鄉村發展困境,致力“種世上最美味的桃子,建中國最美麗的鄉村,品人間最美好的生活”……穿行江蘇城鄉,新型農村社區與歷史文化名村、傳統村落各美其美,“都市裏的村莊”和“擁有田野的都市”交相輝映。
隨著城鄉區域發展進入功能互補、深度融合階段,江蘇面向率先構建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努力在縮小城鄉差距上走在前列。
放眼未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變。曾以開鄉鎮企業發展先河、興民營經濟發展熱潮、搶開放型經濟先機聞名於世的江蘇,正發揮製造業大省和開放型經濟高地優勢,努力在服務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上爭做示範。
重點培育50條産業鏈,做強30條優勢産業鏈;創新“殺手锏”産品,設立更多免稅店;支持南京、蘇州、徐州等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江蘇持續推進産業與消費結構“雙升級”,擔當穩住全國基本盤的壓艙石。
打造中日韓産業合作示範園區,在東亞經濟循環中發揮更大作用;開展生物醫藥等全産業鏈開放創新試點,打造更具黏性的産業生態圈……提升開放能級,江蘇努力率先建成面向全球的貿易、投融資生産和服務網絡,鞏固在展現中國特色、中國高度上的窗口地位。
提要鉤玄,綱舉目張。以“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擁抱世界,以省域一體化融入長三角一體化,江蘇以大視野謀篇大格局,搶抓疊加機遇,服務國家戰略。
加快建設新出海口,打造徐州國際陸港、淮安空港、連雲港海港“金三角”……“十四五”期間,江蘇將以“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為統攬,基本建成“具有世界聚合力的雙向開放樞紐”,打造國內大循環的重要中心節點、國際循環的重要戰略連結、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動力支撐。
江蘇省代省長許昆林表示,站在“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點上,江蘇將胸懷“兩個大局”、牢記“國之大者”,激勵“從頭越”的豪氣、“肯登攀”的膽氣、“試比高”的志氣,不斷為高品質發展注入新動能,在服務國家戰略全局中實現新跨越。
宿遷市牛角淹新型農村社區(5月22日攝)。
永葆為民初心,接續奮鬥開創更美好未來
在蘇北鹽阜大地,全長45公里的“宋公堤”家喻戶曉。1939年,海嘯造成今阜寧、濱海一帶萬餘人死亡。1941年,中共華中局領導下的阜寧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後,重修海堤成為頭等大事。首任縣長宋乃德提議,修堤費用以鹽稅作抵,不需群眾負擔,新四軍還克服困難調撥12萬斤軍糧支援。僅78天,海堤建成,屢經海嘯衝擊堅如磐石,化作黃海邊一條血脈相連的“民心長城”。
百年風雨過,赤心未蹉跎。新的趕考路上,江蘇緊扣“人”的現代化這一主線,力爭在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等方面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全生命週期”公共服務愈發完善。與其他城市相比,今年的泰州新春第一會聚焦教育,把教師請上“C位”。一年間,課後延時服務精細化設計、將開足開齊體育課作為身體素質監測一票否決事項、按120%-150%核增教師獎勵性績效,“努力把教育辦成老百姓想要的樣子”。
幼有所育,老有所養。南京溧水搭建“互聯網+健康”大數據平臺,與哈佛大學等共建全國首個適老社會科技創新中心;蘇州張家港市圍繞從“健身”到“健心”全面升級健康服務,線下的社會心理服務指導中心、線上的全民健心雲平臺成為市民的“開心驛站”……未來五年,一個個“小確幸”將變成現實,全方位全週期保障人民身心健康。
全覆蓋保障體系加速成型。五年累計整治老舊小區1282個,南京39萬戶群眾受益;外來人口占常住人口過半的蘇州,積分入學、入醫、落戶成為普惠政策;無錫推出“疾病醫療自費支出救助”,大學生劉小濤幹細胞移植要自費20多萬元,社區幹部主動上門報銷60%……邊緣群體分享更多紅利、外來人員漸享同城待遇、城鄉公共資源更加均衡。
“十四五”期間,江蘇將健全困難群體主動發現機制,推動“人找政策”變“政策找人”,努力實現早發現、早介入、早救助,以更高水準的民生福祉夯實共同富裕之基。
營造人人都有出彩機會的時代風尚。“勞動者,我愛你。”蘇州選擇5月20日以城市之名向勞動者強勢“表白”,刷屏全網。首批當選的萬名“最美勞動者”中,一線職工佔比63.22%,外來務工人員佔比56.64%,勞動者代表還有機會擔任“一週市長”……一個個暖心細節,讓勞動者就業創業“篤篤定定”,生活工作“樣樣蠻靈”。
到2025年,江蘇計劃在解決“勞有所崗”基礎上,努力做到“勞有優崗”,基本形成勞動者公平就業、穩定就業、創業就業、素質就業和體面勞動“五位一體”的新格局。
百年大黨風華正茂。與天下同利者,天下持之。
從盛夏到初冬,“中國共産黨在江蘇歷史展”人流如織。3990個展項、1600米展線,從早期黨在江蘇開展活動的珍貴影像,到引發真理標準大討論的風雲激蕩,再到新時代涌現的先進典型群像……電子獻花臺上,數萬人自發為革命先烈獻花。
“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務,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一位特等功臣楊根思的錚錚誓言,至今動人心魄。英雄故里、泰興根思鄉黨委書記周偉説,從一窮二白的薄弱鄉鎮逆襲為快速發展的“明星鄉鎮”,他們正瞄準共同富裕新目標、加快建設鄉村振興新樣板。
流年不負,歲月可期。無錫召開高品質發展考核指標調度會,全力以赴爭先進位;鎮江舉行長三角臺商投資推介會,好戲連“臺”,“鎮”等你來;淮安開展全市開發園區改革創新拉練,加速集聚優質資源;宿遷鄉鎮黨委書記“四化”同步集成改革專題培訓班開班,為鄉村振興增添新動力……歲末寒冬,江蘇各地你追我趕,處處熱火朝天。
歷史落筆新一頁,漫漫征途從頭越。
“我們從黨的百年輝煌歷史中汲取奮鬥偉力,扛起‘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光榮使命,走好新的趕考之路,努力探索一條符合區域特點、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相協調、實現共同富裕的現代化之路,奮力譜寫‘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新篇章,在江蘇大地充分展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光明前景、廣闊空間。”江蘇省委書記吳政隆説。(新華網 記者 劉亢 淩軍輝 蔣芳 陳剛)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